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對維護健康至關重要。
經過一夜的睡眠,人體會通過呼吸、皮膚散發等丟失不少水分,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儘管在起床後沒有口渴感,但體內仍然會因為缺水出現血液粘稠。
一直是很多人爭論的問題,有些人為要喝,有些覺得不用喝,哪到底應不應該喝呢?
一般來說,一個正常成年人每天的需求的水量大概是2500ml左右。
夏天因為氣候的關係,所以需求的水量可能會更多一些。即使是在晚上連續好幾個小時睡覺期間,一直不補充水分,那麼血粘度會升高,早上起來適量喝水,有利於降低血粘度,降低心血管病發生的風險。
所以,早上可以空腹喝水,但是不要喝太冰的水就可以了。
不過對於健康人群來說,在早上的時候空腹喝一杯水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但是如果身體具有疾病的話,就不適合這麼做了。
例如有腎臟疾病的話,如果喝太多水的話,容易導致腎臟的負擔太重,所以應該多注意;如果有盆腔積液之類的疾病的話,也是可能會影響到盆腔積液存在的真實狀況的檢查的;而如果有青光眼的話,喝太多水眼內房水會增加,容易升高眼壓,導致病情加重。
喝水其實沒有太多嚴格的要求,一天24小時只要是你想喝就可以喝的,切莫等到自己口渴之後才開始飲水,因為當你覺得渴了時,身體已經處於缺水狀態了。
人體的口渴反應機制不是很靈敏,一般身體缺水量達到2%時,才會感覺到口渴。
所以,養成良好的飲水習慣對我們的身體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只要是多喝健康白開水,我們的身體皮膚和器官都會很健康,整個人的狀態將會更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