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醫生再三敲響警鐘,「如何給寶寶吃鹽?」將影響孩子至少40年

作者:CUP       2019-07-24 10:36:49


"

逗兒媽媽原創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小區里幾個寶寶陸續到了一歲,寶媽群里開始探討怎麼給孩子加鹽,對於「怎麼加鹽?」「加多少鹽?」這幾個問題大家爭論不休。

貝貝媽媽說:「我覺得應該在輔食里加鹽,身邊大多數人都是在輔食里加的。」

琪琪媽媽說:「應該在奶粉里加鹽,因為寶寶不一定吃完輔食,但一定會喝完奶,這樣才知道寶寶吃了多少鹽,容易控制鹽的量。」

亮亮媽媽說:「我們家佛系養娃,吃輔食時就開始慢慢加鹽了,還真別說,加鹽了之後孩子特別愛吃輔食。」

九兒媽媽也說:「我們家倒是沒加鹽,但是6個月後偶爾加點兒童醬油,日本進口的,應該沒問題吧?」

六六媽媽在中間插了一句:「給孩子吃飯一定要加鹽嗎?」這句話激起千層浪,大家七嘴八舌地給六六媽科普起來,一歲就是加鹽的分水嶺,許多醫生都是這麼建議的,而且老人也說不加鹽沒力氣,孩子不加鹽也不愛吃輔食啊。

大家習慣性地認為寶寶一歲就可以開始加鹽,不吃鹽沒力氣、不吃鹽吃不香等等。但大家誤解了醫生的建議,醫生建議一歲以上的寶寶需要提高鈉的攝取量,但鈉不一定從鹽里來啊,而且高鹽對寶寶的影響不止四五十年。

其實家長也不需要擔心孩子缺鈉 ,因為在寶寶日常的大多數飲食中都含有鈉,只是大家不常注意罷了,我們身邊有無數的隱形鹽已經夠寶寶一天的量,千萬不要覺得沒吃鹽就沒攝取到鈉,這是非常盲目的。

那麼怎樣才是科學的呢?如何給寶寶加鹽?加多少鹽?我們首先要了解下寶寶對鈉的真實需求。

一、各年齡段寶寶對鹽的真實需求是多少?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日攝入量(2013版)》中所提倡的攝入量,各個年齡段孩子的鈉攝入量如下:

我們接下來再看看寶寶日常接觸的食品中含有的鈉含量:

母乳:

母乳中含有鈉一般為230mg/L,一歲內寶寶每天的奶量一般在800mL以下,那麼寶寶每天最高能夠攝入184mg每天。對於半歲以內寶寶所需的鈉含量只多不少;對半歲以上的寶寶,加上其他輔食鈉的攝取量也足夠。

奶粉:

以某奶粉為例,二段(6個月到1歲)的奶粉中每100克含有237.6mg的鈉,按6-8個月的食用量可攝入285.12mg(計算公式為6湯匙x5g/匙x4次÷100gx237.6mg=285.12mg),可滿足該階段每天所需鈉含量的81%左右。

米糊:

以某品牌為例,6個月後加兩頓米糊,每天攝入量為107.2mg。

寶寶麵條:

以某品牌為例,如果每頓寶寶的食用量在30克,一天只有一頓的話,其鈉的攝入量為195mg(公式為30克÷100克x650mg=195mg)。如果一天吃兩頓麵條鈉攝入就達390mg,這個數字對於一歲以下的寶寶來講已經超標了,何況寶寶還可能喝奶和吃其他輔食呢。

兒童餅乾:

以某品牌為例,每100克就含有455毫克的鈉,一天吃30克,寶寶就可攝入136.5的鈉。如果孩子喜歡吃餅乾,加上孩子的奶量和其他輔食,其鈉攝入量一定會超標。

兒童醬油:

我搜集對比了某平台上銷量排名第二的進口兒童醬油,其含量在宣傳中相當隱晦,每100ml含有6100mg的鈉含量,如果每次只給孩子一湯匙,孩子一次就能攝取183mg鈉。

總結:幾歲開始吃鹽不重要,重要的是對比各年齡段鈉的所需量,再對寶寶日常所吃食品中的鈉進行計算,從而得出是否需要加鹽或者加多少鹽。如果孩子的飲食結構中的鈉含量足夠,則根本不需要加鹽。

