千萬別掉進繪本閱讀的10個「大坑」

作者:CUP       2019-08-02 04:14:46


"

對於繪本閱讀,許多家長既渴求,又充滿焦慮和急躁。

在這裡列舉出10個父母容易掉進去的閱讀「大坑」,

做家長的,一定繞著走,小心別掉下去;

萬一掉下去,也儘早爬上來,否則就苦了您家的孩子。

坑1.閱讀就是教育

儘管閱讀可以實現教育的目的,但就嬰幼兒的早期親子閱讀來說,閱讀是遊戲,繪本是玩具。作為嬰幼兒閱讀的主要對象—繪本,遊戲性、模仿性是這類繪本的主要特點。爸爸媽媽在親子閱讀的時候,如果不是以和孩子一起玩的心態來閱讀,而是刻板機械地用繪本教育孩子,孩子會非常排斥,這樣的閱讀基本是失敗的。

坑2.閱讀就是學習和認字

對於親子閱讀的孩子來說,閱讀更是一次心靈的哺乳。孩子更在意和父母身體相依偎的感覺,藉由閱讀來表達的親情和安全感。一旦父母認為閱讀是學習和認字,抱著目的去給孩子閱讀,孩子就會承受閱讀的壓力,逃避和反抗,覺得閱讀很可怕,再也不願意靠近閱讀。

坑3.閱讀常是媽媽選自己喜歡的書給孩子

我經常碰到這樣的媽媽,她們沉浸在閱讀繪本的激情里,埋怨給孩子讀時,孩子根本沒反應,自己浪費了感情。這些媽媽沒有弄清楚一件事,你是陪孩子玩,還是要孩子陪你玩?我們為孩子讀書,要讀他們能理解的書,讓他們感覺新奇和愉悅,並從中獲得內在成長。所以,為每個年齡的嬰幼兒選書是非常科學的,年齡越小差異越大。媽媽不是選自己喜歡的,而應選適合自己孩子的。

坑4.讀過的書都能背誦,才是好閱讀

是不是好的閱讀,不要用背誦來衡量。每個孩子的閱讀特點不一樣,有的在觀察和感受畫面細節、色彩、人物上,有的在詞語和句子的記憶上。這裡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個性的差異。善於背誦的孩子不一定是最好的,他們的閱讀重點如果僅僅停留在詞句的機械背誦上,往往丟失了審美的感受。

坑5.閱讀要不斷求新,抱著一本老讀沒出息

父母總願意讓孩子學得越多越好,但是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重複閱讀100次,都是沒問題的,有好處的。重複閱讀意味著複習和掌握,幼小的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感受成就感,因為他知道故事的每一個階段的進展和細節,他們沉浸其中,玩味閱讀,這是非常好的。

坑6.閱讀時間越長越好

閱讀時間長會造成疲勞和厭倦。年齡越小,閱讀時間越短,因為兒童的耐受性依照年齡不斷增長。依照不同孩子的性格,可以適當靈活掌握,但是無論如何,不能一味長時間閱讀。讀太久,孩子的耐受性有限,堅持不住就煩了,不是亂翻,就是打岔,根本不容家長繼續讀了。

坑7.字多的書對孩子來說最值

《辭海》字最多,但它只是工具書,不具有遊戲性和愉悅感。無論是繪本,還是小學階段的橋樑書、青少年喜歡的圖像小說,現在越來越多地走進孩子的視野,受到他們的喜愛。這些書具有更豐富的審美價值和圖像語言,對孩子來說是非常有益的經驗積累和寶貴的閱讀體驗,這才是最值得的。

坑8.只給孩子讀外國的繪本

很多家長都跟我說過這樣的話:「外國的繪本才是優秀的,我們只給孩子讀外國的繪本。」很理解這些家長的心情,但偏食總是不健康的。閱讀傳遞母語文化的血脈;所有的書籍都傳播所在地國家的文化,只讀外國作品的孩子在書里找不到文化的認同和進入感。更何況,中國繪本近幾年發展迅猛,越來越棒,不妨多和孩子一起去了解。

坑9.讓孩子自己讀,別老纏著家長

「買本書給孩子不就行了嗎?老纏著父母,多累啊!」媽媽們的這些話,確實反映出了工薪家庭的辛苦。但是,親子閱讀重要的是給家長一個陪伴孩子的機會。一生中,我們給孩子讀書的時間也就10年,這10年讓孩子建立了一輩子都受用不盡的親情和安全感,建立了閱讀習慣和求知途徑,難道父母願意放棄嗎?

坑10.都認字了還讀繪本幹嗎

這句話多出自小學生和初中生家長之口。繪本其實是一種藝術表達手段,它涉及廣泛,有針對嬰幼兒的早期啟蒙繪本,也有針對成人的藝術繪本。小學生和初中生閱讀繪本,一點不為過。繪本里有多種藝術表達手段,是孩子藝術薰陶的一種途徑,學會看懂圖畫語言不僅可以豐富寫作和人生,也為創造性思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文 | 保冬妮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資深編審,心理諮詢師。已在海內外出版二百餘部童書,著作曾獲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等獎項。

"

親子閱讀繪本的小訣竅你還沒有了解嗎?爸爸媽媽千萬別錯過

親子閱讀繪本的小訣竅你還沒有了解嗎?爸爸媽媽千萬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