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初蒙知曉健康小屋
作者|營養師敏敏/惠玲
【初蒙知曉】原創文章
如需轉載,請聯繫平台
學齡前兒童相較幼兒期生長速度減慢,各器官持續發育並逐漸成熟。
其飲食主要目的是供給生長發育所需的足夠營養,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為健康的飲食模式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階段兒童牙齒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逐漸增強,可提供一些粗糧和薯類食品,食物的硬度也要隨之適當提高,以鍛鍊牙齒的咀嚼能力,預防飲食過快的傾向。另兒童期發生貧血、缺鈣、缺鋅、維生素A不足的問題較為突出,應優先供應富含這些營養素的食品。
幼兒調理食譜
早餐06:30-8:30
雞蛋餅1塊(雞蛋1個、麵粉30g、玉米粉10g、蝦仁碎10g)
純牛奶150ml
加餐10:00
香蕉半個50g
午餐11:30-13:30
牛奶小饅頭(麵粉80g、牛奶50ml、酵母1g)
土豆西紅柿牛肉(土豆100g、西紅柿100g、牛肉70g)
韭菜洋蔥炒雞肝(韭菜150g、洋蔥50g、雞肝30g)
蘑菇豆腐湯(蘑菇150g、南豆腐50g)
加餐15:00
蘋果半個100g
酸奶1杯
晚餐18:00-20:00
雜糧軟米飯(大米10g、小米10g、糙米10g)
香煎龍利魚(龍利魚50g)
菠菜拌香乾(菠菜150g、香乾30g)
紅豆湯(紅豆10g)
營養師點評
學齡前兒童已完成從奶類食物為主到穀類食物為主的過渡,食物種類與成人食物種類逐漸接近,是一生飲食習慣養成的關鍵階段。
食譜中的主食採用粗細搭配,避免了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的缺乏,可預防口腔炎症及食欲不振的症狀;食譜中蝦、蛋、奶、豆製品、動物內肝提供優質蛋白質和鐵、鋅等營養素,滿足兒童生長發育的需要,可預防兒童免疫力下降、貧血等症狀。
均衡營養是兒童健康成長的基礎,同時也應防止飲食過量和兒童肥胖症的出現,增加戶外運動適當接受紫外線可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利於骨骼發育,增強體質。新鮮蔬菜水果是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來源,所以也必不可少。
文/營養師敏敏、惠玲
圖片/部分源於網絡
END
初蒙知曉
口袋裡的營養師,您的健康管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