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電影幾十年長河裡,能真正走出國門的只有功夫片。從李小龍到成龍再到李連杰,功夫片一直都有傳承,但傳到現在已經快斷代了。功夫是我們的國粹,功夫電影在世界上更是獨一無二的,然而現在內地這麼大的電影市場,功夫片票房卻連連撲街,處境可謂相當尷尬。
內地電影市場崛起後,各種類型的電影大賣特賣,如徐崢,沈騰,王寶強,黃渤等人不論是作為演員,還是做為新晉導演,都賺得盆滿缽滿,而曾經引以為傲的功夫片卻無人問津了。當下市場大環境,連成龍,甄子丹這樣的老牌功夫巨星拍動作片都賣不動了,就更不用說還沒上位的張晉,趙文卓等人了。雖然吳京現在登頂了內地票房冠軍的寶座,但他是靠藉助家國情懷才走上「神壇」的。
現在的功夫片真的不好賣,就算導演,演員很用心拍也未必能收到好成績。如張晉《九龍不敗》,趙文卓《功夫聯盟》等片票房都遭慘敗。特別是趙文卓這部大片更是不足2000萬票房,虧的片方顆粒無收,觀眾的審美變了,寧願去看小鮮肉作品,也不看有血性的動作片。
就《功夫聯盟》這部電影來說,它集結了影壇最能打的動作明星,如趙文卓,梁小龍,安志傑,陳國坤等,已經堪稱是陣容豪華了,這一手牌拍出一部炸裂的功夫大片綽綽有餘,但由於導演是劉鎮偉以及製作經費有限,影片出來的效果一般,最後的票房遇冷也就不奇怪了。這類網絡電影水準的片子院線也不看好,首日票房515萬,首周末1261萬,最終票房僅收到1797萬元。
而在前段時間的「成龍國際電影周」上,影壇泰斗袁和平就談到功夫片現狀。八爺首先高度讚揚了李連杰,李小龍為功夫電影做出的貢獻,還用「最佳典範」來評價這兩位功夫之王。但他隨後也說到:「我最大的希望是功夫動作電影有人接班」,但在年輕一輩中除了吳京張晉還有誰?
袁和平在獲獎感言的時候談到:功夫電影我覺得是應該要有人傳承下去,從李連杰,成龍,洪金寶,章子怡,到甄子丹,吳京,張晉,後面還有誰?我最大的希望是功夫動作電影有人接班傳承下去,因為功夫是我們中國的國粹。現在的功夫動作片都是老一輩在苦苦支撐,一點新鮮血液補進來都沒有,按這樣趨勢要不了幾年我們的國粹電影就要絕跡了。
年輕一輩動作演員冒不出來也不是他們不夠努力,而且現在的人根本達不到前輩們的高度。後起之秀張晉就坦言達不到李連杰,成龍,甄子丹那樣的高度,無論是功夫身手,還是吃苦拼勁跟前輩巨星都是無法比的。老一輩巨星的成功是「時勢造英雄」,現在的影壇環境也不具備這樣的條件,老一輩的動作巨星無法帶動市場,英雄造不了時勢,自然無法產生新的英雄,所以產不出動作巨星也很正常。
吳京的崛起是動作演員中的一個「奇蹟」,他抓住了機遇,找准了自己的地位,他的成功是實力使然,但也巧妙藉助了「國家情懷」。吳京拍的功夫動作片很好看,但比起李連杰,成龍,甄子丹還是有很大差距,而且他拍功夫片票房未必就能大爆。
有網友分析到:動作片現在不吃香了,這是因為現在觀眾的審美變了。大家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會發現,現在的年輕人以「娘」為美,男生陰柔沒有血性,女性「母老虎」反而越來越多很強勢。動作片受眾主要是男性觀眾,當下年輕人連沒有陽剛之氣都沒有了,這類拳腳電影自然就沒市場了。
袁和平是做幕後不受年齡的影響,但他今年也74歲高齡了,他還能在影壇支撐幾年?功夫皇帝李連杰更是早早就息影,他現在對電影不感興趣了。成龍還不服老年年保持高產,但他現在的身體拍動作片也吃不消了,所以這些年我們才看到不一樣的成龍,因為他也不得不轉型。
未來功夫片重任就落到張晉,吳京等年輕一輩身上了,他們之後還有誰?現在的年輕藝人都吃不了苦,也下不了這個決心,所以他們達不到前輩的高度,說一句沮喪的話,拋開張晉、吳京,中國的功夫片已然走向沒落。當張晉、吳京在未來走向幕後或者轉型,中國的功夫片電影也將失去最後一塊遮羞布。
內地電影市場沒崛起前,功夫片,古裝片是市場主流,這些電影也能走出國門去賺外國人的錢。但內地市場崛起後,小成本的喜劇片一家獨大,不管多爛的片隨便都能上億,久而久之大家都投入到賺快錢行列了。內地市場這麼大蛋糕,功夫片卻沒分到一杯羹,拋開功夫片自身的瓶頸,小編覺得觀眾朋友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很大的責任。
袁和平談功夫片現狀:吳京張晉之後還有誰?而網友則一針見血:觀眾的審美變了。而小編則覺得:動作電影需要為自己不斷注入新鮮的血液,不管是傳承有序的新面孔,還有結合時代的新思想。也許在改變的過程中會有低谷,但中國的電影市場足夠大,暫時的蟄伏是將迎來更加廣闊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