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食品,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等都是寶寶成長所需的營養素。
許多媽媽也喜歡在孩子適齡期購買牛奶補充寶寶營養,不過小編要提醒大家,牛奶要喝對了才能發揮它最大的效用哦!
特別是0-1歲的小嬰兒,他們的身體發育還處在關鍵期,千萬別讓錯誤的牛奶飲法傷害了寶寶的身體。
經常聽到新媽媽說自己的寶寶喝牛奶總是喝不完,150ml的牛奶還要分幾次喝。每次遇到這種情況,媽媽們不知道這剩下的冷牛奶是能給寶寶喝,還是不能喝?如果還能喝,用微波爐加熱一下再喝又行不行?
其實,微波爐加熱原理很簡單:利用微波引發牛奶內部水分子的劇烈震盪,水分子間因為震盪而彼此摩擦產生高溫高熱,使牛奶升溫。
就其加熱原理來講,不會對營養物質產生很大的變化,但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加熱時間不能過長。
例如,飲用250ml的牛奶加熱1分鐘就夠了。加熱時間過長,會使牛奶中的蛋白質由溶膠狀態變成凝膠狀態,導致沉積物出現,影響牛奶質量。
同時,牛奶加熱時間越長,溫度越高,營養的流失就越嚴重。
溫馨提示:
牛奶對於嬰兒期寶寶來說是主要的能量來源,建議大家還是慎重對待,儘量不要用微波爐加熱牛奶。
根據寶寶的食量大小沖調牛奶,不夠再沖調一次。多試幾次,大家一定能掌握寶寶的食量是多少了。
02、過濃的牛奶不要喝
是稀是稠不能直接反應出牛奶的質量,不能認為牛奶越稠越好而增加奶粉。有些人認為小嬰兒吃得越多就越健康,於是,增加奶粉的量,使牛奶的濃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標準。
殊不知,常吃過濃牛奶的嬰兒,會引起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時間長了,寶寶的體重不但不能增加,嚴重時,還會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腸炎。
溫馨提示:
0-1歲的寶寶臟腑是十分嬌嫩的,承擔不起過重的負擔與壓力,奶粉沖調的太濃,會使營養成分的濃度升高,超出其胃腸道吸收的最大限度。
給寶寶沖調牛奶,一定要按照牛奶罐的沖調說明上的比例沖調,過少或過多都會對寶寶的健康產生嚴重影響的。
一般小寶寶在4個月開始就能添加果汁了,起初添加的果汁量是非常少的,於是,有些媽媽將少量果汁添加在牛奶中,讓寶寶一併喝下去,這樣做是不科學的。
牛奶中的蛋白質80%是酪蛋白,酸性水果如橘子、檸檬等含有果酸,酪蛋白和果酸一旦結合就會發生凝結現象,就會影響牛奶的消化和吸收。
溫馨提示:
給寶寶添加果汁,大家千萬別偷懶喲!還是一小勺一小勺的喂吧!不僅鍛鍊了寶寶的吞咽功能,還能要寶寶及早的適應用勺子吃。
有些寶寶家長圖省事,直接把鈣粉放在牛奶中,這樣看來好像寶寶奶也喝了,鈣可補了,其實不然。如果喝牛奶時加入鈣粉,過多的鈣離子,就會與酪蛋白結合,使牛奶出現凝固現象。
另外,鈣還會和牛奶中的其他蛋白結合產生沉澱,特別是加熱時,這種現象更加明顯了。
溫馨提示:
寶寶補鈣粉,儘量不要加在牛奶中。一般鈣粉的補充可以選擇在下午與晚飯前的一段時間較適宜。
寶寶喜歡吃米粉,家長就把米粉和牛奶攪勻放在奶瓶里,這樣既吃了牛奶也吃了米粉。其實這樣做是非常不正確的。
嬰兒配方奶粉有其專門的配方,最好用煮沸的白開水沖調,若加入其他如湯汁、米粉,都會改變其配方,降低營養成分,這等於減少了奶量。
牛奶中含有酪蛋白,會降低寶寶對雞蛋米粉中蛋白質的吸收率。長期把米粉調在奶粉里吸允,也不利於寶寶吞咽功能的訓練,對日後進食會形成障礙。
溫馨提示:
大家在沖調奶粉時要根據說明沖調。若要添加其他食物,可在奶之外單獨添加。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給寶寶喂米粉,最好採用小勺喂養的方式,因為長期用奶瓶喂養不利於寶寶吞咽功能的訓練。
雖然給寶寶用勺子喂麻煩了一點,時間也長了一點,但是相信媽媽們為了寶寶的健康發育著想一定會堅持下去的。
寶寶吃藥是個最讓家長們頭疼的難題。有些家長擔心藥物太苦會讓寶寶難以下咽,就在喂藥的時候摻一些牛奶改善口感,以便能讓寶寶順利吃下,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牛奶會明顯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
牛奶中還有許多鈣、鐵等離子,能生成穩定的結合物或難溶性的鹽,出現凝結現象,在藥物表面形成一個覆蓋膜,使藥物難以被胃腸道吸收,有些藥物甚至會被這些離子破壞。
如果用牛奶送服此類藥物,會大大降低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影響治療效果。
溫馨提示:
給寶寶喂藥時,一般選擇在飯前半小時至一小時喂最好,此時寶寶的胃內已經排空,有利於藥物吸收和避免寶寶服藥後的嘔吐。
但對胃有強烈刺激作用的藥物,可選擇放在飯後一小時服用,以防止胃黏膜損傷。
只要吃藥後立即喝水,苦味就會被稀釋逐步消失,而且也有利於藥物儘快到達胃腸,及早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