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要讓我識字了好麼?」

作者:CUP       2019-06-10 12:29:38


半年前的某個周末,我帶著小螃蟹去公園玩,看到不遠處有四五個孩子正在玩遊戲,小螃蟹迫不及待地撒開我的手就往小朋友的圈子裡沖,我慢悠悠地挪步到在附近看護孩子的家長群里。

剛站穩就聽到其中一位媽媽說,「我家孩子在早教班認識了近100個漢字,現在在幼兒園裡表現不錯,老師經常誇獎,孩子的自信心也變強,所以早教班是貴了點,但是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多值啊!」

我一邊點頭回應是啊是啊,一邊無奈地看了看小螃蟹,此時的她正高興地蹲在地上撿大小不一的石頭當寶貝呢!

對比之下,我內心也確實有一些hold不住。

雖然我比較佛系,沒有刻意計劃讓小螃蟹一年內必須認識多少字,但也不想錯過她識字啟蒙的正常節奏。

我果斷上網查找資料,得知3-4歲時,是孩子對圖形直覺最敏感的時期,而漢字是由象形字發展而來的,所以這個時候接觸漢字比較好。

我趕緊在家裡默默付出時間、精力給小螃蟹讀大量的繪本,期望在閱讀中提高識字能力,並積極借鑑他人的經驗,通過逐字指讀幫助小螃蟹識字。

我還把繪本上學過的字寫在紙上,然後讓小螃蟹跟著我讀來鞏固認字。而當小螃蟹沒有認對字後,我會不自覺地流露出一些細微的失望表情。

可能這些舉動讓小螃蟹感受到了壓力,所以比較排斥識字,總說,「媽媽,不要讓我識字了好麼?」

「媽媽,不要讓我識字了好麼?」

為何我的一番良苦用心卻沒讓她多認識幾個字?焦慮的我不敢再用力過度,生怕自己方法不當,反而破壞了小螃蟹識字的興趣,適得其反。

直到幾次偶然操作,居然讓小螃蟹很樂意識字的事件發生,我才知道是自己之前的方法運用不當。

那我是如何變換方式,讓孩子愛上了識字呢?

「媽媽,不要讓我識字了好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這句深入人心無比正確的「廢話」,已經不止一次出現在各大育兒書籍文章里,可難就難在如何讓孩子有興趣去識字呢?

有一次,我給小螃蟹講宮西達也的繪本《我是霸王龍》,靈光一現指著書名上的「王」字說,「這是姥姥的『王』字呢。」

小螃蟹居然非常激動的說,「這是姥姥的?」

我點點頭說,「是啊,姥姥的名字里有這個『王』字呢。」

然後小螃蟹指著書名上的每一個字讓我念出聲來,到「王」字時,她手指在空中一滑就跳過去了,我以為她忘記了,就很疑惑的問了一句,「姥姥的『王』字呢?」

小螃蟹忍不住咯咯大笑起來,原來她是故意跳過『王』字,跟我互動玩呢。

後來每次拿起這個繪本,她總要這樣來回玩好幾次,才會認真聽我講繪本里的內容,我也樂得配合她玩鬧,只要她認識這個字感到開心就好。

如果我們只教孩子這個字怎麼讀,怎麼寫,孩子學起來就很枯燥。

唯有潛移默化把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以各種組合方式重新有效連結起來,才能充分調動起他的興致,這就非常考驗媽媽們平日裡是否留意、積攢足夠多的小遊戲與孩子互動。

但請不要過於強調幾歲之前要認識多少字,如果孩子有學習的熱情,你就多教一點,如果孩子愛玩,那就在玩中慢慢積累識字量。

「媽媽,不要讓我識字了好麼?」

有心無痕的引導

從0到9的十個數字,無論我怎麼引導,比如用數字積木搭火車,或者「1像鉛筆會寫字,2像鴨子水中游」的兒歌等等,小螃蟹都不願意接觸,無計可施的我又開始焦慮了。

某一天,小螃蟹搭積木搭得沒興致了,無奈的我就把薄被子披在身上,變身為一名魔法師,然後把她所有的積木瞬間消失在被子裡,懵圈一秒鐘的小螃蟹瞬間來了興趣,非要像積木一樣藏進我的被子裡玩躲貓貓的遊戲。

