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是我國古代人民抵禦外侮的偉大建築,已經成為偉大中華民族聰明才智和不屈精神的一種象徵。尤其是在北京範圍內長城綿延500多公里,因此「不到長城非好漢」這句諺語一般是說到北京的長城,而在北京最為廣知的旅遊景點當數八達嶺長城。
在八達嶺長城景區向西南延伸過去約5公里處,還有一個原始的長城景區叫「八達嶺古長城」景區,卻很少為外人知道,這裡八達嶺長城的西大門,也被稱為「殘長城」。由於這兒沒有經過人工太多的修復,所以保留了較為原始的痕跡。
古長城
本來我是不知道這兒的,由於有親戚在延慶,偶爾被提起說這兒還有一段「野長城」,於是被勾起了我探秘的興趣,一起就趕了過來。距離不遠,從延慶到這兒不足20公里,位於東溝村附近,來到之後我看地圖,原來它就位於八達嶺長城對面,隔著京藏高速叫「隔路相望」。
景區應該是已經開發了,時間不會太長,景區的門口一個人也沒有,停車場上只有兩輛車停著,親戚說咱繞進去吧,不用買票,考慮時間關係最後還是買票進去,門票不貴好像是40來著。
闖王破關處
天氣不太好,有點霧蒙蒙的,但是影響我對長城的嚮往和探秘的興奮心情。進入景區不久首先看到的是一段比較殘破的長城,應該就是闖王破關處了,看介紹說據考證是「李自成破關」原跡。長城被破壞成這樣,當年那場兵戈鐵馬的戰爭應該是非常壯烈的吧。
順著景區內的步道,不一會就到了可以登上長城城牆的地方,這兒懸掛著一個萬里長城重點保護文物的牌子,一下子就提高了這段長城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
登長城城牆門
登上長城,可以說同樣的給人一種震撼,雖然今天的空氣不是那麼通透,但是看著順著山脊宛若巨龍般的長城不知道伸向何方,加上因為修復的痕跡很少,一股滄桑和古樸的氣息撲面而來。
長城的城樓靜靜的巍然矗立在那裡,一動不動,仿佛一雙來自遠古的眼睛,看透了世間滄桑和萬象,向我們傳達一種時光流淌,文化源遠流長的思想。
有些殘破但依然還算完好的青磚台階,也默默的躺在那兒,宛若一卷竹簡,書寫著歷史的波瀾壯闊,不知今夕何夕。
巨龍的兩側是巍巍青山,青黛色的樹木蔥鬱而厚實,仿佛和這長城一樣,承載著太多的故事而依偎著這古老的傳說。
當然,這兒的自然景色也非常美,春天的花,夏日的雨,斑斕的秋色和銀裝素裹的冬日,會帶來不同的景色,也會給你不同的震撼。
長城我去過山海關,箭扣長城、八達嶺長城,還有娘子關等,總體感覺這兒和箭扣有些類似,給人更多的思考和觸動,但是這裡比箭扣更容易遊覽,危險程度低了太多,適合我們懷古和漫遊。
花開的很美
如果你想一睹長城真顏,而又害怕遇到擁擠的遊客而影響自己旅行的樂趣,建議你到八達嶺古長城看看,懷古和靜思這兒最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