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做了家長以後,很多媽媽就成了育兒「學霸」,在朋友圈、各種親子論壇中,總是不乏一些所謂的「牛娃」成長貼。但是這種成長貼看了太多,就好像是雞湯文一樣,反而讓人反感,更加無從下手!
每個家庭、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色,別人的成功是無法復刻的!那麼英語啟蒙的路線究竟該怎麼規劃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總結下英語啟蒙的精髓,從方法論上給育兒新手們論證一種可行性,並為其指明方向,建議家長收藏!
正確解讀「牛娃」誕生的關鍵
在各種親子論壇中,不乏牛爸牛媽的各種經驗貼和路線資源大放送。但是,每個娃的起點、興趣點、優勢、家庭條件等等都不一樣。遇到的問題也不一樣。適合一個娃的經驗不一定在第二個娃身上好使。
當我們抱著這些路線方法進行實操時,卻發現依然無從下手,或是困難重重。
其實一個牛娃的誕生,並不是因為他的書單、年齡路線圖、豐富的教育資源······
牛娃之所以成為牛娃,他們應該是有一些共通路徑的。找到這些共通要素才是關鍵,剩下的就是根據自己娃來量身定做一套專有路線了。因材施教,才是最科學的教育方法!
英語啟蒙的精髓錦集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牛娃」們的成功心得也不盡相同,但是他們之所以成功,總有一些經驗是共通的。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英語啟蒙的精髓錦集:
1遵循時間規律
語言學家研究得出的一個結論——對於兒童,每天清醒的時段內要有至少30%的時間接觸一門外語,這門語言才能被掌握。
我們來算一下,假如孩子每天有12個小時是清醒的,30%就是大概三個半小時。
而且英語啟蒙是有黃金期的。據專家研究,孩子英語啟蒙的黃金期是在5歲之前,而且越早開始,母語的阻隔越弱,效果越好!
所以,要想孩子英語啟蒙有質量,除了大量的時間投入,還需要抓住黃金學習期。
2持續、高質量的聽力輸入
中國之前英語學習一個很大的誤區就是:書寫大於聽讀!以至於很多人都是學的啞巴英語,實際交流卻用不上!
儘管如此,在零基礎階段單純的磨耳朵也是不現實的。在啟蒙階段,語言的有效輸入必須是靠真實場景 語言。單純靠聽,不可能掌握。
而且語言的輸入必須是有質量的,靠家長說英語能有什麼質的幫助(除非家長本身是英語母語)。
那怎麼充分利用這30%的時間?
繪本聽讀 看動畫片( 外教課)。
如果家長能讀最好,其次是陪著孩子一起用點讀筆點讀或者邊聽音頻邊看書。這裡繪本也包括初級分級書,只要是輔以大量圖片的英文原版書都可以。
3快速通關拼讀 分級閱讀
3-5歲娃在聽力積累一段時間以後,學拼讀同時開始自主閱讀是必經之路!繞不過的。
自然拼讀就不多介紹了。3-5歲聽力輸入為主,6歲開始學習自然拼讀,進行分級閱讀,7-9歲到章節書,10-12歲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在美國,自然拼讀是從幼兒園小班3歲就開始了,會一直持續學到小學一年級。
4儘早培養閱讀理解力
最後一點關於閱讀理解,關於這一點,有專家建議主要是放在10-12歲提高階段。但隨著現在RAZ 和 AR 測試的興起,參加英語標準化考試的牛娃越來越低齡,你也能體會到——閱讀理解力其實在早期階段就應該開始培養了。
精讀需要深入的學習詞彙、詞彙搭配、語法和句子結構,並且對文本進行深入分析。但這不代表泛讀就不能進行閱讀理解力的培養。
在美國,閱讀理解力的培養從幼兒園階段就開始了。只不過用的方法和精讀中的方法不一樣罷了。通過做 RAZ 和 AR 測試是一種簡單直接的方式。
除了做測試題,平時帶孩子讀繪本和分級的時候,都是鍛鍊閱讀理解能力的絕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