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達標,護心臟、不易患老痴還免疫力好!一夜好眠的秘訣,必知

作者:CUP       2019-10-19 00:43:10


成年人每晚應該至少睡7個小時,但很多人達不到這個標準。對於睡眠不足者,多睡1小時能讓身體和大腦得到更好的休息,從多方面提升健康。那麼,睡眠達標到底有哪些好處呢?有哪些方法能助眠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睡眠達標,護心臟、不易患老痴還免疫力好!一夜好眠的秘訣,必知

睡眠達標六大好處

1.保護心臟。

歐洲心臟病學會大會上宣布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睡眠不足和過度睡眠都對心臟有害。這可能是因為睡眠會影響諸如葡萄糖代謝、血壓和炎症等生理過程,這些都會對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產生影響。

2.得糖尿病的風險降低。

即使是健康的年輕人,只要一夜睡眠不足(不到6個小時),就會影響新陳代謝。阿曼卡布斯蘇丹大學研究發現,長期睡眠不足6小時可能與2型糖尿病的發病有關,這種情況下,身體會生成過多的胰島素,但不能用來分解血液中的葡萄糖。

3.保持身材苗條。

運動和均衡的飲食對於保持健康、苗條的身材是必不可少的,但晚上休息得好也有助於保持體重穩定。美國護士健康研究(NHS)發現,與每晚睡眠7小時的同齡人相比,睡眠不足5小時的人肥胖的風險高出了15%。

4.不容易得抑鬱症。

研究表明,失眠的人患抑鬱症的風險是正常人的10倍,而且更容易自殺。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的人更可能患上抑鬱症。

5.增強免疫力。

睡眠質量差會對免疫力造成負面影響,更易患感冒或感染。熟睡時,免疫系統通常會釋放出細胞活素。然而,在經過許多不眠之夜後,身體生成的具有抗感染能力的細胞活素、抗體和細胞的數量會減少。

6.患老痴的風險降低。

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發現,快速眼動睡眠階段質量差的人患痴呆症的風險更高。這一周期是睡眠質量最佳的時候,大腦恢復活力的效率最高。

睡眠達標,護心臟、不易患老痴還免疫力好!一夜好眠的秘訣,必知

推薦實用的助眠小竅門

1.睡前吃獼猴桃。

一項研究要求失眠的志願者在睡前一小時吃兩個獼猴桃。四周後,志願者們睡得更快、更香、更久。獼猴桃含有較高的葉酸和抗氧化劑,可能是助眠原因。

2.勤換床單。

床單吸收汗液和身體分泌的油脂,也藏匿著脫落的皮膚細胞,這些都是塵蟎的食物,而塵蟎會引起過敏並擾亂睡眠。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1%的人在乾淨的床單上睡得更舒服。

3.戴琥珀色的眼鏡。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要求失眠症患者睡前2小時戴上琥珀色的眼鏡,堅持一周。結果顯示,他們的平均睡眠時間延長了30分鐘。

4.多喝水。

睡前喝水並不是晚上醒來的原因。事實上,醒來的原因更可能是輕度脫水,喉嚨乾渴難耐。

5.晚上九點洗個溫水澡。

洗溫水澡會讓血管擴張,散發熱量,這有助於體溫的調節,鼓勵大腦生成褪黑素,促進睡眠。英國拉夫堡大學研究發現,與較早洗澡的人相比,晚上九點洗溫水澡的人入睡更快,深度睡眠時間更長。

6.按摩面部。

一項研究顯示,睡前做20分鐘面部按摩會使血壓下降,增加嗜睡感。

7.工作期間靠著窗戶。

發表在《臨床睡眠醫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坐在窗戶旁邊的上班族,比在封閉辦公室工作的人平均每晚多睡46分鐘。這是因為接觸自然光有助於生物鐘與晝夜節奏保持一致。

8.聽古典音樂。

一項研究顯示,受試者在入睡前聽45分鐘古典音樂,堅持三周,入睡更快、睡得更好,且抑鬱症狀更少。

什麼樣的家居環境更「好眠」?

臥室巧設計

臥室以環境安逸幽靜為最佳。如果住房面臨馬路,則臥室應在背對馬路的一側,窗口遠離街道鬧市,室內不宜放置音響,以減少噪聲。

臥室的空氣要保持新鮮,陽光要充足。臥室的窗戶最好朝南,這樣在白天就可以接收到較多的陽光。陽光不僅可以給臥室帶來溫暖,更是健康有效的「殺菌消毒劑」。臥室的空間不一定很大,但是通風一定要好,陽光和通風的配合能使臥室保持乾燥和清潔,避免潮濕、污濁之氣留滯室內。在睡眠的時候也不要把窗戶完全關閉,應留氣窗或者縫隙,以保持臥室內氧氣充足,有利於大腦細胞的恢復和皮膚的呼吸。此外,不應該在臥室內用餐、燒爐子,以防蚊蠅茲生和煤氣中毒。

