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派」和「理論派」天生不和,尤其是在如何帶娃上面。
前兩天,隔壁剛生完孩子的寶媽,和婆婆大吵一架,「理論派」的寶媽不讓婆婆給孩子喂水,而「經驗派」的婆婆認為不給新生兒喂水,寶寶長大後就不愛喝水!就為這事,越吵越凶,差點引發家庭矛盾。那麼新生兒到底需不需要喂水呢?
關於這個問題,筆者「調研」了小區內帶娃的寶媽們,結果發現,寶媽分成兩撥陣營,針鋒相對。寶媽們都拿自己的娃擺事實講道理,不管在新生兒階段有沒有喂水,反正如今娃長大了,還很健康。既然這樣,為什麼醫生在產婦出院的時候,要叮囑一句:「不要額外給孩子喂水」呢?
恐怕很多寶媽對醫生的這句話,理解的不夠透徹。一般來講,6個月之前的寶寶,是不需要喂水的。原因有兩點:
1、這個階段的寶寶,胃容量很小。剛出生時,寶寶的胃如草莓那麼大,出生兩周後也就只有雞蛋大小,這麼小的胃容量,如果再額外喂水,會影響寶寶對母乳或配方奶的吸收,長此以往,會導致寶寶營養跟不上。
2、、母乳和配方奶,除了營養物質以外,基本上全是水分,完全能滿足新生兒身體的需求。
3、新生兒身體器官功能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太多的水分,會增加寶寶腎臟負擔!
至於「經驗派」所說的「不給新生兒喂水,寶寶長大後不愛喝水」就有點不講理了。一般來說,寶寶有一個階段都不愛喝水,因為白開水沒有味道也沒鮮艷的色彩,寶寶提不起興趣很正常,這跟新生兒喂沒喝水沒關係。
有的寶媽用配方奶喂養新生兒,擔心寶寶「上火」,要不要喂水呢?不知道各位寶媽想過沒有,給寶寶沖奶粉時,為什麼要嚴格按照比例調配呢?主要是要讓奶粉更接近母乳,其中讓然也包含水分的比例。
而咱們講的「上火」,一般在醫學上就是指感染或者缺乏某種營養元素,白開水既沒有抗感染的功效,也不能提供各類營養物質,所以喝水並不能解決「上火」問題。要是寶寶因為和配方奶而「上火」,要麼是寶寶對這個牌子的奶粉過敏,要麼家長沒有按照比例調配。
1、當寶寶出汗較多時,寶媽又不方便喂母乳或無法沖奶粉時,可以給寶寶喂點水,補充寶寶身體中的水分。
2、當寶寶發生腹瀉或發燒時,可以多喝點水。如果出現脫水跡象(囟門凹陷、沒有眼淚、尿量減少或無尿)時,喝白開水是不起作用的,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為寶寶補充體液。
總體來說,新生兒是不需要額外喂水的,主要原因是過多的水分,會影響寶寶對母乳或奶粉中營養物質的吸收。等到寶寶添加輔食以後,才是寶寶真正需要額外水分的時候。如果有寶媽非要給新生兒喂水,其實也沒什麼太大問題,只要別影響寶寶的營養攝入就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