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傳著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的一句彩虹屁:「如果讓我選擇,我願意生活在中國的宋朝。」這話不知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刺蝟真得夸上一句,大叔真是有眼光,因為刺蝟選擇的也是宋朝。
不過跟史學家們的出發點不一樣,刺蝟選擇宋朝最大原因就是——宋朝大概是古代美食最多的朝代了。要是穿越過去,完全不用擔心在宋朝會有飲食不慣的問題。
什麼?你們不信,那不如我們這就坐上時光機,出發去看一眼。
首先,第一站,讓咱們來到北宋的東京去瞧一瞧吧。各種烹飪技術都是在宋朝發展成熟起來的,北宋東京更是當時當之無愧的美食天堂。僅僅一幅《清明上河圖》里就有四五十棟酒樓飯館,堪稱美食一條街了。
《清明上河圖》
《東京夢華錄·卷三》中有這樣的記載,「處處擁門,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飲食。市井經紀之家,往往只於市店旋買飲食,不置家蔬」。意思是說,當時的飯館子太多,一般家裡有點底子的,都跟咱們現代人一樣,只去館子買吃喝的,家裡連蔬菜都不準備。
而且,當時不僅能的館子不僅能堂食,還能夠點外賣。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逐時施行索喚」「咄嗟可辦」,東京外賣跑腿業務了解一下。火眼金睛的歷史學家還在《清明上河圖》發現了一位正往誰家送外賣的飯店夥計。
《清明上河圖》里的外賣小哥
據說,連當時的太上皇趙構都有一份常點的外賣名單……看來蒼蠅館子誰都愛吃。所以,哪怕咱運氣不太夠,穿越成了一般的市井人家,宋朝的館子也是完全不會讓你失望的。
那如果運氣稍微好點,咱穿越成了一個富商或者地主什麼的富貴人家,那可以選擇的美食就更多了。最關鍵的是,此時在您的府中,肯定有一位年輕貌美的廚娘,隨時等候您的差遣,滿足你那刁鑽的口味。
什麼?沒有!那你可真就out了。還愣著幹什麼呢?趕緊去請啊。南宋的富貴人家都廚娘可是標配啊,家裡沒個廚娘,出門聚會臉上都沒光。
對了,記得帶足銀子,這裡的廚娘可是一份極其高大上的職業。一般廚娘不僅年輕貌美,服飾專業。準備宴席時,自帶全套白金白銀製作而成的廚具,各司其職,專業程度高,不亞於現在高級西餐廳的定製服務。
河南登封高村宋朝墓葬出土壁畫廚娘煎餅圖
當然這樣的專業的廚娘所準備的菜單就更不會簡單了。比如說,光是菜單里的這份「羊頭簽」,食材便需要羊頭 10個。原來在頂級廚娘的眼裡,一個羊頭,只有臉上的幾片嫩肉堪用,其他部位全是渣渣。
宋朝宴席
這樣的高標準、高要求下出品的宴席,一定會讓您在賓客面前掙足面子。
等等,你說你看不慣這些浪費食材的土豪大亨,嫌人家太庸俗。看來這位哥們是個文藝青年啊,那你肯定喜歡咱們接下來聊的這位美食大神。
刺蝟最愛的一位古代文人就是蘇東坡了,為什麼?因為接地氣啊。滿滿的人間煙火氣息。如果穿越過去,能吃上這位男神親手做的一碗肘子,那差不多就跟現在上了《嚮往的生活》里吃上黃磊親手做的飯吧。
蘇東坡
東坡大神一生寫了不少美食的詩,也發明了不少美食,最為著名的就是那道「東坡肉」。現代人大愛的豬肉,宋朝人是不吃的,《禮記·少儀》中有一句「君子不食溷腴」,意思是君子不應該吃豬肉。蘇東坡當時被貶黃州,發現豬肉價格極其便宜後,特意做了一首《豬肉頌》來宣傳豬肉(豬:謝謝你啊……)。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辰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蘇東坡與「東坡肉」
等到了杭州任上時,由於為官清廉,加上出色的個人魅力,蘇東坡受到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百姓們為他送來許多豬肉。收了這些豬肉,他便在自家小廚房,親自動手研發了一份豬肉烹飪菜譜,將其煨製成酥香味美、肥而不膩的紅燒肉,分與大家。
這便是「東坡肉」的由來了。
怎麼樣,說了這麼多,是不是發現宋朝的美食文化跟現在相比完全不差,可以放心穿越了吧~咱們下次再見~
參考文獻
《舌尖上的宋朝廚娘》
《舌尖上的大宋朝》
《大宋朝「吃」的創新》
《宋朝京城的一天》
《宋朝人的「潮」生活》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