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著名網絡營銷專家薛立新導師:讓孩子學會適應,學會承受

作者:CUP       2019-07-24 10:38:33


"

在現實社會中,每個人都在不斷努力地在「適應」,「適應」什麼呢? 生活、環境還是身邊的人,或是其他什麼因素。 在人的一生中會有多次生活環境的變遷,從呱呱落地的第一秒開始我們就試圖使自己適應這個社會環境,是否記得當我們開始進入幼兒園的時候,在幼兒園門口拉著媽媽的手大聲哭著不願進去的場面,為什麼會有如此「不雅」的行為呢? 因為從此我們開始了新的體驗、新的生活、新的適應。 是否記得當我們由幼兒園進入小學的時候,是不是沒少受老師的「教訓」啊,為什麼會如此「不乖」呢? 因為老師教了我們許多的新規矩,如下午沒有了午睡,上課不可以隨便上廁所等,從此我們開始了新的體驗、新的適應。 以後隨著每一次變遷,由初中進入高中、進入大學,是否記得第一次面對考試的壓力,第一次面對人生的選擇,第一次面對人際關係的糾紛等等,我們是不是有很多的彷徨、有很多的鬱悶,因為我們開始了新的體驗新的適應。 當踏出校園的大門進入社會的時候,我們又面臨一個新的「適應」。 所以說人的一生是在不斷地面對新的環境中成長的。 我們老師應怎樣指導學生面對這些壓力呢?

一、主動出擊

當學生趕往一個陌生的環境,面對一些他不認識的人的時候,通常很多學生覺得不知所措,好像迷失了方向,不敢與人交流,十分小心翼翼,其實這個時候如果學生能夠懷著主動探索、積極主動、愉快的心情找一個合適的話題與他人進行交流、溝通,並且懷著謙虛、好學的態度向他人請教,那麼學生便可以從交談中獲得不少新的信息,了解身邊的情況,融入集體,也可以使同伴很好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二、「找茬」

單聽這個詞,可能會覺得很奇怪,這是個貶義詞啊,放在這裡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也就是說當學生進入一個新環境的時候,要儘快地找到新環境和舊環境不同的地方,不要老是停留在過去的輝煌的歷史上,不要老是將自己過去的一套搬出來,這樣不利於學生在新環境中的發展。 所以要找到新舊環境之間的差距或是不同點。 這樣的學生就可以及早地將自己原來已經形成的、卻不適應這裡的習慣改過來,因為學生不可能讓新環境適應自己,所以他們能做的就是去適應環境了。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種說法「21 天改變你的習慣」,所以你只要下決心持之以恆地堅持21 天,就能有一個適應新環境的習慣和心情了。

三、尋求幫助

當學生在新的環境中遇到學習不適應、人際關係不協調的時候,而自己又不知道該如何去解決的時候,他們就應該去尋求「石泉腺」了,要知道如果不好好地將這些「惡性腫瘤」驅除的話,那它將會嚴重地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情緒,那後果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如果學生可以在心理諮詢室將這些問題一一解決,那又有什麼理由拒它千里之外呢?

事實上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面臨多次「適應」,學會「適應」是每個人都需要做的事情,只是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情況,需要有不同的方法來學會「適應」。 一個人的適應能力與自身的生活經驗有關,並受到性格與智慧的影響,從小的生活環境以及家庭教育的環境也影響著適應能力的發展,如果學生不能很好地學會「適應」環境的話,那勢必會被社會所淘汰,學生不能要求環境來適應他們,所以他們能做的就是努力地去適應環境,這樣才有利於他們的發展。

"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學舞蹈,家長的態度決定孩子的高度


孩子自律比聰明更重要!研究顯示:自律比智商更能預測學業成績


小兒推拿感冒怎麼推?學習改變生活


父母過早灌輸名利觀,不是在鼓勵孩子,而是在斷送孩子的前程


《人性的弱點》——父親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陪孩子共同成長。


兒童過量補鋅百害無一利,應該如何正確補鋅?


米糊這樣做,增強寶寶免疫,還能緩解便秘


孩子都有感冒發燒咳嗽的時候,快收藏這一套手法吧,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