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有國高中生嗎?你知道第八節不應該成為正式課程嗎?今年二月,民眾在國發會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提案強製取消國、高中第八節課後輔導及寒暑假輔導,在兩個月內通過5000人附議的成案門檻,根據教育部規定,第八節課原本就應該是自由參加,為什麼有人提案要強製取消?第八節課若不消失,如何提供多元的學習體驗給孩子,將是108新課綱實施時的重點。
今年六月,網路上流傳一張新北市樹林高中的課業輔導確認單,上面僅有「全力支持」、 「支持」及「配合」三個選項,但根據教育部「高級中等學校課業輔導實施要點」規定,課業輔導由學生自由參加。儘管樹林高中表示該確認單並非最後的參加意願單,仍引起強制參加第八節課的爭議。
此外,儘管課輔實施要點規定,不得在輔導課提前講授課程進度,今年二月提案要取消課輔的連署提案,卻指稱學校將輔導課用來上新課程,不符合輔導原意,因此提案要「取消」。學生表示,輔導課用來上新進度,就是正課的一部份,學生或家長礙於跟不上進度的壓力,根本不敢不參與。
事實上,第八節課由來已久。
台北市教育局專門委員陳素慧表示,國中和高中的課綱中規定,每週總節數最多就是35 堂課,因此本來沒有第八節,但在聯考時代,為了大量練習做題目,加上學校的學費遠比補習班便宜,大多數家長希望開設第八節課給學生做課後複習。
「如今大家把第八節課當成是學校必須負責的事情,」她解釋,「一般人以為是為了增加收費,但這不是學校的本意。」
近年來,由於國中會考佔升學總分的比例降低,學生的活動變得更多元化,開始出現不參加第八節的聲音。
「學生覺得已經有其他活動,家長覺得孩子不需要反覆做題,認為不用這麼主動幫孩子開第八節,因此這幾年常會有人質疑為何沒有徵詢家長同意,」陳素慧說。
當初廣泛開設輔導課的時空背景,影響的不只是學校,也包括教學現場的老師和學生。一位現任的高中英文老師表示,如果沒有特別注意是不是輔導課,對老師來說是多一節課的運用空間,大部分的學生也多半認為第八節是一門正課。
另外一方面,老師和學生之間對於新進度的認知差異往往是爭議來源。老師為了學生的程 度,傾向多幫學生補充課外知識,或根據已經教的內容去做延伸,對學生來說未必熟悉,到底是新進度還是舊觀念,界限就相當模糊。雙方一旦認定不同,就容易產 生爭議。
為解決部分學校沒有提供「不同意」選項的課輔同意書,教育部6月21日回應取消第八 節的連署時表示,將要求各學校的課輔同意書上必須列有「不同意」選項供勾選,並在6月26日提供家長同意書範本給各高中及縣市教育局。
陳素慧表示,下學期開學前將要求學校提供課輔同意書給台北市教育局,確定有勾選不參 加的欄位,也不能要求敘明不參加的理由。
未 來第八節課會消失嗎?
若學校獲教育局核可採取輔導課混排,每週的課程數仍然會是40堂,每天8堂。陳素慧 表示,近來部分學校為了因應108學年度新課綱的校本位特色課程,部分科目的老師需要加開課,因此向教育局申請可將輔導課排至一到八節時段的混排做法。
她舉例,若學校以國際教育為校本位的特色課程,像英文和公民課的老師需要另外開課, 在老師人數不變的狀況下,一天7堂課、一週35節,教務處能安排課程的空間相對少,因此將一週的授課以40堂課計,輔導課可以混排在一天的八堂課之間,給 予學校更多排課空間。
以台北市而言,目前有半數學校採取混排制度,若學校向教育局申請核可後,學生即使不 參加輔導課,期間仍然要留校自習。若學校沒有採行輔導課混排,沒有參加輔導課的學生,上完第七節即可以放學。陳素慧說,未來108新課綱實施後,預計會有 更多學校向教育局申請混排。
需要留意的是,原本是第八節的輔導課在與其他課混排之後,若學生的課表上並未註明哪 一堂是課輔,家長和學生難以判斷哪一堂課是不會上新進度的輔導課,仍可能衍生被迫參加的爭議。
就目前的規劃,高中的課業輔導和第八節課不再劃上等號。
不過自2014年推動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以來,部分國中的輔導課開始有因報名人數不足而併班,或是上了幾節課後決定退出,向學校辦理退費的狀況。對於習慣了沒有輔導課的孩子,在高中階段學校如何提供多元的學習體驗給學生,將是未來努力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