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這是全年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白露以後,夏季風逐漸為冬季風所代替,多吹偏北風,氣溫下降速度逐漸加快。經過盛夏酷暑,人體會因長時間的暑氣耗氣傷津,再加上秋季氣候乾燥,不少人會發現鼻咽乾燥、乾咳少痰、皮膚乾燥等一系列惱人的症狀開始時不時「騷擾」自己一番,這些現象 就是典型的中「秋燥」。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又分為「溫燥」和「涼燥」,會導致陰津耗損,出現皮膚乾燥和體液丟失等症狀,並傷及人體肺部,也就是中醫所說的「燥邪」。#健康真探社##清風計劃#
聲音沙啞
秋燥中,咳嗽最要命。其實,口喉部位也是最容易判斷身體是否乾燥的地方。症狀較輕的會出現聲音嘶啞,喉嚨疼痛以及口腔潰瘍等症狀;有些人會咳嗽,聲啞氣喘不停,特別容易於夜晚發作,進而無法安心入睡;還有些體質差的人會將這種秋咳一路持續入冬,或轉變為慢性支氣管炎等嚴重症狀。
鼻敏感
中醫認為,鼻子敏感多為肺虛所致。每逢秋天,十個人里會有九個患有鼻子敏感問題。鼻黏膜在秋天特別容易乾燥,而一旦乾燥,又用手指去挖,由於鼻黏膜附著豐富毛細血管,越是乾燥,挖鼻孔的行為越為頻繁,最終會導致鼻子出血。還有些人的表現就是不停地流鼻涕打噴嚏。
皮膚乾燥
皮膚在乾燥的環境下特別容易乾燥、瘙癢甚至皸裂。如果你經常性撓皮膚、抓癢甚至舔舐嘴唇,說明肌膚已經喪失水分了。這個時候你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補水,每天多喝水,然後日常生活中最好帶上一瓶噴霧保濕的,時常潤一潤自己,也可以多喝一下緩解秋燥的湯水。
頭髮乾燥
秋天乾燥,氣血循環變差,血液無法將養分帶到頭髮毛囊,頭髮容易出現乾燥枯黃。當你發現自己秋天一到的時候,頭髮枯黃拚命掉落,那就是秋燥找上你了。這個時候你就該做好應對措施了。
便秘
秋天體內水分過度蒸發,加上腸胃功能變弱,不少人都會出現大便乾結的情況。便秘的問題可大可小,而且一旦被纏上的話,煩惱就不是一般的煩惱而已,因為畢竟是發生在私密地方的毛病,即使看醫生也有許多不方便。所以想要讓自己過的舒服正常,千萬要防止秋燥來襲。
為有效防治秋燥,可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儘量早睡早起白露夜冷白天熱防秋燥護腸胃。這裡小編特別為大家準備了幾款防秋燥茶飲,一起來看看吧~
竹蔗茅根水
主料:
竹蔗100g,茅根50g,胡蘿蔔50g,馬蹄4個,清水適量
做法:
1. 胡蘿蔔洗凈去皮切小塊,馬蹄去皮後對半切開,鮮白茅根洗凈後剪小段。
2. 竹蔗洗凈後,刮除表面污垢、切成小塊。
3. 將所有食材放入鍋中,加入清水,沒過食材1倍的高度。
4. 水燒開後轉小火,煮40分鐘左右即可。
小貼士
因為竹蔗本身含糖量較高,因此煲出來的湯水甜潤可口,不需要再另外調味了。
小吊梨湯
主料:
雪花梨1個,銀耳20g,枸杞5g,冰糖20g,鹽2g,清水適量
做法:
1. 把銀耳在涼水中泡發,摘去銀耳根部發黃的部分。
2. 把梨削去皮,留下梨皮,這是做小吊梨湯的關鍵食材。
3. 把用1小勺鹽塗一下梨,鹽均勻地抹在梨身上,然後洗乾淨鹽分。
4. 小鍋中加入切好的梨塊、泡發的銀耳和梨皮,倒入水沒過食材。
5. 加入調味的冰糖,梨湯用小火熬煮半小時左右。
6. 梨湯剩下三分之二的時候,加入枸杞,煮5分鐘左右即可。
小貼士
1. 雪花梨是秋天的應季水果,甜度高、汁水多、價格適中,非常適合做梨湯。
2. 梨皮一定要加入一起熬制,能夠使得湯汁濃稠清潤,銀耳是會增加湯汁的粘稠度。
紅棗枸杞菊花茶
主料:紅棗5顆,菊花4朵,枸杞20粒,清水適量
做法:
1. 紅棗切開,把材料都放入養生壺濾網杯中。
2. 濾網杯與壺蓋卡緊,養生壺注入1.2升清水。
3. 放入濾網杯,壺蓋要與壺身貼合蓋好,選擇「花果茶」模式,時間為30分鐘,煮至時間結束即可。
小貼士
紅棗本身帶有甜味,不需要再加糖;喜歡甜的可以加少許冰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