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研究發現:媽媽不能批評奶爸太多,否則他們就不帶孩子了

作者:CUP       2019-06-22 06:26:48


據美國媒體6月12日報道,在父親節即將來臨之前,密西根大學莫特兒童醫院發布了一項關於父親育兒的調查,結果很是有趣。

這項調查對713名父親進行了調查,這些父親們都有13歲以下的孩子。

調查結果顯示,一半的父親認為自己是「嚴父」,52%的父親表示他們的育兒方式曾得到過一些批評。然而,卻有90%的父親認為自己做得很不錯。

美國大學研究發現:媽媽不能批評奶爸太多,否則他們就不帶孩子了

外媒相關報道

這項研究是由密西根大學的教員薩拉·克拉克博士主導進行的,她同時也是一名健康和行為學方面的研究專家。

這次調查的問題主要是圍繞,這些父親的育兒方式在受到批評後,會對他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分析了報告之後,克拉克博士及其研究團隊發現,這些在育兒方式上受到批評的父親中,67%的人是因為對孩子的管教方法受到批評;43%的人是在育兒中的飲食和營養方面的做法受到批評;32%的人因為對孩子不夠重視而受到批評;還有32%的人表示,是因為對孩子過於粗暴而受到批評。

研究人員表示說,作為孩子的父親和母親,在育兒的過程中,經常會產生意見分歧的就是管教方法。然而,在一個家庭中,父母兩人有不同的養育方式,也並不是意味著父親的方法就是錯的。

美國大學研究發現:媽媽不能批評奶爸太多,否則他們就不帶孩子了

密西根大學的薩拉·克拉克博士

研究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的角色時很重要的,可以使孩子對生活有著更加積極的態度,拓寬孩子們的視野。

但是不管養育子女的方式如何,作為父親來說,最好儘早與孩子的母親統一觀點,把育兒當成一個團隊工作。

美國大學研究發現:媽媽不能批評奶爸太多,否則他們就不帶孩子了

這項調查的結果顯示,當自己的育兒方式受到批評時,有五分之一的爸爸會「消極怠工」,對繼續承擔育兒職責的積極性較低。

調查還發現,40%的爸爸受到的批評來自孩子的媽媽,25%來自孩子的祖父母。調查人員表示,當批評來自那些你的親人或者真正了解你的人的時候,可能更難接受。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孩子爸爸在教育孩子時受到來自孩子媽媽的批評後,就對於育兒這件事積極性很低的原因了。

數據顯示,那些經常受到孩子媽媽指責或者批評的爸爸,不參與育兒過程的可能性高出了9倍。

這些玻璃心的爸爸會覺得,受到來自孩子媽媽的負反饋,這樣一個自己最親近的人的指責,感覺自己被推開了,對於育兒這件事喪失信心,也就不那麼投入了,因為覺得自己做不好這件事。

但調查得出的一個好消息是,90%的父親在為人父母這件事上還是充滿信心的。超過半數的父親表示,他們願意接受因育兒方式而受到的批評,也將積極尋求其他有效的方法,來改善養育子女中存在的問題,做一名更好的爸爸。

(王靜欣)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孩子上學是學霸還是學渣,多觀察這幾個細節,3歲前就能看出來


小時候被逼著學舞蹈的孩子,長大沒有後悔的


夏天給寶寶加餐,就做這道清爽的點心,補維生素,還助於腸胃發育


孩子的性格受媽媽的影響最大,這三種性格的媽媽非常「可怕」


嬰兒期(0-1歲)的教養關鍵|不要靠「聽說」養孩子,看專家怎麼說


新生寶寶為什麼「百日哭」?別只惱「夜啼郎」煩,卻不知寶寶痛


教養2~3歲幼兒:父母必須完成的5個任務及不可錯過的3個敏感期


孩子不願「嘗新」怎麼辦?家長料及這3點,讓孩子勇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