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豐富孩子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閱讀能力、閱讀興趣、閱讀習慣的培養是從家庭開始的。
選擇讀書,就是選擇拓寬靈魂的廣度。腳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達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不停讀書,不停學習,孩子的生活才會朝氣蓬勃,他們的未來才會充滿希望!
閱讀習慣是孩子一生的財富,而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也是有方法可循的,掌握了這些培養孩子閱讀的技巧,你只需靜待花開,家裡自然就有了愛閱讀的孩子。
家長們要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書籍。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經常給孩子買很多書,但就算有這麼多書孩子也是很少翻開看的,這是因為這些書籍都不是孩子所喜歡、感興趣的。
有個例子是這樣的:一位年輕的媽媽認為孩子不喜歡閱讀只喜歡玩遊戲。但是,有一回朋友送給孩子一套丁丁歷險記大版的漫畫,孩子非常喜歡並且反覆讀了好多遍,最後慢慢開始喜歡上閱讀了。這位媽媽這才發現自己之前的想法是錯誤的,只是自己沒有給孩子選對合適的書而已。
千萬不要用規定來限制孩子每天讀幾頁書,或者是必須讀多少書來作為一種處罰,這樣做只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不少家長會覺得用這種方式,可以讓不願意看書的孩子多花些時間在看書這件事上,但是結果往往適得其反。讀書應該是一件身心愉悅的事情,應該正面引導孩子去享受和體驗那種樂趣,讓孩子們自然而然的愛上閱讀。
在孩子閱讀書籍之後,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來增強孩子思考、溝通和表述能力。
鼓勵孩子去做閱讀筆記、或是給書中的人物畫一幅畫等,這都是一種輸出。在買書、選書、看書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做筆記:
如果孩子只是一味地閱讀的話,所看的書可能只是堆砌在腦中的信息。如果能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在他表達之前實際上他經歷了一次深度的思考;在他寫、記的過程中,一定程度上鍛鍊了自己的寫作、思考能力。
閱讀不是一件短期內能見效的事,很多時候它都是一項隱性技能。所以,家長千萬要拋棄通過短時間閱讀迅速達到某種效果的想法,千萬不要覺得孩子近期多讀幾本書就能馬上寫好作文了。
事實上,孩子閱讀的效果可能會在初、高中才能明顯體現出來。日積月累的閱讀培養了孩子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這項基本能力的提高將大大促進孩子的學習和寫作 。
雖說閱讀的效果不會那麼快的顯現,但堅持不懈的努力,總有一天會開出最美的那朵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