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俗話說的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勤奮努力的人遲早是會走向成功的道路,因為有所付出就會有所回報,但是筆者覺得努力的人是會有收穫的,但是努力也是要講究方法的,有些\"假努力\"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並不會帶來多大的收益,反倒是時間一去不復返,所以想要通過自己勤奮努力獲得想要的結果也是需要講究努力的方法和途徑,不能盲目的讓孩子要努力,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學習,有些家長會要求孩子作業全部寫完才能休息睡覺,導致很多孩子直到深夜才可以休息,這會影響到孩子的睡眠質量和白天的聽課質量,因此,筆者認為,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不要白白浪費了時間和精力。
前幾天有一個寶媽向筆者訴苦,說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很聽話,平時上課也是認真聽講,筆記什麼的也記得很仔細,就連老師都覺得這個孩子是好學生,不用老是操心,但是有個問題就是孩子的成績怎麼也提不上去,課後寶媽也是有輔導孩子的,每天孩子都會學習到很晚才休息,這麼努力的學習付出卻換不回來一個好的成績,這讓寶媽很是苦惱,其實這個並不是個例,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會有這個通病,這個行為被稱之為\"假努力\",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跟學習方法有很大的關係。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拔萃,從小就把成績抓在手裡,生怕輸在起跑線上,作為孩子也因此而背負著學習的重任,筆者每次經過小學校園看到一群可愛的小孩子背著一個沉重的書包從校園裡奔跑出來的時候,便會覺得放學這個時候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光了, 因為她們回家需要面對父母的督促和學習輔導,其實,孩子在學習上面很用功,甚至比別人投入的時間多幾倍,效果不一定就見效,而這些負面效應離不開\"間歇式的學習\"。
「間歇式學習\"顧名思義即指在學習過程中,有一段時間處於休息玩耍狀態,不會連續性的進行保持學習狀態,這樣的狀態會讓孩子無法專注地進入到學習中去,中間休息的時間會擾亂孩子學習的思路,有時間在解答一道題的時候因為休息思路被打斷了,等到重新回歸狀態就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解答,這樣的學習效果並不能給孩子帶來什麼收益。
我們都知道學習需要用到大腦,思維處於活躍狀態,一旦我們的大腦被某種東西受到干擾了就很難回到之前集中的狀態,家長在陪同孩子學習的時候,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學習狀態,有些孩子會在家長面前裝一下樣子,並不是真的投入身心在學習,因為他們只要應付過時間,就可以換來玩耍和休息,這也是\"假努力\"的由來。
家長為了讓孩子收心學習功課, 可謂是想盡法子,很多家長會覺得用一些誘惑式的方法騙取孩子定下心來學習,這種方式會讓孩子容易形成一種慣性思維,他只要熬過這段學習的時間就可以有自己的時間玩耍,每個孩子最快樂的時候莫過於有自己的休閒時間,不被學習所束縛,因而家長的這種學習方式會讓孩子養成偷懶的慣性的思維。
學習質量不高
\"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想要成為人上人,必須要下盡苦功夫,沒有人的成果的不勞而獲的,作為家長,我們應該給孩子灌輸一些苦盡甘來的思想,不要讓孩子覺得當前學習是為了家長而學,這種應付式的學習是不會有高質量的,\"間歇式\"的學習會讓孩子覺得完成課後作業,是為了完成家長的任務,不是為了自己而學習,這樣的學習質量是不高的。
逐漸消耗孩子的耐心
最近很多新聞都是關於家長輔導孩子的負面新聞,原本家長是一個很有耐心的待人溫柔的,一到輔導孩子的環節就變得脾氣暴躁簡直是懷疑人生,其實家長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也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會間接的影響到孩子的耐心。\"間歇式的學習\"會讓孩子有一種還沒有學習熱乎就到下課時間玩耍了,這樣會折射孩子以後對待事情和困難時失去耐心,沒有毅力去克服征服他;間斷的去學習思維方式和思路都被打斷了,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在集中注意力學習的時候,最避諱的就是去打擾打斷別人的思路,特別是孩子,他們的內心並不想我們成年人一樣那麼堅強毅力,可以承受住這些打擊,一旦孩子被打斷,那麼將會很難恢復孩子的耐心。
\"勤于思考才能勇猛精進,有益的思考 堅持做事情,這才是完整意義上的勤奮。\"每一個勤奮的背後都是有目的和意義的,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時光一去是不復返的,作為家長,從小就要培養孩子要好好利用時間,要在正確的時間裡做正確的事情,付諸有效行動,不要白白浪費時間,該學習的時候就要讓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不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
合理地分配精力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過多的投入有時候就是在浪費時間和表情,並不能得到想要的效果,有時候孩子自己在房間裡面呆上幾個小時默默的寫作業學習,但是這幾個小時真的是在努力用心學習嗎?也許孩子面對著課本作業發獃或者做其他無關學習的事情呢?作為家長,不僅要起到監督作用,也要起到合理分配孩子的學習時間作用,他們對時間和自身的精力是沒有概念的,只知道自己疲倦了,需要休息,不想要在學習下去了,家長可以設定一個時間段作為孩子專注學習的時間,期間不要設置休息或者干擾因素,讓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合理的分配好孩子的學習的精力。
有超強的執行力
\"真正的強者,不是強在制定計劃,而是強在執行力上。\"這句話大家更多的會是在職場上面聽到領導說的最多,其實這句話適用於孩子身上,我們每個人想要完成的目標一定要付出行動的,而這個行動就是我們的執行力,有時候我們讓孩子去做一件事,孩子第一反應會是推三阻四,想辦法逃避,家長要學會培養孩子的執行力,讓孩子有一種思維,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出去社會,執行力都是不可缺少的, 每一份收穫背後都是需要付出艱辛和汗水,這些跟我們的執行力都是分不開的;有了超強的執行力,孩子們面對學習壓力都會迎刃而解,因為他們腦海里只有想著怎麼做才能達到學習質量的提升,這樣不僅時間會縮短,質量也會得到提升。
真正的努力,不是比誰付出的時間多,而是看最後誰的結果是理想的;孩子們挑燈夜戰,學習到深夜,付出這麼多時間去學習,並不代表她就是真的在努力,有時候是給自己的一種心理安慰了, 騙別人容易,騙自己更容易,家長一定要把好孩子的這一關,不要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我是炅媽育兒,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