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多比喝水少更可怕?關於喝水的那些事兒,值得一看

作者:CUP       2019-10-19 00:43:10


喝水多比喝水少更可怕?關於喝水的那些事兒,值得一看

水是生命之源,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喝水可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和營養物質吸收,但喝錯了可能危害健康。所以,如何喝水很有講究,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喝水誤區不斷

過量飲水會提高血液的含水量,降低含鈉量,進而導致鹽分和水分不平衡。嚴重失衡時,可能引起「低鈉血症」,患者會出現腦腫脹、頭痛等現象,甚至引發癲癇、休克和死亡。

北京保護健康協會健康飲用水專業委員會主任趙飛虹表示,人們出汗較多時,除水分流失,以鈉鹽為主的很多電解質也會隨汗液排出,人們往往會大量喝水來補水。這是個誤區,只飲用純凈水並不能補充缺失的電解質,甚至還會進一步稀釋電解質濃度,導致人體水和電解質的比例失衡,引發身體產生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不過,一般情況下,多喝水不會出現嚴重『中毒』,只有腎臟、心肺功能等不好的人群需特別注意。」

趙飛虹表示,人們喝水的誤區還有很多。一是喝水太快,短時間內補充大量液體,會加重心臟、腎臟等器官負擔,易引發頭痛、水腫、血壓升高等。二是喝水太「冰」,人體體溫較高時,最好不要喝5℃以下的飲品,喝涼水會刺激胃部,導致胃痙攣、腹瀉等。

水占人體重量的60%~70%,在構成全身組織,調節體溫,促進機體各系統新陳代謝,輔助各種物質吸收、運輸及排泄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美國醫學博士巴特曼在《水是最好的藥》一書中記載的多項研究證明,健康飲水可緩解高血壓、糖尿病、過敏、哮喘、癌症等多種疾病,他曾用水治癒了3000多名患者。

喝水多比喝水少更可怕?關於喝水的那些事兒,值得一看

喝水分6個等級

第1等級:水。無論白開水還是礦泉水,都是維持正常新陳代謝和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質,同時也是人體內一些必需礦物質的來源,如氟化物、鈣、鎂等均可通過飲水而被人體吸收。每天最該多喝的,就是這種最「簡單」的水。

第2等級:茶與咖啡。茶和純咖啡都不含熱量。這裡所說的茶包括各種源自茶樹茶葉的茶——綠茶、白茶、烏龍茶、紅茶。茶中含有豐富的類黃酮,它不僅具有抗氧化作用,還能改善血管舒張功能。適當喝點咖啡,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

第3等級:低脂、脫脂牛奶(或無糖豆類飲品)。牛奶是鈣、鎂、鉀和維生素D的重要來源。有大量證據表明,多喝牛奶有助於改善骨密度。曾經有證據表明,飲用乳品對減肥也有一定幫助。

第4等級:無熱量甜飲料。雖然減肥型飲料比含熱量的甜飲料好,但由於目前研究的缺乏,人工甜味劑的長期安全性還不能確定。此外,有證據表明,飲料甜度的增加使得人們更為偏好甜食,從而減小了選擇低甜度食品的可能性。

第5等級:含熱量、有一定營養的加糖飲料。100%果汁雖然可以用來「提供」水果,它卻不是每日飲食的必需,而且與其喝果汁,不如吃整隻水果,那對健康才更有益。100%蔬菜汁和果汁的情況一樣,喝蔬菜汁及不上吃蔬菜。另外,蔬菜汁含鹽量較高。這一等級飲品,還包括酒和運動飲料,在有需要的時候,可以適當喝一些,但不是每天的必需品。

第6等級:含熱量甜飲料。這一等級的飲料指的是那些能提供熱量卻無營養的飲料,包括目前市面上大量銷售的可樂等碳酸飲料,以及果汁含量甚微含糖量卻非常高的果汁飲料。這些飲料中所用的甜味劑,可能會引發齲齒、肥胖及2型糖尿病。同時,大量證據表明,含熱量的飲料(有別於含熱量的固體食物)不容易讓人產生飽足感,因此它不會減少人們在接下來的正餐或點心中的熱量攝入,所以含熱量飲料更易引起肥胖。

