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期剛結束,有一位家長找到阜陽某幼兒園園長反映了該班米米教師的情況,說非常不滿意她對孩子的態度。教師沒有責任心,不熱愛孩子,孩子都不願意上幼兒園,一致要求更換教師。
園長請家長具體說明是什麼事情,以幫助了解、認識和分析事件的經過。
一位家長說:「我們孩子總是不想上幼兒園,以前只在托班開始階段有過這樣的情況,現在上小班了反而不願上幼兒園了,不是老師凶是什麼原因呢?」
另一位家長說:「以前托班老師經常和我們主動聊孩子的情況,現在我們想和老師聊,她都不願意和我們多談,特別容易生氣。」
「米米老師對我們家長說話比較沖。有一次我對她說孩子昨天在幼兒園被蚊子叮了。她立即說:『受到懲罰了吧。所以我請你給她穿長褲呀。』聽了就令人生氣,這是什麼話呀。」
園長很驚訝,因為這和園長了解的米米教師的情況有很大出入。面對家長的訴說和要求,園長表示要去班級實際了解情況,因為a老師在日常工作中是全園公認的優秀教師。
園長剛穩定好家長的情緒,準備著手調查時卻接到了市、區教育局領導分別打來的電話。原來他們收到了家長寫的投訴信......
家長將幼兒園告到教育局,要求撤換老師。如果你是園長,你是聽從家長,換掉老師來解決當前的燃眉之急,還是要長遠發展,不留「後遺症」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園長的做法吧。
聽從家長建議更換教師的弊端
聽從家長建議更換班級教師,這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不能只考慮家長的要求,而要兼顧幼兒、教師、幼兒園各方的正當權益。如果這樣簡單處理,就會造成一系列後果:
1、家長對教師稍有不滿就會要求更換教師,而被換下的教師以後無論帶哪個班,哪個班的家長都會不滿意,因為家長會互相告知。
2、再從教師的角度來思考,如果只要家長一投訴,園裡就不分青紅皂白更換教師,以後誰還會來做教師?
3、如果問題不是在教師,而在於孩子,那麼孩子就會誤認為只要爸爸媽媽到幼兒園一鬧,老師就不敢管我了。
4、這樣不僅對當事的教師不尊重、不負責、不信任,還會使其他教師對職業產生畏難和厭倦的情緒。
六個解決策略
1、穩定情緒、解除壓力源、幫助提高
園長要處理好教師短期壓力釋放和可持續發展的關係。為了避免增加教師的心理負擔和對家長的怨恨情緒,不告訴a教師全部實情及反映情況的家長姓名,不要簡單化地責怪教師,而是心平氣和地向a教師敘述家長的一些看法,使她感受到園長是她的依靠,會與她共同面對問題直至解決問題。
2、園領導輪流進班診斷並解決問題
園領導要深入教師的班級了解家長反映的情況,觀察教師常態的語言和行為,特別是觀察她和家長的互動方式等各項情況,同時也讓家長感受到園方非常重視他們的意見,在實實在在地兌現對他們的承諾。
3、分批分層做好家長工作,避免家長不明真相地抱團
領導在調查中也了解到哪些家長對教師的工作是認可的。哪些家長可能對教師的工作有意見,然後分別與他們預約交流,這樣做一方面是了解家長對教師的認可度,另一方面是幫助家長了解教師的強項和優勢以及她帶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分析如果換教師可能產生的不利因素等。
還要向部分家長說明孩子不願上幼兒園的原因很複雜,既有心理的原因,也有生理的原因,不能簡單歸咎於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旨在分批分層地做好家長工作,避免家長不明真相地抱成團,造成負面影響。
4、讓家長眼見為實,親身感受,客觀判斷
安排家長開放日,讓家長親身感受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師德表現,消除家長因道聽途說或按照習慣思維而形成的錯誤歸因。
用評價表引導家長正確評價教師。園裡制定了半日活動家長評價表,其中一項內容是對於班級三位保教人員的評價。半日活動結束後,家長將表格直接交給園長,以消除家長的顧慮。
組織半日活動的研討。觀摩半日活動後,組織家長研討,讓家長直接與專家對話。因為許多話由園方說出,容易引起家長的對立情緒,認為是園方在維護教師,而由專家口中說出,家長會從另一角度來思考。
5、遵守諾言,與家長再次深度交流
事情解決後,園長要主動打電話給家長,約他們再次溝通。了解事件後家長的所思所想,是否還有想更換老師或其他想法,隨時掌握家長的想法。
6、給家長了解和思考的時間
我們不能要求家長通過一次溝通就完全改變自己的觀點,而應給予家長一個「消化」的時間和空間。通過教師與幼兒園自身的調整,使家長感受到改變,近而促進家長改變自己的觀點。
事件處理4要點
1、與家長溝通時傳達一些正面信息很重要
家長的信息源有時不準確,而且比較主觀,對於教師的評價不一定客觀。園長在與家長溝通時一定要客觀地介紹教師的優勢,給予正確的評價。
另外,從家長角度來說,他們習慣於將一切問題歸因於教師個人,如不熱情、沒有責任心等。這就需要園長引導家長從外部原因來分析問題,這些信息的傳達可以引導家長正確歸因。
2、不能因為受到來自家長或上級的壓力而簡單地處理問題
在與家長第一次溝通時,家長見園長不答應他們的要求,就向上級反映。園長要坦然地彙報事件的經過,如果通過調查,教師不是真的違反幼兒教師職業道德,園長就要表明自己不同意更換教師的觀點,並取得領導的支持。
園長應做到對上級領導不隱瞞事件真相,同時注意維護教師形象,勇於承擔園方應負的責任。這是園長處理問題時非常重要的原則。園長不能因為家長動輒「討說法」「請媒體」「報上級」而屈服,不能以犧牲幼兒園和教師的正當權益來滿足家長的不當要求,切忌為了息事寧人而不講原則,留下一大堆「後遺症」。
3、靜心傾聽家長的意見,冷靜分辨及應對
首先,園長不能打斷家長的敘述,即使家長敘述的信息有誤,也不要著急和生氣,否則會激化矛盾。
其次,園長可作適度解釋,一定不要針對家長的敘述一一反駁,只需對明顯不合事實的地方提出質疑,並說明會去核實,以便給予雙方反省和思考的時間、空間。
再次,園長先要向家長道歉。因為家長也不會無緣無故找園長,教師在工作中必定會存在一些疏漏或不足。
園長一定要有這樣的姿態:不論問題大小,都要勇於承擔責任,先要主動向家長道歉,再說明具體情況,以取得家長的理解。
4、將此案例轉化為全體教師的培訓案例
引導教師將隱藏在案例中的問題提取出來,以便找出導致矛盾發生的根本原因,並梳理出解決問題的規範化流程,提高教師開展家長工作的水平。
案件最終結果
上述事件中,通過園領導的深入觀察,發現米米教師對孩子並不是不負責,而是缺少與家長溝通、交流的意識和技巧,提出教師需要改進的地方,鼓勵教師多於家長進行溝通,將孩子在園的表現細緻地敘述給家長聽,並由園長出面與家長溝通,給予老師一個月的工作方式調整時間,並多次組織該班家長進班觀摩與座談。
經過一段時間的互動,家長直觀的了解了米米老師的工作情況,感受到了教師對孩子的關心,並讚賞教師細緻的工作作風。一場要求更換老師的風波就此落地。
各位園長和老師,您的園裡是如何解決類似事件呢?歡迎您在下方留言,和我們一起分享您的工作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