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2歲寶寶制定規則意識?最好遵循這六個原則

作者:CUP       2019-07-24 10:36:18


"

「不可以!」當看見寶寶把手伸向插排或者插座。

「不可以!」猛一抬頭,看見小黃豆要從80厘米高的床跳下來脫口而出。

「不可以!」吃飯的時候,小黃豆把米飯和菜用手抓出來玩。

自從小黃豆2歲以後,生活中無時無刻,充滿我和他的對抗。仿佛一夜之間,大衛的媽媽附體了,隨時都在說不可以。我為什麼這麼瘋狂地把不可以掛在嘴邊呢?因為小黃豆最近很有主見,已經開始有自己的原則了,偏偏沒有正確的規則意識。無規矩不成方圓,規則是要告訴寶寶做事情的底線和是非標準。如果在一個沒有規則的環境中,寶寶就體會不到做事情的邊界在哪裡,長此以往,他會漸漸地失去方向感和安全感,不利於他的健康成長。

制定規則應該遵循的原則

為了讓小黃豆獨立自主吃飯,我們一般是把他抱坐在嬰兒餐椅上,固定好安全帶後,系上圍兜,再把飯菜和勺子遞給他。小黃豆偶爾不想吃飯的時候,我會引入他平時看的繪本里關於食物以及吃飯的情節,激發他的吃飯興趣。他偶爾玩食物時,我也會明確地用『不可以』來制止他的行為。

我用這樣的吃飯程序,引導寶寶去遵守約定,在滿足孩子需求的同時,也有利於孩形成規則意識。 2歲寶寶我們可以慢慢給寶寶建立規則的意識,在一定的規則上,讓寶寶享有充分的自由。

讓孩子明白自己和這個規則的關係

讓孩子了解,這個規則和他有直接的聯繫或者有什麼樣的好處。比如孩子半夜一兩點了還不睡,那我們就可以給寶寶建立一個睡眠儀式。比如睡覺前洗個澡,蓋上被子閉上眼睛,聽你講故事。有的寶寶很喜歡聽媽媽講故事,那你就可以利用這點讓他適應睡前程序,然後哄他入睡。

規則必需和孩子的年齡相匹配

在孩子合適的年齡建立他能夠達到,和他年齡相匹配的規則,才是對孩子生命力的真正的協助,否則就是一個阻礙。比如要求一個2歲多的孩子看直播的課程不走神有互動,你是在為難自己和浪費金錢。再比如你要求3歲的孩子自己獨立完成起床、穿衣服、刷牙、洗臉和吃飯這些所有的事情,就有點強人所難了。3歲的寶寶可以自己完成一兩項這種活動就是不錯的了。

規則是經過孩子真實的體驗後得到的經驗

美國有過一個很著名的試驗:找一塊空地,在這個空地較高點的地方搭起一個平面,沒有任何圍擋。把一群孩子放在平面上,孩子很開心,但他們總是在一個小圈裡玩,沒有人散到四周去玩。同樣的,心理學家給平面周圍加上了能看到的紅磚瓦牆,又讓孩子們玩,發現孩子們玩得特別瘋,撞到牆上都特別高興。

該實驗說明:孩子是需要界限的。一定的界限和規則,會讓孩子感到更安全。所以,真實的體驗有利於讓孩子來認可規則和堅守規則。

規則的建立是為了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越來越好,而不是越來越差勁

小黃豆有段時間喝牛奶會故意倒出來,剛開始我就會對他說「不要倒出來,倒出來打手」。可是他還是故意倒得到處都是。後來我摸索了個經驗。先問他為什麼把奶倒出來,然後再叫他不要倒出來,他沒有說為什麼。不過也沒有倒得那麼厲害了。我們特別習慣於在指責中建立規則,而不是在積極的聆聽和陪伴中幫孩子梳理規則。

規則的制定要在平等尊重的氛圍里

讓孩子在一種平等的、尊重的、友愛的氛圍里建立規則,告訴他這些東西能幫助他更好的時候,孩子的感受是非常好的。他透過這樣好的感受,會建立一種跟自我連結的內在更清晰和明確的自我認知。這會協助他們發展更圓融,更讓他覺得滿意的關係。

提前設限

坐車的時候孩子大聲哭鬧,父母會很擔心吵到別人。那就在每次出門之前跟孩子談,這叫提前設限。告訴他,我們今天會去坐車,車上會有很多陌生人,你可能會害怕,可能會想哭,但是大聲哭鬧的話,對自己和別人都不太好,我們要談好一個規則,不能夠大聲哭鬧,你同意嗎?就這是讓孩子了解,踏出這個家門之後,會發生什麼,讓他提前知道情況。

當孩子每次能在這樣的一個對話模式里,清楚地知道我要怎麼做,是讓別人和我都好的時候,他就開始在遵守規則的時候也開始讓規則內化在他的心裡。

在給寶寶建立規則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他可能會哭鬧、會耍脾氣。這時,很多家長會採取妥協、滿足孩子的需求等消極的解決方式,以求能迅速地讓孩子安靜下來,但是如此反而會讓孩子更加任性。

其實有時候,他並不是不想遵守規則,而是在試探父母的界限在哪裡,所以在建立規則時,家長一定要注意,規則一旦建立,除特殊情況外,就必須要遵守。家長可以做的就是溫柔而堅定,如果寶寶有情緒,陪伴在他身邊就好,其實孩子並沒有想像中那麼不講道理。

"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孩子免疫低?睡覺趴著睡?咬指甲?多數是脾胃問題,寶媽必收


英語閱讀方法論:一個多月聽讀了一百多本英語繪本


「媽媽,我真的長得很醜嗎?」這位媽媽的回答火了


想讓孩子活潑開朗,能言善辯?家長教育方式要這樣


3-6歲的孩子,容易養成的「三大惡習」,規矩要儘早定,否則很難帶!


和娃一起讀書,差點被他逼瘋,怎麼破?


男童鉛筆插心臟獲救,家長需植入孩子幾點危險意識


脾氣不好的媽媽,請認真讀完這篇文章,別讓孩子為你的壞脾氣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