8杯水原則

如果喝得多,排出去的少,就會引起水腫,甚至水中毒等。所以喝水也要科學。

第一杯水:8:00

早上起床後是不是覺得昏昏沉沉沒睡醒呢,別急著吃早餐,喝一杯溫開水保護腸胃。

第二杯水:9:00

上午開始一天的工作時,別忘了喝杯水,一方面它可以讓你精神煥發,另一方面還可以讓你提神醒腦,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做工作之前千萬別忘了喝杯水。每天上午9-10時是心臟的發病尖峰時間,其原因之一與體內缺水有關。

第三杯水:11:30

吃午飯之前記得喝杯水,避免因為空腹而引起暴食哦。

第四杯水:13:30

飯後20分鐘喝杯水,促進消化。

第五杯水:15:30

下午茶時間記得喝杯咖啡或者喝杯水,振奮精神。

第六杯水:17:30

下班之前記得喝杯溫開水,緩解因為工作帶來的疲勞。

第七杯水:19:00

這個時間段正是代謝的高峰期,喝杯溫開水,促進身體排毒。

第八杯水:20:15

睡前兩個小時內喝杯水,可預防血稠。

脾胃差,少喝水

清代醫書《四聖心源》中記載:「水谷入胃,脾陽磨化,渣滓下傳,而為糞溺,精華上奉,而變氣血。」如若脾陽不足(脾陽即脾胃功能),對水的消化吸收作用弱,不能化為氣血。脾胃差的人,比如有食欲不振、易噁心嘔吐、呃逆頻繁、腹脹腹瀉、胃脘不適等症狀,晨起最好少喝水,以免進一步影響脾胃功能。

肺功能有障礙喝水要當心

中醫認為,除了呼吸,肺的另外一個重要作用是「主治節」,包括「通調水道」。「水道」指水液運行的途徑,也就是說,肺能調節水液代謝,主要通過肺的宣發和肅降,運用肺氣將津液運輸到全身各處,也可以促使水液下輸於膀胱,保持小便通利。如果肺功能有障礙,比如常胸悶氣短、喘息心悸、咳嗽痰多、鼻塞流涕等情況,水液代謝也會很差,亂喝水就會加重症狀。

中醫認為,腎主水,膀胱主水之氣化。腎對調節和維持體內水液平衡起著關鍵作用。如果腎臟功能出現問題,飲水更要注意,否則會出現水腫、小便不利等。沒有飲水需求時,不要強制自己進行飲水,應把身體維持在一個氣血平和的狀態。

喝水多比喝水少更可怕?關於喝水的那些事兒,值得一看

過量喝水,增加負擔

不少慢性病人血液黏稠,希望通過多喝水稀釋血液,其實,水並不能立刻進入血管。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循環的整體,水的代謝要在各器官組織的協調下完成,如果三焦氣化、臟腑轉輸、氣血運行中出現問題,水就無法達到稀釋血液的目的,反而增加心肺脾腎的負擔。《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日飲水量最好保持在1500~1700毫升。

清代名醫黃元御說:「氣不化水,則鬱蒸於上而為痰,水不化氣,則停積於下而為飲。大凡陽虛土敗,金水堙菀,無不有宿痰留飲之疾。蓋痰飲伏留,腐敗雍阻,礙氣血環周之路,格精神交濟之關,諸病皆起,變化無恆。」意指,如果沒有陽氣,比如陽虛脾虛、肺腎不運,水液會鬱積成痰,形成痰飲病。痰飲可堵塞氣血運行,導致多種疾病。常過量喝水的人脾腎負擔大,衰老速度往往比其他人快,一些慢性病也會比別人來得快、來得多。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菌藻類食物,美味又抗癌


佛說:「好好活著,學會不生氣!」


耳朵看出你能活多久,99%的人從來都不知道!


放棄很丟臉? 不是路到盡頭,而是你該轉彎了!


如何看出孩子長大孝不孝順,家長知道嗎?


脾氣不好又不太會說話的人可以看看,看完以後感觸很深!


開了10年以上的車,卻還有不知道的功能!


你煩躁的不是工作,而是迷惘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