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樞穴隸屬於足陽明胃經,同時天樞穴又是大腸的募穴,人體陽明脈的脈氣由此而發。通過大量的實驗發現,通過艾灸或者是針灸的方法刺激天樞穴,能夠很好的改善我們身體的腸腑功能,同時還能夠有效的治療一些由於腸道功能失常所引起的疾病,具有非常不錯的治療效果。
天樞穴總轄大腸經的氣血募集,所以刺激天樞穴具有理氣消滯、調理腸腑的功用,中醫臨床中天樞穴常用於治療噁心、嘔吐、消化不良、腹痛、腹脹、泄瀉、腹水、便秘等症。
《千金方》:「小便不利……灸天樞百壯。天樞,主瘧振寒,熱盛狂言。天樞,主冬月重感於寒則泄,當臍痛,腸胃間游氣切痛。」
《針灸大成》:「婦人女子症瘕,血結成塊,漏下赤白,月事不時。」
穴位在人體的腹部,於肚臍旁開2寸處取穴。
天樞,升清降濁
天樞穴位於人體肚腹的中部,是人體上行之清氣與下行之濁氣的交會之處,就如同掌管人體氣機沉浮的樞紐一樣,可以起到保障腸腑功能正常運行的作用。因此,天樞穴是臨床的常用穴位之一。
配伍:
配上巨虛,有解毒清熱化濕的作用,主治急性細菌性痢疾。
配足三里,有和中止瀉的作用,主治小兒腹瀉。
配上巨虛、闌尾穴,有理氣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急性闌尾炎。
配大腸俞、足三里,有溫通氣機,調理腸腑的作用,主治腸炎。
配中極、三陰交、太沖,有疏肝理氣,調經止痛的作用,主治月經不調,痛經。
天樞穴與氣海穴相配合,則可以緩解肚臍周圍的疼痛。此外,天樞 穴與巨虛穴相配合,可以起到消滯通便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便秘,又可和氣溫血治療泄瀉。
便秘按揉天樞
天樞穴是大腸的募穴,所以刺激天樞穴可以起到理腸通氣,調整失調的腸腑功能的作用,通過刺激按摩天樞穴可以加速大腸的運行,使體內的「毒素」儘快地排出體外。
具體的刺激天樞穴方法如下:
兩腿分開自然站立,腿部距離最好能夠與肩同寬,然後將手指的指腹按摩天樞穴。在對穴位進行刺激的同時,要用力的挺出腹部,然後緩緩的呼吸,再慢慢的呼氣,這個動作反覆五次左右。
除此之外,也可以雙腿併攏,全身放輕鬆的坐在凳子上,然後對天樞穴進行按壓,左腿儘量往上提,然後慢慢的收回,然後換成右腿,如此反覆五次。
胃動力不足找天樞
天樞穴是大腸的募穴,總轄著大腸經的氣血運行,而人的五臟六腑之間都是相鄰、相通的關係。因此,人體任何部位受到外邪的侵入,天樞穴的位置都有所反應。日常生活中如果感到胃部不舒服,可以通過按揉兩側的天樞穴來調理胃腸功能,增加腸道的蠕動,從而消除胃部積滯,提高胃動力。增強胃動力的按摩的手法與治便秘時的手法相同。
按壓天樞,治療腹瀉
從天樞穴的名義上看,其穴位有主轄人體氣機沉浮的作用,所以按揉天樞穴可以調整人體的氣血運轉,從而增強人體脾胃的功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改善由於虛火上浮所引發的腹瀉等腹部疾病。一般在患者排便之後,取仰臥位或坐姿,用拇指的指端由輕漸重地按壓雙側的天樞穴4~6分鐘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