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總結:孩子寫作業太慢,原因有7種,趁早改正太關鍵了

作者:CUP       2019-08-15 04:57:49


"

\"寫作業太慢,拖拖拉拉……」「真讓人頭痛,磨磨蹭蹭……」很多家長都會遇到上面這樣的問題,而且即使你坐在他旁邊盯著,一筆一划指導他寫,孩子也未必能改變寫作業磨蹭的毛病。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孩子寫作業慢,一般有以下 7 種原因。

一、條理性差、學習無方法

洋洋今年上小學二年級。爸爸媽媽為了能讓他安心學習,每天都把他的生活安排得面面俱到。可洋洋寫作業總是愛磨蹭,有時候甚至不知道老師都布置了什麼作業。老師在批改作業時,發現他的作業亂無章法,有些題經常會做錯或漏做。

媽媽也很苦惱。因為洋洋在家做作業之前準備文具也是很混亂。每次等到寫錯了,才發現沒有準備橡皮;鉛筆折斷了,才發現沒有準備削筆刀,一會兒拿這個一會兒拿那個,這中間磨磨蹭蹭就花去好多時間。

這是一個寫作業條理性比較差的典型案例。寫作業時不知道有什麼作業,文具準備不齊全,對各科作業的先後順序沒有條理……這樣寫作業當然慢了!

支招:

對於洋洋的情況,父母要教會孩子先做什麼,後做什麼。讓孩子自己動手安排自己的事務,甚至可以讓孩子幫忙父母做點家務,這樣孩子就慢慢學會規劃和條理。心理學上有種說法,叫 100% 理論。世界上許多事情都遵循 100% 理論,如果我們有 20% 不做,孩子就能完成 20%,如果我們有 80% 不做,孩子就能做80%。

如果父母都幫孩子做了,孩子的成長機會實際上就被父母剝奪了。當然,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父母可以適當指導孩子做事的順序和條理。

二、追求完美、「橡皮綜合症」

蒙蒙是個二年級的女孩子,作業工整,成績優秀。缺點就是寫作業慢,寫的字稍微有一點點不整齊或者不幹凈的地方,她就馬上擦掉重寫,所以花的時間就長了。蒙蒙是天生的「完美主義者」。但是有些孩子寫作業慢卻是父母們訓練出來的,許多父母都希望孩子是完美的,樣樣都要求孩子做到最好。

比如作業:即使有一丁點兒不好的地方,父母都嚴格要求孩子改好寫工整,這樣要求的最終結果,不是孩子寫作業慢就是對學習害怕。

支招:

對於這種喜歡使用橡皮不停地擦來擦去的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橡皮綜合症」。原因是孩子學習壓力大,心情焦慮,怕出錯。對患有「橡皮綜合症」的孩子,父母不要過多指責,也不要用打罵來糾正其不良行為,而要用獎勵手段進行強化訓練來達到目的。

孩子做作業時儘量少用橡皮,如果作業本保持清潔、在一定時間內迅速準確地寫好字,就有一定獎勵。如果孩子離不開橡皮,家長最好把橡皮沒收,經過一段時間,孩子依戀橡皮的壞習慣會逐漸得到糾正。

三、學習基礎差、學習沒有興趣

有的孩子因為學習基礎差,作業不會做,寫作業自然而然的就慢了。還有的孩子,對學習沒有樂趣,即使會做也不想去做。如果你的孩子屬於這種類型,那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怎麼去彌補孩子的缺陷,怎麼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支招:

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目怎麼辦?

有些孩子遇到自己不會做的題目就拿去問父母,問完之後接著寫作業,剛坐下沒多久又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又拿去問。這樣來來回回折騰,時間就耽誤了!這樣做一方面會打斷做作業時的安靜氛圍和專心程度,造成走神;另一方面,會打斷孩子做題和寫作業的思維。

建議父母最好能教孩子如何調換順序做題。如果遇到不會做的題目,可以先做其他的題目,最後再做不會的題目,這樣就可以節省時間,也不會打斷孩子的思路。

對於孩子不懂的題目,父母給孩子補習。

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問題所在,對症下藥。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全部一古腦兒講給孩子聽,而應是啟發孩子,最後還是要靠孩子自己領悟。孩子知識儲備夠了,速度自然就快了。

