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走進幼兒園小班,到高考結束步入大學,15年漫漫求學路,「分分分」不應當是孩子唯一的命根,學業路上的奮鬥更需要「職業理想」來引航。
文|王乃弋
心理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
編輯、製作 | 張海燕
小巍是一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每周除了上學,總有各種各樣的「班」要上:奧數班、英語班、科學興趣班、鋼琴培訓班……「媽媽,我為什麼要學這麼多東西啊?」「媽媽,我不喜歡奧數,真的好煩人。」
你的孩子是不是也經常這樣向你抱怨?一方面,重點初中就那麼幾所,為了孩子能在小升初考試中脫穎而出,你不得不狠下心來;另一方面,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卻並不高,想想接下來擺在面前的「重點初中、重點高中、名牌大學」三座大山,你不確定自己能否將孩子一路「推」到底。跟風隨大流地為了升學而將孩子掩埋在補習班的海洋中,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嗎?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更好地促進孩子的成長呢?來看看心理學專家的建議。
1
幼兒也需要「理想」
01
有助於激發孩子自主學習的內部動機
成年的我們不喜歡領導束手束腳,不喜歡長輩過分干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時才最有激情;孩子也是一樣的,明明討厭奧數,卻被父母強迫去學,缺乏內在動機的學習效果甚微。孩子雖然還小,但也需要一個理想來指引他不斷前進。終有一天孩子將脫離父母的朝夕管束,他是一如既往地努力奮鬥,自律自主地學習進步,還是如脫韁之馬放任自流,終日在寢室刷劇打遊戲,是否有理想的指引是一個關鍵因素。
02
有助於培養孩子生涯規劃的意識與能力
生涯規劃的意識和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生涯探索的過程中建立的。如果從童年時期就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思考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未來想從事什麼類型的職業,那麼他在將來選科選考、志願填報、就業擇業等人生選擇中,就會更加理智、清晰;在順境中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遭遇挫折時也能更好地應對,調整目標,不折不撓,始終朝著夢想的方向前進。
2
樹立理想有講究
01
多多嘗試,探尋興趣與天賦
理想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在不斷嘗試中探索出來的。對於孩子而言,他總要接觸過計算機編程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歡IT行業;他總要看過大量藝術作品才知道自己是否想徜徉在藝術世界裡。作為父母,可以在節假日多帶孩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逛逛博物館、藝術館、科技館,體驗人類文明的魅力;參觀高校校園,領略跨越百年的文化積澱;走進高樓大廈、市井小巷,看看各行各業的生活百態;出門遠足,感受沿途中的自然風景和風土人情。各種傳統的課外興趣班也是不錯的選擇,但不以考級取證為目的,而是要廣泛涉獵、培養興趣。在不斷的嘗試與體驗中,孩子能夠逐漸發現自己的興趣與天賦所在。在這一過程中,父母也要多與孩子交流討論,啟發孩子思考總結,不斷探索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02
立足兒童身心特點,少說教多體驗
孩子年齡尚小,缺乏抽象思考的能力,抽象而枯燥的說教往往效果不佳,具體可感的體驗性活動更容易讓孩子獲得啟發。例如,乘坐公交車的時候可以讓孩子觀察一下司機師傅是怎麼樣工作的;家裡如果有花花草草,可以交流孩子打理一次,讓他體驗一下園藝師的辛勞;還可以帶孩子旁聽公開審理的司法案件,近距離感受法官、律師的工作狀態。當孩子收穫了一定的直觀經驗後,父母再就該職業展開介紹也就容易了許多。
如何讓孩子理解學習與未來職業的關係呢?單純地述說好大學、高薪工作,可能太過遙遠,父母可以嘗試從孩子日常喜愛的事物入手。孩子一般很喜歡看動畫片,父母可以引導他去探索動畫片是怎麼製作出來的,這其中運用了怎樣的知識與技術?孩子往往喜歡吃零食,父母可以帶他觀看食品加工廠進行流水線生產的視頻,引導他思考身邊的零食需要哪些知識與技術才能做出來。
03
傳遞經驗,借個肩膀看更遠
父母們可以把自己成長過程中關於求學、專業選擇和職業選擇的經驗教訓,以及自己對於某一職業的認識與看法分享給孩子,從而幫助他形成更全面的認識,少走不必要的彎路。比如,孩子對於計算機編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父母除了可以鼓勵孩子自主搜集IT行業相關信息,為他報一個編程學習班外,還可以將自己對於IT行業的了解與認識分享給孩子,例如996工作制、青春飯、在美華人IT工程師領導力的匱乏等。讓經驗在代際間傳承,幫助孩子看得更透徹,從而自主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小提醒:別讓理想流於口頭
有個孩子的理想是做一名太空人,臥室里貼了不少飛船圖片,他也很喜歡去參觀宇航博物館。但平常卻貪食垃圾食品且疏於運動,以致身材日漸肥胖;在學校學習也不是很認真,數學科目高掛紅燈。
專家點評
出現這種情況,有可能孩子僅僅是仰慕太空人的某些方面,但自身的興趣和特長並不適合成為太空人,這時需要繼續探索真正適合自己的職業理想;也有可能孩子缺乏將理想付諸行動的能力,這時需要父母引導孩子把成為一名太空人這樣一個遠大的目標分解成一個個階段性的小目標,制訂出具體的行動計劃並鼓勵孩子一步步朝著理想前進。
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目標和理想也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實現。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難免遇到困難、挫折和失敗,父母的鞭策、鼓勵、無條件的愛與支持,將有助於孩子走得更高更遠。
更多精彩內容
育兒書坊 | 讓優秀傳統禮儀文化涵養我們的孩子
家教有方 | 為什麼你傾其所有,就是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育兒書坊 | 為孩子而不離婚?這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家教有方 | 怎樣做,才能讓獎勵更有效?
養育科學研究院
讓育兒生活科學而美好
投稿、轉載、合作請聯繫:
1023293404@qq.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
點
點擊「閱讀原文」,可購買《父母必讀》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