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個蔬菜大國,兩千年的農耕文明令中國人對蔬菜的依賴無以復加,吃不上肉不要緊,地里有菜也能填飽肚子。
到了現代,蔬菜的作用已經不僅限於填肚子了,人們開始逐漸重視蔬菜的營養搭配,在選擇食材的時候頗下功夫。而家庭煮婦們也被迫成為了各種蔬菜營養知識的達人,什麼蔬菜營養價值高,什麼蔬菜含有什麼樣的維生素,都在她們的掌握之中。
如果你問她們一句什麼蔬菜配得上「蔬菜之王」,那她們的回答一定是白菜。
白菜,南北方的白菜也有一定區別。在北方常見的白菜個大皮實,水嫩可口,尤其是到了冬季,以前的北方人會屯一屋子白菜,這個冬天就靠白菜湯暖胃了。而南方的小白菜個小鮮嫩,味甜可口,用來炒個菜煮個湯也非常好喝。
雖說白菜在現在是大家公認的「百菜之王」,但在以前,這個名字的殊榮還是別的蔬菜的,而且要比起歷史,也是完全不虛,但是現在這種菜卻不多見了,它叫做「葵菜」,或者冬莧菜。
這種菜的歷史已經有2000多年了,可以說以前曹操逐鹿中原的時候和我們吃的是同一種蔬菜。
那麼為什麼葵菜能在古代打敗白菜成為「百菜之王」呢?那是因為人家親民啊,對於平民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並不是享受,而是填飽肚子。
葵菜除了夏季,其他三個季節都可以種植,也可以收穫,也就是說,春秋冬種葵菜,夏天準備種葵菜,一年都與葵菜分不開。
所以對於當時勞動力水平並不發達的農民來說,葵菜簡直就是救世主一樣的東西。葵菜的烹飪方式非常多:涼拌、爆炒、熬湯等等,白菜能做的它同樣能做,而且味道也鮮美可口。
再來說說它的營養價值,葵菜富含維生素C、大量纖維還含有許多對人體有好處的微量元素。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常吃葵菜可以排毒、潤腸、清肺、止咳。所以在古代的中國,如此高產和營養的葵菜是當之無愧的「百菜之王」,也是五菜之首。
那麼問題又來了,葵菜這麼厲害,那為什麼菜農們都放棄葵菜轉而投奔白菜了呢?其實,這也不怪菜農們喜新厭舊,實在是白菜開了掛啊!
葵菜的產量已經不小了,但與白菜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就那最愛吃白菜的東北來說,秋冬季白菜豐收的時候,東北田地里那是白花花一片,新挖出來的白菜直接掰下菜葉子就吃,甜絲絲又解渴。而葵菜的產量太小,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而且與白菜比起來,葵菜的儲存時間太短了,在北方的冬天,人們是能不出去就堅決不出去,葵菜又不耐寒,儲存在地下室里不出幾天就全爛掉了。
而白菜的耐寒能力極強,你就算把白菜從裡到外凍成一塊冰坨,化開之後白菜依然鮮嫩,就跟剛從地里刨出來一樣。而且白菜吃不完還可以腌制,腌成泡菜與豬肉一起燉煮,那味道也是一絕。
綜上原因,白菜在與葵菜的鬥爭中逐漸占據上風,葵菜由於各種缺陷逐步被淘汰,而白菜也一舉成為新的「蔬菜之王」,成為南北方吃貨老饕們都愛的蔬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