我就藉機抖了個小機靈說,「這裡有十個積木對應著不同的數字,你可以隨便拿一個積木,正確說出上面的數字後,才能打開我的被子大門藏到裡面來。」

平時不願意認數字的小螃蟹,因急於參與到躲貓貓的遊戲中來,就拿出她認識的數字,大聲說「0像雞蛋做蛋糕……」說完扔下積木就以閃電般的速度躲到被子裡,耐心地等待螃蟹先生尋找到她。

途中累得我想放棄都不行,直到把十個數字都說完小螃蟹才依依不捨地去睡覺。沒想到以這樣玩鬧的方式,反倒讓小螃蟹朝著我預想的方向靠近了一步。

這些方法都是基於我平時看大量的育兒書籍和文章,才有可能在陪玩的過程中隨時轉變畫風,將學到的經驗不斷切換到最佳模式,有心無痕地應用到孩子身上。

而小孩子的學習能力也很強,隨時能創意出自己的新玩法,無需你刻意強勢地教,只要因勢利導,吸引孩子的興趣,就能完成識字的小目標。

「媽媽,不要讓我識字了好麼?」

在不同場景中重複

小螃蟹一開始認識的「王」字,必須和「我是霸王龍」這幾個字連在一起,才能準確指認「王」字,單獨拿出來她就不認識了(唉,努力白費的痛苦有誰能體會),我只能強打起精神重頭再來,並在不同詞語組合的場景中重複再重複。

比如,在閱讀其他繪本時,遇到「王」字我會特意指出來,「這是王字哦,姥姥的王字」,然後若無其事地繼續讀繪本。

這個過程持續了很久,直到有一天,我領著小螃蟹逛街,突然她拍著我的臉大聲說,「媽媽看,那是王字。」我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抬頭一看,廣告牌上果然有個王字。

一種喜極而泣的感覺充滿心間,原來功夫沒有白費,每一份用心的付出她都有記在心裡,只是要等她慢慢內化領悟,才有厚積薄發的一天。

當然也要注意頻率,一周兩到三次指讀,否則次數太多會引起孩子反感。

也許是以前用力過猛,使得小螃蟹一旦發現我教她識字的苗頭就極其不配合,必須暫停陪她玩喜歡的遊戲才作罷,所以孩子識字不能急於求成。

「媽媽,不要讓我識字了好麼?」

用幽默感幫孩子找台階下

過了N多天,當我再問起「王」字時,小螃蟹幽幽地來一句「不認識啊」,我心中的崩潰無以言表,只好聳聳肩,「看來小螃蟹的腦袋累了要休息一下,暫時把『王』字丟在了霸王龍的肚子裡。」

看著小螃蟹前仰後合地大笑,我想用幽默的行為告訴她,學習是一件好玩的事情,而不是必須完成的某項任務,堅決不能讓識字學習成為她的負擔。

「媽媽,不要讓我識字了好麼?」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不可思議的未來社會!您的孩子可能將從事這些工作


豆瓣評分很高的5本教育書籍,送給有孩子的你,做父母不再焦慮


寶寶第一個叛逆期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孩子睡覺前,家長的這4種行為,容易影響他的健康


孩子留堂偷跑出來,我是這樣化解的


孩子數學基礎來自於生活,這七種方式能幫助孩子從生活中領悟數學


好奇心不是孩子「犯熊」的藉口,守護孩子好奇心,你真的做對了?


小孩子不遵守規則怎麼辦?這3本繪本能讓孩子遵循規矩(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