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怎麼懲罰才不傷孩子?只一步:糾錯之前建立「情感連接」

作者:CUP       2019-08-15 04:58:48


"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正和他的小夥伴一起玩耍,孩子玩著他的積木,而小夥伴正在玩著他的小汽車。突然,我聽到了很大的吵鬧聲,原來是兩個小孩子之間鬧了矛盾。

我問孩子:\"發生什麼事情了。\"

孩子的小夥伴對我說:\"阿姨,他搶走了我的玩具。\"

我看著孩子說理的玩具,耐心地說:\"你怎麼能搶別人的玩具呢?你趕緊把玩具還給人家,然後再向你的好朋友道歉啊。\"

孩子不理我,一心玩著手裡的玩具。我將我剛才說的話又重複了一次,可是孩子還是沒有理我。

我忍著發火的慾望,蹲下身子,耐心地說:\"寶貝呀我知道你喜歡這個小汽車啊,你先把小汽車還給你的好朋友,下午媽媽帶你去商場買一個小汽車好吧。\"

過了一會兒,孩子悶悶地說了聲\"好\",然後將小汽車物歸原主。

孩子生性頑皮,腦中還沒有建立起完整、成熟的認知,難免會犯下錯誤。遇到這種情況,父母就應該糾正孩子的錯誤,有些父母習慣地給予孩子一些懲罰。雖然在懲罰過後,孩子能夠改正自己的缺點,但是懲罰卻會在一定程度上傷害到孩子。

孩子犯錯怎麼懲罰才能不傷害孩子?這個問題困擾著父母。心理學家認為,在糾正孩子的錯誤之前,若能夠建立親子間的\"情感連接\",孩子受到心理傷害能夠大大降低。

正確的糾錯建立在\"情感連接\"上

什麼是\"情感連接\"呢?顧名思義,\"情感連接\"就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情感的連接。親子之間感情深厚,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彼此之間兩顆心是貼合在一起的。

面對孩子犯的錯誤,這裡有兩個比較科學的解決方法:

\"自然後果法\"

\"自然後果法\"是指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提出的一種道德教育方法。

盧梭反對對這一年齡時期的兒童進行說理教育,也反對對他們施以嚴酷的紀律和懲罰,主張讓兒童通過體驗其過失的不良後果去認識錯誤,吸取教訓,學會服從\"自然法則\",自行改正。

這樣兒童所受到的懲罰,只是由其過失所招來的自然後果。例如,兒童損壞他所使用的家具,不加懲罰,也不要急於給他更換新家具,而讓他感到沒有家具的不便,從而發現和改正自己的錯誤。

\"邏輯後果法\"

不同於\"自然後果法\",\"邏輯後果法\"指的是在父母干預的條件下,對孩子進行教育的一種手段。\"邏輯後果法\"由四個不同的原則組成,這四個原則也簡稱4R原則:預先告知、尊重、相關、合理。

當孩子犯了錯誤,父母不要懲罰孩子,而是應該先與孩子說清楚錯誤以及問題的基本原因。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應該保持尊重的溝通,確保提出解決方案的合理性。

講解完這個問題之後,再給孩子額外拓展其他相關的問題,讓孩子避免下次犯類似的錯誤。

以上兩個較為科學的糾錯方法都是基於親子之間已經存在了\"情感連接\"。如果,親子之間沒有\"情感接連,那麼以上兩種方法都會失效。

當父母運用\"自然後果法\"時,孩子會無理取鬧、大哭大鬧,一些父母往往會採取妥協的方式。當父母運用\"邏輯後果法\"時,孩子只會認為父母在講大道理,不願意和父母溝通。

\"情感連接\"是理想親子關係的橋樑

在沒有\"情感接連\"的家庭里,父母和孩子的心是獨立的,雖然孩子在物質上依賴父母,但是孩子並不會在精神和情感上產生依賴感。此時,親子關係猶如崩塌的橋樑,父母在橋的這一頭,孩子在橋的那一頭。

\"情感連接\"猶如一座橋樑,通過這座橋樑,孩子和父母可以通往抵達對方的內心。

一般來說,\"情感連接\"能夠給一個家庭帶來以下三方面影響:

增加親子之間的信任感

有了\"情感連接\",父母會信任孩子,孩子也願意去相信父母。一個沒有信任感的家庭就是一個破碎的家庭,家庭成員相互懷疑,相互猜忌。

父母不願意去信任孩子,那麼父母將會時刻監督著孩子的一言一行。這種情況下,孩子就像是一個牢犯,時刻被人監督,沒有自由。孩子會反感父母的管教方式。

如果孩子不願意去信任父母,那麼對於父母說的話,孩子就不會放在心上。久而久之,父母會失去權威。此時,孩子猶如一匹脫韁的野馬,叛逆沒有節制能力。

從容地接受自己的錯誤

孩子犯錯了,父母應該想出一個既能夠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錯誤,又不會影響親子關係的解決方案。由於父母之間已經建立了\"情感連接\",那麼在面對孩子的錯誤時,父母就不會表現地那麼情緒化。

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用心良苦,會產生愧疚感。帶著這份愧疚感,能夠更加冷靜從容地接受自己的錯誤。帶著父母與自己的期望,努力地糾正自己的問題。

完善孩子的性格

一個建立了\"情感連接\"的家庭,通常都是親子關係融洽,家庭成員之間以一種真摯的情感相互面對。在這種環境下,孩子未來有更大的幾率成為一個友善真誠的人。

如果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連接\"較為深刻,那麼孩子將逐漸學會如何於他人建立正確的\"情感連接\"。在\"情感連接\"的基礎上,孩子的人際關係一定不會太差。

建立\"情感連接\"需要用心經營

\"情感連接\"能夠給一個家庭帶來這麼多正面的影響,然而,\"情感連接\"的建立並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完成的,它需要親子雙方相互付出努力,日積月累,用心經營。

以下有幾個方法能夠幫助父母建立起親子之間的\"情感連接\":

真摯地注視對方

這個\"注視\"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真切地看到對方,另外一個是用父母所有的感官去傾聽。

當父母與孩子說話時,父母不能只顧著玩手機,孩子也不能只顧著玩遊戲。雙方應該注視彼此,讓雙方感受到彼此的重要性。父母的眼神告訴孩子,你很重要,我很在意你。對我來說,你的想法很重要,我願意認真傾聽你的想法。

多一些肢體接觸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入一些肢體接觸,肢體接觸也是一種友善的表現,直接的肢體接觸會增加親子之間的親密感。也許孩子一開有些不習慣,但是,一旦孩子習慣了父母的肢體接觸之後,孩子會親近父母。

當孩子犯了錯誤時,父母應該蹲下身子,目光平視著孩子的雙眼,雙手拉著孩子的手。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父母還可以摸摸孩子的頭,或者抱抱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這代表了一種無形的期望,雖然父母批評了孩子,但是父母是為了孩子好,父母還是愛孩子的。

經常溝通自己的需求與感受

父母應該與孩子多多進行溝通,這需要父母抽出一點時間來陪伴孩子,和孩子面對面交流。注意在交流溝通時,要採用\"非暴力溝通\"。父母不能只顧著指出孩子的錯誤,不能只顧著責怪孩子。

這種情況下,孩子是不願意與父母溝通的。雙方的溝通應該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父母可以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議,或者提出自己的感受以及期望。

如果孩子能夠意識到父母的用心良苦,那麼孩子定會朝更好的方向去發展。

誠然,適當的懲罰能夠幫助孩子記住錯誤。但是,父母應該先建立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連接\"。這樣,父母在懲罰孩子的時候,不僅能夠幫助孩子記住錯誤,還能增進彼此之間的關係。

我是小B媽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育養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夠有助於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孩子能更好地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個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當心!這種孩子最容易在幼兒園受欺負,上學遭受校園霸凌


紙尿褲尺碼的重疊區,隨便哪個都可以嗎?當然不


小升初的孩子暑期如何規劃?很多家長都沒做好這幾點


「我不討厭學習,我討厭你」:厭學的孩子,大多是因為沒有被「好好對待」| 薦讀


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的家庭教育問題,家長值得反思


人到中年,遭到對方的背叛,最明智的處理方式只有這一種


公婆無節制給孩子吃零食導致孩子生病 我阻止得來的結婚卻是離婚


媽替姐管我借了五萬,一年後不還錢還管我要撫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