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忍不住對親人發火了,建議你看看這篇文章

作者:CUP       2019-08-15 04:57:19


"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生活中,有這樣一類人,他們對待外人總是恭恭敬敬,而在對待自己親人的時候,一言不合就會大發脾氣。這其實是一種很普遍的社會心理現象,我們總是無法抑制住自己對於親人的脾氣,越是熟悉的人之間,反而越容易鬧矛盾。

顯然,這種情緒發泄方式是不恰當的,親人永遠是最包容、理解、支持我們的人,也是真正愛我們的人,與他們相處的時候,亂發脾氣,只會傷了他們的心,最終是兩敗俱傷,這個時候,如何自我調整呢?

人際距離(Interpersonal distance)

社會心理學家E霍爾首次提出了\"人際距離\"這個概念,由遠及近依次分為公眾距離(與陌生人間)、社交距離(認識但是不太熟悉的人之間)、個人距離(朋友、鄰居、同學、同事等)、以及親密距離(家庭成員、最好的朋友與戀人)。

隨著彼此關係的熟悉程度和親密程度,人際距離會越來越短,對於真實自我的表露也越來越明顯。具體而言:

最親密的人:0.5m

有私交的朋友:0.5-1.2m

陌生人:3m以上

正如精神分析學派(Psychoanalysis School)的觀點,在平常的社會交往中,我們會戴上\"人格面具\",將真實的自我隱蔽起來,放入潛意識中,給他人塑造出一種期望中的形象。

這主要受到\"自我印象管理\"與\"社會稱讚效應\"的影響,讓我們形成更容易被社會接納的印象。而在親人面前,我們之間的人際距離更親近,不需要有那麼多隱私與偽裝。所以,我們會更不顧忌地表現出自我的真實感受與情緒,同時當情緒失去控制時,也很容易向親人發脾氣。

情緒管理問題

因此,總是忍不住想對親人發火,其本質也是一個情緒管理問題。憤怒是一種具有負極效價與高喚醒度的情緒,當憤怒情緒上頭時,會產生心跳加快、瞳孔放大、呼吸變得急促等生理現象,接下來便是情緒的崩塌與發泄,是一種具有高破壞性的負面情緒。一般來說,通過兩種方式可以擺脫憤怒狀態。

一、及時調整情緒

但是,如果能夠及時意識到自己已經陷入憤怒情緒當中,嘗試深呼吸、調整自己當下的狀態,便能有效減輕憤怒給自己與他人帶來影響。

最終回歸理智層面,開始用溝通交流,而不是胡亂髮泄脾氣的方式解決問題,也能更好的維護自己與親人之間的關係。

而憤怒情緒產生時的生理狀態,便是預測憤怒產生的信號指標。當你感到身體變得緊張起來時,說明你現在已處於情緒的強烈波動當中,要學會及時作出調整,緩慢的深呼吸三次,當感到稍微放鬆一些時,再說出你的感受與想法。

這樣一來,你的言語中不會帶有情緒,反而更容易被對方所接受,也能使你們之間的關係得到穩固,不會傷了親人之間的和氣。

二、合理的認知調控

除此之外,合理的認知調控也是一種緩解情緒的有效方式。當下一次你想要對親人發脾氣的時候,先想想這樣做是否值得,何必要對你最親近、最愛你的人大動干戈,不如稍微冷靜一下,用更合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

作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

《精神分析引論》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肩周炎堅持這樣做幾天,有效提高自愈力,強於吃藥打針


女人到了40歲,真正需要的東西很少,就三樣


我與抑鬱症對抗的這10年,明白了一個道理


在農村做了這三件事,不討好還得罪人


咖啡是否真能預防糖尿病?阻礙糖吸收降低脂肪


造成失眠早醒的4大原因,5個方法促進睡眠


松花粉是「天下第一粉」,糖尿病吃了還能降血糖?是騙局還是事實


中藥黃芪有什麼功效?在臨床上如何應用?使用禁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