二、為什麼大家對孩子吃鹽這麼執著?那是因為有很多謠言被長輩誤以為真。

1、謠言一:寶寶吃鹽力氣大。

2017年,山東一位母親因為覺得自己8個月大的孩子力氣小,於是在老人的建議下往孩子的輔食里加鹽,沒想到孩子卻因鹽分攝入過多而導致高血鈉症引發脫水窒息而亡。

闢謠: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寶寶吃鹽力氣大,這個謠言主要來源於父輩們的經驗總結。在舊社會,一方面鹽的供應量緊缺;另一方面人們體力需求量比較大,流汗多導致對鹽的需求量增加。鹽的供需不平等,讓老一輩人產生缺鹽的恐慌。現在生活條件以及生活方式已經發生變化,我們對鹽的需求需要重新界定。

2、謠言二:不加鹽寶寶吃的不香。

闢謠:嬰幼兒的味蕾處於快速發育期,他們的味覺更敏感、更豐富,即使大人覺得寡淡的食品,他們也會覺得有滋有味。過早食用味道重的食品會導致味蕾反應遲鈍,需要更重口味的食品刺激,因此「加鹽才吃得香」是因為父母過早加鹽導致寶寶的味蕾發生了變化。

3、謠言三:1歲內寶寶不吃鹽,但能吃兒童醬油。

闢謠:許多兒童醬油打著兒童食品的旗號,但實際上其含鈉成分非常高,並不適合低幼兒童食用。所以家長們不要只聽廣告宣傳就給孩子選用兒童醬油,而是通過科學計算鈉含量的方法決定孩子是否可以食用。

三、高鹽對寶寶的3大危害,寶媽千萬要注意

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鮑秀蘭曾說:「控鹽是一輩子的事,與其糾結在幾個月時給孩子加鹽,不如先把孩子的『鹽環境』先降下來。如果全家都少吃鹽,這樣孩子吃的一直很淡,對高鹽的需求也不會很高,低鹽的飲食習慣對寶寶對大人都有好處。」

1、寶寶吃鹽多會引發高鹽疾病

2013年,台灣一個三個月大的女嬰猝死,經過警察的調查,發現致死原因是攝入鹽分過高,原來是女孩的姑姑因為家庭矛盾,多次往女嬰的奶粉里加鹽,最終導致女嬰因高血鈉症身亡。

嬰兒的腎臟功能發育不完善,無法代謝過多的鈉鹽,無法自行排泄的鈉鹽將會滯留在體液里,導致孩子水腫、高血鈉症甚至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同時長期過量的鈉對孩子腎臟有日積月累的傷害,可能增加孩子成年之後患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幾率。

2、寶寶吃鹽多會導致鈣的流失

飲食中鈉鹽過多,會導致過多的鈉離子與鈣離子相競爭,從而導致鈣的排泄增加。同時高鈉會刺激甲狀旁腺素的分泌,激活腺苷酸環化酶,增加骨中鈣質溶解,引起鈣流失,因此鈉攝入過多易增加骨質疏鬆和骨折的幾率。

3、寶寶吃鹽多會讓孩子養成挑食、重口味的飲食習慣

孩子吃鹽多,會讓孩子的味蕾變遲鈍,從而需要更重口味的食品刺激。由此容易讓孩子形成重口味、挑食的習慣,這種情況會惡性循環、愈演愈烈,最後想調整也於事無補。

一歲以內,母乳和奶粉中已經有了充足的鈉,寶寶不需要額外補充;如果飲食搭配合理,食物中本身的鈉足夠寶寶的每天所需,1-4歲寶寶的食物中也可以不加鹽;如果寶寶出汗比較多或家長為了口味想給寶寶加的話,一天吃鹽的總量最好不要超過1.8克(一粒黃豆大小)。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寶媽們給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吃鹽的?根據中國居民膳食鈉含量的推薦量,您的孩子鈉攝入量超標了嗎?歡迎大家留言與逗兒媽媽一起探討!

我是逗兒媽媽育兒師,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會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幫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本文由逗兒媽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長身體的關鍵期不要讓孩子吃這幾類食物!會影響鈣的吸收


這幾個原因,就是夏季寶寶食欲不振的元兇,家長一定要了解


哪款寶寶洗髮沐浴露更值得買?五款防腐劑超歐盟標準,這一款最不推薦


寶寶出生前後需要辦理的6大證件,越早辦越好


夜分享丨真正的放養教育:放的是思維,養的是習慣,受益的才能是孩子


不想讓娃以後挑食、不吃飯?這8大輔食添加誤區,必須避免


寶寶只睡11個小時?最新嬰幼兒睡眠時長標準來了,看看寶寶睡夠沒


自從放棄科學育兒後,我的神經病終於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