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肝護肝的方法 呵護你的「小心肝」

作者:CUP       2019-07-24 10:33:27


"

中醫理論認為:肝在五行中屬木,與春季相應,通於春氣。與春天樹木生長伸展和生機勃發的特性相似,肝也具有條達疏暢、升發生長的特性。肝氣疏通、暢達則全身氣機條達,進而推動人體全身血液、營養物質運送到各個臟器,促進消化系統正常工作、膽汁的分泌排泄以及調節人的情志等。

春季萬物復甦、陽氣始發,人的肝氣亦變得旺盛。若肝氣不順,與春天的生化之氣不相符,就會導致肝氣升發太過,進而肝氣上逆、氣鬱化火、肝陽偏亢、肝風內動,出現煩躁、易怒、面赤、眩暈,甚至中風昏厥等症狀,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諸多肝臟疾病容易在春天加重和復發。另一方面,利用春季人體機能的生髮特性,正是保持肝氣升舉、調暢體內氣機的最佳時節。所以春季最宜養肝。

中醫的「火」是人體保持氣血平衡的一種狀態,如果「火候」掌握不好,有所偏盛或虧虛,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黃帝內經》有云:「少火生氣,壯火食氣」。「少火」是指人體的正常生理之火,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動力,供給人體所必需;而超過人體生理需求的火便為「壯火」,會消耗人體正氣,導致疾病發生。

肝為陰髒,其性質是喜潤喜柔,用陽喜溫升、喜條達。「體陰而用陽」,養肝一方面要適量選用溫和補養之品,維護肝臟的正常生理功能;另一方面需注意少用助火之品,以免「壯火」食氣,形成陰虛陽亢。「壯火食氣」多見於嗜美食厚味、醇酒辛辣之人,因此春季養肝提倡多食谷、菽、菜、果等素食,用口味清淡的天然食品養肝滋陰。

對於本身存在「壯火」情況的人,如有煩躁易怒、面紅目赤、頭昏腦漲等表現,可適當清火,但要避免使用大寒之品,不妨試試桑菊飲,既可以清肝明目,又可以疏肝解郁,是普遍適宜的清肝降火茶飲方。

在春季保持心情舒暢和較高的運動量,有利於機體適應春季的升發之象。

情志狀態是肝疏泄功能正常與否的關鍵因素。中醫認為怒傷肝,發怒、生悶氣都易使肝氣鬱結,導致氣鬱化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肝火」,引發血壓升高、頭痛、頭暈、中風、神志不清等肝火上揚的症狀。多食行氣的食物可改善肝氣鬱結的症狀,如佛手、橙子、柑皮、玫瑰花、蕎麥、茴香菜、香櫞等。

"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暖暖心時光:如果沒有夢想,生命也就毫無意義


趙德忠散文《夏日荷花》,景美情真,值得一讀


每天午睡30分鐘,堅持一個月,身體會發生這4個改變


天氣太熱沒胃口,用它和雞蛋一起煮,開胃還補血養顏,女人要多吃


你以為藿香正氣水只能緩解中暑嗎?它還能治這8種病!建議收藏


保質期越短越好 牛奶涼喝比熱飲營養


春養肝,夏養心!幾招教你養好「心」,養生達人都這樣做


高血壓禍根不只是鹽,醫生:這3種食物,多吃1口,血管多堵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