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一座從古至今都有超高存在感的城市。
李白送孟浩然煙花三月下揚州,杜牧在這裡十年一覺揚州夢,姜夔感嘆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這個季節,還有比揚州更舒適的地方嗎?
來到揚州,才發現時間彷佛是凝固的,這裡的生活節奏很慢。
別的地方人們都是「996」,匆匆忙忙吃早飯,或是不吃,可揚州單是吃早茶,就要從早吃到午。
揚州的舒適,盡在早茶里。
【揚州慢,早茶也慢】
從前揚州吃早茶的地方一般叫茶室或茶社,以喝茶為主。
譬如富春茶社創辦之初只供應茶水,後為迎合客人需要,請來了高手師傅,雇用了堂倌、夥計,逐漸增加供應包子點心。
民國時的吃茶,已經和現在揚州的早茶相差無幾,而且服務特別周到。
雖然隨著揚州的發展,揚州人早已不是整日泡在茶館裡的「閒人」,但揚州的早茶,和吃早茶的性子卻仍然保留了下來。
【揚州人如何吃早茶】
揚州人把「找個地方快活一下子」,親切地稱作「小雅下子」。
無論何時,什麼境遇都能「小雅下子」。
小食店的剁鵝阿姨,生意再紅火,也要時不時曠工約上姐妹出去玩;中年危機的大叔壓力再大,周末也要坐在小院兒里擺弄一天的盆景。
但揚州人更喜歡管「吃早茶」叫「小雅下子」,也許因為這種快活的方式跟揚州人一樣,慢慢的,但慢得有考量,有節奏,有小心思。
揚州人吃早茶雖然不想走遠,但至少要先求好再求近,慢又不懶散,為了吃早茶起個大早,值得。
每家茶社的點心大抵不過五樣:茶、餚、乾絲、麵條、包子。
1.揚州的茶
點好菜後先喝茶。
大多數茶社都免費無限量供應茶水,提前把茶泡好放在桌上,隨飲隨倒。揚州茶社裡的茶,大多是以綠楊春和魁龍珠為代表。
也有老揚州人自帶茶葉,一杯茶,配著各式點心,從早上一直喝到茶葉泡不出色,才算吃得心滿意足。
2.揚州的乾絲
乾絲是一定要點的。
乾絲的好處就是不占肚子,又吃得慢,一團一團夾起來,串在整個早茶里。朱自清也說:燙乾絲就是清得好,不妨礙你吃別的。
除了燙乾絲外,揚州還有一種大煮乾絲。
從前是放在正餐里食用的,但由於大煮乾絲在外地人中接受度更高,有些茶社也開始在早上提供它,但是點燙乾絲是每個老揚州的尊嚴。
3.揚州的包子
早茶的重頭戲是包子。
原本揚州早茶里的面點部分單指包子,隨著不斷發展糅合,也有了翡翠燒賣、松仁燒賣、千層油糕等多種茶食。
包子花樣多,吃包子要有節奏地慢慢吃,才舒坦。
湯包要最先吃,冷了風味就大打折扣,及時享樂才對。
湯包分為大湯包和小湯包,吃法也各有花樣。
小的以鮮肉餡為主,個頭是嬰兒拳頭大小,普通的一籠能裝五六個;大的則通常是蟹黃湯包,巴掌大小,能將特製的蒸籠占得滿滿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