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男孩開奧迪上路:只需一個字,應對孩子的犟脾氣

作者:CUP       2019-09-09 23:03:32


"

1

7歲孩子開車上路?你沒看錯,還是在鬧市區。

當看到男孩開奧迪穿行鬧市的視頻時,不禁為他捏了把汗。從視頻中可以看到,方向盤完全在孩子手中。男孩大概覺得好玩、興奮,還不時回頭沖家人得意地笑。

這真是拿生命在開玩笑。如果說孩子意識不到這種危險,那麼大人也意識不到嗎?

至於為什麼讓7歲孩子開車上路,孩子爸爸是這樣解釋的「本來兒子坐在后座,路上他把天窗打開,兒子脾氣很犟,勸他下來無果。行駛到柳太路上時,兒子又鬧著要開車,犟不過兒子,就把他從后座抱到駕駛室,讓兒子掌舵。」

我們看到,孩子爸爸面對兒子的無理要求,一再退讓,屈服於他的「犟脾氣」。男孩先是要打開天窗,把頭手伸出窗外,爸爸犟不過他,答應了;然後男孩又提出要開車,爸爸又犟不過他,答應了。

孩子的犟脾氣就是這樣養成的!

沒有天生犟脾氣的孩子,孩子之所以後來犟,不聽勸,無理取鬧,都是因為他們在一次次試探父母的底線,而父母一次次打破自己的管教底線,從而使孩子越來越沒底線和敬畏感。

2

時常看到這樣的情景:商場裡,一個小男孩抱著一輛玩具車不放:「媽媽,我想要這輛車。」「家裡不是已經有很多車了嗎?」「可是沒有這樣的。」「不買了,走吧。」孩子卻不肯走,媽媽試圖要回小車,孩子抱得更緊。

當媽媽強行奪過玩具車,男孩哇哇大哭起來。最終,孩子成功逆襲,以哭威脅招奏效。

我想到了我家妞妞,以前她想要什麼東西時,也是以哭相威脅我,多數情況下我都妥協了。想滿足孩子息事寧人,常常輕易地順從了孩子的心意。無原則地妥協,不能堅決地說一個「不」字。

卻不知,這些小小的妥協,卻一點點縱容了孩子不知足的胃口,加重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習慣。長此以往,孩子只會提出更多更大的不合理要求。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

3

後來,我就總結出一些個人經驗,學會對孩子適時地說「不」。

首先,要把「不」字要說得及時、果斷、堅決。不要用商量的口吻,給孩子模稜兩可的感覺,讓孩子覺得有迴旋的餘地。他便不會死心,繼續對你死纏爛打,最後使出殺手鐧:哭!如此,你的「不」字就失去了威力。當你說得很堅決時,孩子從你的話語和表情中,感受到了你堅決的態度,會降低他繼續糾纏的打算。

其次,要把「不」的原因解釋清楚。讓孩子明白,為什麼他的要求不能被滿足?為什麼他不能這樣做?你給出了合理的解釋,孩子才能明白,並理解。也就容易雙方達成共識,接受你的不同意見。不然,孩子心裡稀里糊塗的,你的拒絕就沒有說服力。

再者,不要輕易被孩子的眼淚「要挾」。如果孩子依然犟著要那樣做,甚至你不同意就哭給你看,那也不要輕易順從。讓孩子哭一會,讓他明白哭是沒用的,讓他知道大人是有原則,不輕易破了底線。

最後,可以適當地給予「不」之外的補償。比如像開奧迪的這個男孩,家長不讓他開車上路,可以同意帶他去開能開的車,像遊樂場的一些娛樂車項目,同樣能體驗開車。

什麼都有個度,愛,也是如此。家長對孩子的愛,也要有個底限,有個界,一旦越界,就要及時果斷地說「不」。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愛。愛過度,你的愛就成了「害」。

4

清代學者王永彬有句名言「寵子未有不驕,驕子未有不敗。」

過度寵溺、嬌慣、順著孩子,會助長孩子諸多的不良習慣,寵歪孩子的良好品性。正如柳宗元說的「雖曰愛之,其實害之。」

對於7歲男孩開車這件事,您是怎麼看的呢?您見過哪些熊孩子的熊行為呢?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二胎家庭中,姐弟、兄妹、姐妹、兄弟4種組合,哪種更幸福?


我心目中的媽媽應該是美麗的,穿衣要講究且舒適,日常搭配要會


媽媽牌蛋糕,製作很簡單,學會這幾步,生日給孩子做一個吧


四大國際主流兒童教育理念pk高瞻深度解讀


小學六年一直是學霸,上了初中後勁足,媽媽分享:我是如何陪讀的


7個很短的親情故事,感悟很深,


相比「喪偶式」教育「詐屍式」教育更可怕,你也這樣教育孩子嗎?


一個想像力豐富的孩子,一個考試高分的孩子,哪一個發展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