雖然臥室保暖和人體的保健離不開陽光,但是當人們在臥室內睡覺時卻需要光線暗淡。所以臥室的窗戶要安裝窗簾,以便日間睡覺時拉上,擋住光線。晚間睡覺時室內最好熄燈,燈光也會使人心神難以安定下來而影響入睡。心神內守才能有良好的睡眠。當然,遮光太嚴也有弊病。如果夜間拉上深色窗簾,將會使天亮後臥室內仍然一片漆黑,這也不利於覺醒,會打破睡眠的固有規律。所以,除了面對嘈雜的大街時要裝上色深、質厚的窗簾以助於保持臥室內的安靜外,一般家庭,窗簾都宜用色淡、質薄的布料製作。而且,窗簾僅限於日間睡覺和夏季遮陽時用,夜間睡覺以不拉為好。

睡眠最合適的室溫是15~20℃,悶熱或者陰冷的房間都使人難以入睡。濕度則以40%為宜,過於乾燥或過於潮濕不利於睡眠,醒後會有不適感。在保持室溫的同時,不能讓冷風直接吹到床上,以免入睡後著涼感冒。

此外,臥室內部可以放置蘭花、荷花、仙人掌等植物一盆,此類植物夜間排出的二氧化碳甚少,且室內植物也有利於溫濕度的調節。臥室內的家具越少越好,一切設置應營造簡樸典雅的氣氛,以利於安神入眠。

臥具慎選擇

有了舒適的臥室環境,還必須配上適宜的臥具。臥具包括床、枕、被、褥等,這些無一不與睡眠有著直接的關係。

床的擺放位置,以一頭靠牆、另一頭及兩側架空為好,這樣,空氣流通,上下床也方便。床鋪的長度要足夠,一般應超過就寢者身長的30厘米左右為宜。床鋪還要足夠寬,一般來說,床鋪宜寬,比就寢者身體一般寬40~50厘米為宜,這樣睡眠時就便於自由翻身,有利於氣血流通、筋骨舒展。床面不宜過高,以略高於就寢者膝蓋至地面的高度為適合。《老老恆言》就說「床低則臥起俱便」,特別是老人和兒童的床,上床時不需要踮腳、爬凳,以免發生危險。床的種類很多,如木床、沙發床、席夢思床、竹床等,大體可分軟、硬兩類。軟床如席夢思床、沙發床,雖然睡上去舒服,但是對於保持脊柱的正常生理形態來說,特別是對老人和兒童,卻以木板床、竹床為佳。在使用時可加鋪棉墊、海綿墊、棕櫚墊等,厚度不超過0.1米,感覺不板為宜。此外,對於長期臥床的病人,為預防褥瘡的發生,可在臀、背、膝蓋等骨頭突出壓在床上的部位墊上棉墊圈或支上支架。

俗話說「高枕無憂」,並不是指枕頭的高度越高越好,其實枕頭的高度合適,才能有利於頭和頸椎,既能緩解頸部肌肉的疲勞又能增進睡眠質量。《老老恆言》說:「枕……太低則頸垂,陽氣不達,未免頭目昏眩;太高則項屈,或致作酸,不能轉動。酌高下尺寸,令側臥恰與肩平,即仰臥亦覺安舒。」現代研究根據人體頸部七個頸椎排列的生理曲線,認為合適的枕頭高度為稍低於一側肩部到同側頸部距離。只有合適的枕高才能使頸部肌肉放鬆腦部血液供應正常,肺的呼吸通暢。枕頭的長度一般以長於頭橫斷位的周長、夠睡眠時翻一個身後的位置為宜。寬度以0.15~0.2米為宜,過寬造成頭部、頸部的肌肉被動緊張,不利於保健。枕頭的軟硬也要適中,而且要有彈性,太軟或太硬都不利於睡眠。

被、褥等床上用品也很重要。被子被裡及褥子面宜柔軟,人體接觸時沒有粗糙感。古人強調用綢,現代可用棉布、棉紗、細麻布等,不宜用腈綸、尼龍、的確良等帶靜電的化纖品。保暖是被褥的主要功能,被子要輕而暖,不論是棉被還是絲綿被要既能貼身保暖,又不能給身體增加額外的壓力,保持氣血運行的通暢,從而促進睡眠。而且,被子宜寬大可折,身體轉動方便,不會因為翻身而著涼。褥子要軟而厚,厚褥子的好處是可以維持人體生理曲線。此外,被、褥要經常暴曬。被套、褥子面要經常洗滌,保持清潔、乾燥,一方面可以防蟲、防霉,另一方面,曬過的被、褥鬆軟舒適,有助於睡眠。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喝水多比喝水少更可怕?關於喝水的那些事兒,值得一看


50歲後容易有「老人臭」?這3個都可能是「禍根」,要提前預防


身上有4種胎記的人,是「佛祖點的」!因為你前世是大善人!


夫妻有4個很重要的「坎」,熬過了就幸福一生,可多數人卻容易敗在「七年之癢」!


家:平平淡淡就好,家:和和睦睦就好 !


脾氣好,命就好,控制住脾氣,留得住福氣 !


男人沒本事,脾氣大、愛抱怨、對老婆尖酸刻薄,不改會窮一輩子!


「討好別人,不如討好自己」15句別讓自己過得那麼累的處事金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