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粄」(bǎn),無論是單個字還是它所代表的飲食和文化,對大多數非客語地區的人來說,應該是陌生的。「粄」字並非客家人的原創發明,不過現如今卻是客家話中的特色詞彙。
在客家地區,有一類食物被統稱為「粄」,泛指用米漿所制食品,是客家米類食品中的特色。
客家粄,濃縮了滿滿的客家情,也傳承了印刻在骨血里的客家魂。「粄」之於客家人,是兒時的母親手藝的味道,是縈繞心頭的故鄉味道。經過百年的傳承與發展,這個味道依然能勾起無數客家人濃濃的鄉愁。
艾 粄
在客家地區,有一句流傳的俗語,叫「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清明時節雨水多,濕氣重,而艾能祛濕、健脾胃,所以客家人在拜山掃墓、踏青之餘都會採摘些新鮮的艾葉、鼠麴草(清明草、田艾)回去製作應節的艾粄,所以「艾粄」也聚集了客家人的智慧了。
黃 粄
黃粄是傳統客家小吃。黃粄的食法很多,可以釀、蒸、煮、煎、炒,還可以切片曬乾,暑天時,用來煲糖或煲鹹蛋,清涼解暑。蒸軟的黃粄片,蘸上蒸腊味時漏下的油汁,風味獨具一格。
簸 箕 粄
簸箕粄是著名客家小吃,屬於粄的一種。因舊時用米漿均勻攤在簸箕中蒸熟包後包餡而得名。存在於閩西、粵西、贛南一帶,尤其是閩西的西南一帶特為流行。樣子有些像廣州腸粉或梅州捆粄,因此許多人將其混為一談,其實其工藝和用料上並不相同。
老 鼠 粄
老鼠粄是客家特色小吃之一,源於廣東梅州大埔一帶,因為兩端尖,形似老鼠,客家人慣稱米粉製品為「粄」,原稱「老鼠屎粄」,後因不雅改稱為老鼠粄。
味 酵 粄
味酵粄是是常見的客家粄類食品,每當早谷登場後,很多客家人家家磨味酵粄以慶祝豐收。這種韌而頂牙風味獨特,可以黃糖以及少許醬油熬汁蘸著吃,也可切片加豬肉、香菇炒食,或拌麵粉漿油炸。
紅桃粄
桃粄寓意吉祥,過年、嫁娶、搬遷等一般都會見到它靚麗的身影。過年過節時,可為拜神繼嗣之供品。紅桃粄,餡料一般為糯米或者芋頭,有時也加菜脯。
蘿蔔粄
冬至這一天,客家人稱之為「過冬」。在客家地區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而吃蘿蔔粄則給客家人「過冬」增添了濃重的儀式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冬至倍思「粄」 ,在廣東惠州、河源等地,每逢冬至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打粉做蘿蔔粄。
仙人粄
吃仙人粄是客家人的習俗,祖輩傳下來說,這一天吃了仙人粄整個盛夏都不會長痱子。這種由仙人草熬成的汁液與紅薯澱粉混合凝成黑色膠凍狀的粄,清涼降火,儼然是植物界的龜苓膏。
捆 粄
捆粄是廣東省豐順縣的地方特色小吃,屬於客家菜。捆粄據說是豐順客家人祖先自北南遷後,因當地不種小麥,無麵粉可制春卷,而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的一大創造,北風南味,別具特色。
碗粄
碗粄(碗子粄,發粄)是一種客家地區的特色傳統小吃,屬於客家菜。在豐順等客家地區是一種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因它是甜質,且水分較少,送人的碗粄一般一份以四、六、八、十、十二的偶數為吉祥數字。
甜粄
甜粄,又稱大籠粄,是客家地區的年糕,寓意來年生活甜甜美美。每逢過年,客家人大多都有「蒸甜粄」的習俗,還有「不蒸甜粄不過年,沒有甜粄不成禮」的說法。至今在廣東客家地區,過年客人來訪,有蒸甜粄的人家都會把家裡的甜粄切下一塊送給客人,作為回禮。
筍粄
筍粄(sǔn bǎn)是發源於廣東梅州大埔傳統的客家小吃。筍粄、豆粄其製作包括粄皮和肉餡兩部分。
憶子粄
憶子粄是大埔有名的傳統小吃,相傳源於明代,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憶子粄用糯米粉作粉皮,揉搓至軟韌粘結,分成小團,撒上適量的生粉,壓成粄皮;特色餡料,一般以靚肉片、魷魚絲、豆腐乾、蒜白、香菇、蝦米等為原料。
薯粄
薯粄,客家美食,在親戚朋友聚會上少不了這道美食。薯粄的做法:先把一隻大薯(分紫色和白色),去皮乾淨後用工具磨碎,接著在磨碎的大薯里加入雞蛋、鹽、醬油、蔥花等調料攪拌均勻,待油熱時用調羹撥出一小團的大薯,放到鍋里煎,煎制的過程中要注意翻面,煎至表面呈金黃色即可。
人緣粄
「人緣粄」是客家一種傳統習俗,每當嫁娶時男女雙方家裡都要蒸「人緣粄」,作為甜點饋贈親友,取義吉祥、團圓、人緣好。
釀 粄
釀粄又稱客家釀粄、釀板,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傳統名點,屬於粵菜系。廣東客家地區的逢年過節的小食之一,餡料可以自由發揮,可葷可素,軟糯可口,風味獨特。南遷的北方移民懷念包子的味道,想做包子,但是因為沒有麵粉,所以只好用米粉代替了,由此產生了「釀粄」這個食品。
細粄
細粄又叫雀仔粄,是廣東省揭西縣客家地帶的一種傳統小吃,由粘米粉加水,用手工捏出做成皮,用豆乾、大蒜、蝦米做餡,製成的類似餃子又比餃子稍大的餡類小吃,蒸熟就可吃,也可以加油煎。風味獨特,香味十足。
煎粄
煎粄,有些地方的客家口語裡叫「煎堆」。就是把糯米磨成米粉(因為單純用糯米太過柔軟,所以有的人也會拌一些糝米),然後用糖水搓成米糰,再捏成一個個小丸子,下油鍋煎炸出來的小食品,在表面一層通常還會粘些花生芝麻的。
菜粄
菜粄是一種客家小吃。每年的「春節」和「冬至日」還有祭祀先人 都要用到「菜粄」。「菜粄」的做法通常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做「粄皮」,再來就是做餡料,餡料通常是韭菜。豬肉碎末。
來源:客家精英手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