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補之前,清一清你的脾之濁氣

作者:CUP       2019-09-09 22:58:58


"

秋天滋補,補得進還要守得住

立秋後,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秋冬將至,要開始進補。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經歷了悶熱潮濕的苦夏,人體內的陽氣就往回收,腸胃開始慢慢變得溫熱,在苦夏時沒有食慾的狀態宣告結束,秋風一起,就想吃肉肉了,彌補夏天的消耗。

但要補得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得先身體清明,脾胃升降有序,才能補進去,守得住。

秋天之前的長夏,是一年中濕氣與熱氣最旺盛的一段時期。在中醫看來,長夏五行中屬脾土,天氣多雨,潮濕,濕氣通於脾,最容易引起脾虛、濕重的情況。

看看自己,有沒有這些脾虛、濕重的表現:

白天犯困,神疲倦怠,晚上睡覺還流口水;稍微吃點冷飲冷食、水果或肥膩食物就容易拉肚子;沒有食慾,偏食挑食;舌苔白膩,面色萎黃;過瘦或虛胖,尤其胖在肚子上。

脾一虛,就容易有濁氣,脾之濁氣,以痰、濕、熱為主。痰濕蘊脾,則多表現為舌紅苔黃厚膩,形體肥胖,頭蒙如裹、神倦嗜臥。

對於這種體內水濕重的人來說,祛濕就是健脾,因為脾喜燥惡濕。

這時就適合用上陳皮了,因為:

陳皮燥濕,化中焦濁氣

中焦濕濁久了很難受的,不但脾胃不好,吃什麼進去都生化不了氣血,還容易淤堵,變成痰濕。

不化掉濁氣,脾運化能力就弱,秋天想補點什麼進去,都守不住。

中醫認為,芳香性溫的陳皮理氣,它可以消除氣滯,讓我們身體里的氣運行通暢。再加上陳皮本身性溫,它溫和地化解濁氣、濁水,脾胃沒了負擔,自然而然地開始恢復運行,把秋天吃進去的食物轉化為氣血滋養我們的身體。

進補前,用陳皮清脾之濁氣

脾不好的朋友立秋可以用陳皮泡水喝,或直接吃。

《中國藥典》: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本草經解》:陳皮氣溫,味苦辛,無毒,主胸中瘕熱逆氣,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氣通神。

陳皮還能「調中快膈,導滯消痰」(出處:《本草備要》),「肉生火,魚生痰」,平日多大魚大肉的人們,喝一杯陳皮泡水,或直接嚼陳皮,消痰濁,既簡單又方便。

粵菜中有一道陳皮蒸魚腩,想必懂吃會吃的廣東人,一定是知道陳皮的箇中奧妙,以陳皮搭配魚腩,芳香辟腥且不生痰,好吃開胃也安心不少。

"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4根血管最怕堵塞,4類人最容易發生!醫生說:做好這8點血管暢通


嗓子疼、嗓子癢、嗓子有痰!一穴管三髒,拔病根,三陰交


「瘦腿不壯腿」請先減脂再練肌肉!快學這套在家也能做的4分鐘Tabata瘦腿操


還相信骨頭湯能補鈣?這幾種人越喝越容易生病


秋燥當養肺氣,魚膠這樣燉:平喘養肺,補水潤燥,現在喝最合適


吃蔬菜也能補鈣?沒錯,補鈣效率比骨頭湯還要高,告訴你吃哪幾種


脾胃生病了,耳朵會怎麼樣呢?按摩這些穴位,調理脾胃問題


秋天就要這樣調理腸胃!5種食物,帶給腸胃「清」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