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在家總是煩躁易怒,怎麼辦?做好這幾點,孩子就會變好!

作者:CUP       2019-08-02 04:11:49


"

文/布布

圖/網絡

很多的高中生的家長與孩子之間總是鬧矛盾,出現了一些問題,其實是孩子和家長之間的相處方式不正確,由此導致了家長苦口婆心地教導,孩子一臉不情願的聽,甚至不聽。孩子有心裡話時,也不願對家長說。

很多家長抱怨:「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特別僵,我有什麼事也不敢大聲說,怕孩子又鬧脾氣,真受不了啊!」

要想解決問題,首先得了解它的起因。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原因的,同樣的高中生和家長之間鬧矛盾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高中生的年齡時期正處於即將成人,但又沒有生活閱歷的時期,個性較強,不願意服從父母的管束,認為自己什麼事情都能處理,簡單來說,就是叛逆。

從家長的角度,家長總是認為孩子什麼都不懂,總想各方面都了解孩子各方面都管束孩子的方式錯了,效率會大打折扣。

家長和孩子的價值觀念存在很大差異,這也是為什麼孩子都願意和同齡人交往,而不願意和父母交往的主要原因,價值觀念不太相同,4話便不容易在一個頻道上。

高中生活的緊張壓力,使得孩子的壓力極大,尤其是高三,有的學校甚至要求孩子吃飯都要帶著書本學習。學校整天地學習和漫天的試卷已經給了學生極大的壓力,使得孩子的心理變得極其的敏感和脆弱,這也是為什麼孩子容易煩躁的主要原因。

了解了以上的原因後,當孩子回到家,父母又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吐露自己的心聲,又能聽取家長的意見,且能不反感家長意見呢?

對於學習積極性較差的孩子來說

這樣的孩子的一般個性較強,不太願意服從管教,孩子追求獨立,此時家長是否可以轉化一下身份,將家長的身份轉換為朋友的身份呢?

一位家長有一個叛逆的孩子,這位家長便轉換了身份,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相處,這位家長研究孩子的所感興趣的事,他的孩子有很多孩子(可以說是絕大多數)的愛好:玩手機。家長研究孩子總是在手機上看什麼,沒事總是觀察孩子在玩什麼,然後家長也跟著玩,然後慢慢跟孩子一塊玩,當家長和孩子「混熟」後,家長慢慢了解了孩子的內心想法,孩子也願意跟家長玩,然後這位家長找到了生活中類似的事,慢慢引導孩子做家長引導的事,而不是管束。逐漸的,孩子逐漸的擺脫了手機癮,孩子和家長也成為了要好的「哥們兒」。

由此可知,孩子如果不太願意接受管束,,那家長可以不去管束他,可以去建議他,引導孩子,而不是以命令的口氣。

很多家長總是對孩子說:「孩子,你不能……」,「你該……」,「要聽話,爸媽都是為你好」等等。

這樣的話語在調查結果中是孩子反感父母話語中排名前幾的,所以家長最好以朋友的身份去引導孩子,而不是以長輩身份去約束他,畢竟孩子也不是太小了。

越管束孩子,孩子越想掙脫束縛。

對於學習積極性較強的孩子

孩子回到家後最可能做的事就是學習,這個時候,父母又該怎麼做呢?

很多家長會想到孩子累了,「我去送些水果給孩子吃」,「我送些水去吧,別渴著」,孩子吃飯的時候,問「孩子成績最近怎麼樣?」「這次考試排名多少啊」,「你一定那麼努力啊,你必須考上點兒啊,否則對不起12年的光陰,也對不起你的父母啊!」

這種交流方式對嗎?不對。

為什麼不對?

對於學習積極性較強的孩子,回到家學習,說明這些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他們自己給自己加壓,他們的學習壓力一般比其他人要大得多。

一個氣球,如果一直加壓是會爆炸的。

同樣地,孩子在學校的壓力已經很大了,在家如果家長還給孩子加壓,這樣孩子心裡是承受不了的,可能是會崩潰的。

回歸問題,孩子回到家,家長究竟該怎麼做?

一、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

舒適的環境,對於靜心學習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假如在街上,35攝氏度高溫陽光下學習,就像蒸桑拿一樣,誰也會受不了的,更不用說學習了,所以舒適很重要。

其次,一定要保持安靜,有些父母在孩子旁邊玩鬥地主,刷抖音等,並且有的家長音量放的很大,這樣是很不利於學習的,噪音會干擾孩子的學習思路,打亂孩子的思維,最好讓孩子自己在一間屋子裡學習,關上門提供安靜舒適的環境。

二、沒有重要的事,儘量不要干擾孩子的學習

很多家長總是過於關心孩子,在孩子學習期間送點水果,送水等,其實,這些不僅不能幫助的孩子,反而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為什麼會這樣?

當孩子學習的時候,他會思考,當家長突然出現,會打斷孩子的思路,一次可能無關緊要,一會兒家長又給孩子送來一杯水,孩子可能正在深度思考,可能又被打斷思路了,經過三番五次的打斷,孩子可能會變得焦躁、不安、易怒。

家長應該做的事情就是不去打擾孩子,家長可以在孩子的房間外面(如客廳等等位置)可以放一些休息的用品,比如水果,水等,水果可以切好放在客廳桌上等待孩子休息隨時來吃。

三、當家長和孩子談話時要注意緩解壓力,而不是加壓

家長和孩子談交談的過程中,要注意一種和諧,開心的氛圍。對孩子的學習交流時,儘量不要問成績,孩子該怎麼做,孩子很清楚,家長可能會很關心成績,家長可以通過老師或網絡等渠道了解,孩子如果願意說成績就說,儘量不要問。

家長可以可以說一些有依靠的話語,比如「孩子不管最終成績如何?你都是我們的孩子」,「不管怎樣,努力就好」,這樣的話語給孩子的心理正能量,不管最終成績如何,都有家,後方穩定,前方才能奮力拚搏。

家長應該說的話,也可以是一些題外話,可以說最近發生的有趣的事引導的孩子的心情放鬆,引導孩子的心情放鬆讓孩子心情愉快。

無論什麼樣的孩子都有教育改正進步的方法,處於這個年齡的孩子都有共同特點,不想受到束縛,而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束縛,而是引導,不要打壓,越打壓越反抗。

我是布布,如果您認同請點贊轉發,讓更多人受益!

如果有建議,可以留言,布布會認真回復。

我是布布,感謝您的關注!

"

寶寶吐奶怎麼辦?做好這幾點,有效預防吐奶

寶寶吐奶怎麼辦?做好這幾點,有效預防吐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