想方設法讓學習變得有趣起來。

人們都是這樣,對於喜歡有趣的事都樂意去做,而對於枯燥乏味的事,則是能拖則拖。所以,對於不喜歡寫作業的孩子,父母要儘量調動孩子寫作業的興趣。

比如:通過遊戲的方式、競賽的方式來安排作業。比如:可以用計時的方式完成某一項作業,規定時間完成了就表揚或記一個「」,得夠二十個「」,就可以滿足孩子的一個願望。

四、被逼無奈、故意磨蹭

這是一種被動的磨蹭,被父母逼出來的磨蹭。許多家長總是希望孩子在做完學校的作業後再做些題目。所以,每天加了許多「媽媽作業」。聽聽一個孩子的說法吧:「快點寫作業?我為什麼要快呀?寫完了我也不能出去玩,寫完了老師的作業,我還要寫媽媽布置的作業,寫完媽媽布置的作業,爸爸的作業又來了,總之就是沒有玩的時間……還不如慢點寫呢!」

沒想到「磨蹭」還成了孩子的一條對策。若是爸爸媽媽總給孩子加「父母作業」,孩子會開始有意識的慢,久而久之,漸漸地養成習慣,就真得變成磨蹭的壞習慣了。

支招:

把每天老師布置的作業做一個大概的估計,將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休息的時間(自由支配的時間)。如一共要一個半小時,孩子在一個半小時完成了,餘下的時間就必須由孩子自己支配,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養成這樣的習慣後,孩子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因為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了。

五、時間觀念差、不會管理時間

孩子如果沒有時間的概念,寫作業、做事磨蹭也就是自然的事了。許多家長總是什麼都替孩子想好、安排好,「該寫作業了。」「到練琴時間了,別看電視了!」「該洗澡了!」常常能聽到家長這樣一遍一遍地提醒孩子、催促孩子,家長總是替孩子安排好了時間,孩子當然不用操心怎麼安排時間了,也就很難有時間觀念了。因此,如果你想讓孩子成為時間的主人,你就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

支招:

善用小鬧鐘。

用鬧鐘督促孩子做作業,有利於孩子快速有效地完成作業。鬧鐘是他最好的催促。同時,孩子在自己定鬧鐘學習的過程中,也不斷體驗到了成就感,不再把作業當作幫父母完成任務,學習更加自覺。

把作業當成考試。

按考試的要求做完今天的作業,其餘時間就可以讓孩子們自由安排。設定好考試的時間,讓孩子在做作業有一種緊迫感。久而久之,孩子做作業的速度也就快了,準確率也會慢慢提高。

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一個時間觀念不強的孩子,不僅做作業慢,在任何事情上都會磨磨蹭蹭。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就需要要父母注意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凡是要多提醒,讓孩子知道時間的緊迫性,循循善誘。

一分鐘專項訓練,讓孩子感受一分鐘可以做多少事。

每天準備幾十個簡單的加減法口算題(年級不同,難度不同)。

一分鐘寫漢字訓練,找一些筆畫和書寫難度相當的生字。

一分鐘寫數字訓練。每天讓孩子練習一分鐘寫「 0123456789」的快速書寫。

通過以上的訓練能夠讓孩子了解到時間的寶貴,一分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同時也提高了孩子的寫字速度和做題速度。訓練時以一分鐘為一組,每天練二到三組,還要注意記錄孩子的成績,並進行對比。

與老師共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督促孩子。

有些孩子在家裡有家長督促的情況下,速度會變快。但是到了學校,沒有了外人的督促,孩子又會慢下來了。所以,如果有老師的配合,在學校也督促孩子,這樣孩子的矯正速度就會變快了。

六、注意力不集中、無關動作多

小健是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可愛,但是小健的父母卻一直揪心著他的學習。因為小健寫作業時總是東看西看,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吃鉛筆,一會兒咬手指,注意力不集中,這樣的寫法怎麼能快起來?老師也反應小健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而且還經常調皮搗亂,一會兒拽別人的頭髮,一會兒拉別人的衣服。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兒童自閉症困擾每個家庭,10大誘因導致兒童自閉症


孕媽無辣不歡,胎寶寶能感受到嗎?


這樣斷奶,媽媽與孩子無需隔離!請別再讓孩子受到雙重傷害了


給新手媽媽提個醒,這些東西真沒必要買


孩子的幸福感低,可能並非「缺愛」,而是「感知愛的能力低」


別捨不得,家長在孩子這七個關鍵期及時退出,他會越來越優秀


家長天天說的這些口頭禪,孩子內傷30年!你有嗎?


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幾種表現,你家孩子有嗎?這些影響「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