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的學習成績跟父母的性格息息相關,這三種家長,容易培養出學霸

作者:CUP       2019-07-24 10:35:50


"

文|啞鈴媽媽

「你是個笨蛋嗎?這麼沒用,才考這麼幾名。」

「隔壁一一的成績都比你好,你怎麼落後成這個樣子,真是太讓我失望了。」

「我每天辛辛苦苦的工作賺錢,為的就是你能好好學習,你看看你的成績,你對的起我們嗎?」

相信這些話,很多家長都耳熟能詳,甚至自己都經常對孩子這樣說。可以說,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都是很大的,孩子如果成績沒有考好,家長一味的責怪,並不能激勵他們,反而會讓他們自暴自棄,最後放棄學習。而且這些話很難聽,比較傷孩子的自尊,他們本身就已經很難過了,加上父母這般說,可能孩子會對父母產生恨意。

其實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與家庭氛圍和學習習慣有很大的關係,而這兩點的話,就需要父母的配合和努力了。父母的性格對孩子學習成績影響大,以下幾種父母更容易培養出學霸道

一、上進、愛學習的父母,對孩子的學習的進步有很大的幫助。

1、父母直接告訴孩子答案,不如教會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其中父母的鑽研精神能起很好的帶頭作用。

父母喜歡鑽研,有什麼事情不懂的、不會的,父母們也會去抓緊時間查資料。孩子處於這樣的一種家庭氛圍下,他有什麼不明白的東西,他會及時的詢問父母,或者自己去查閱資料,時間久了,孩子的知識閱歷肯定會大幅度的增長。

嘟嘟父母都是大學教授,平常喜歡鑽研學術方面的問題,即使在家也會經常查閱各種書籍資料,他們很少看手機和電視,娛樂的項目也是看書。嘟嘟在很小的時候,她也會經常問為什麼,但她的父母即使學識很淵博,他們也不直接說出答案,而是引導嘟嘟自己去尋找答案。所以嘟嘟很愛看各種書籍,有什麼問題也喜歡問父母或者老師、同學,慢慢地她懂得東西越來越多,學習能力也很強。所以她的成績從上小學開始,就一直很穩定,多半是全年級前五各的樣子。

在這裡並不是說家長都要像嘟嘟家一樣鑽研學術等高深的問題,而現實生活中,不要浮於表面,對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可以努力去鑽研,這樣孩子也會有樣學樣,再引導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樣他們有好成績也是水到渠成了。

2、父母儘量給孩子創造好的學習氛圍,孩子學習、做作業時,可以做一些自己學習進取的事情,就算不陪著孩子,也不要光顧著自己玩,這樣孩子學習起來才更有動力。

孩子在年幼的時候,特別是孩子小學三年級前,父母最好陪著孩子一起學習、寫作,因為孩子小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經常會開小差,還什麼學習經驗都沒有,所以離不開父母的耐心指導和監督。而且孩子有什麼不會做的題,他們也可以直接詢問父母,不至於抓耳撓腮,什麼都不會。

明明跟安安是同班同學,明明的成績很好,一直是班級的前幾名,而安安的成績卻是班級的倒數幾名。安安的父母每次到了出成績的時候,就會責怪安安:「你看,明明每天跟你一起上學、一起放學,為什麼人家的成績那麼好?這一定是你上課沒有好好聽講、開小差了吧!」安安也特別的委屈,瞬間就火了,對父母說,「你們怎麼只看我,不看看你們自己?你們每天晚上玩手機、搓麻將,從來沒有關心過我。明明做作業的時候,父母總是在旁邊,做完作業,還帶著明明一起預習,他有不會的父母都可以給他解答。而我呢?我不會的題問你們,你們都不理我,讓我去問老師。而老師一下子看一個班級,那麼多人,他怎麼可能次次都顧得上我呢?」

這句話讓安安的父母瞬間悔悟,反省了一下兩夫妻以前的所作所為,確實沒有陪孩子好好地學習,總是顧著自己玩自己的了。

所以說父母陪孩子一起學習,對孩子的學習成績發展有很大的好處,如果工作不是特別忙,晚上儘量陪著孩子一起學習,陪孩子學習的同時,也是一段美好的親子時光,不是嗎?

二、民主且不強勢的父母,在學習和生活上給孩子適當的發揮空間,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成績會更好。

1、學習適當放手,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

關於孩子的學習,家長一定不要一味的逼迫,有的時候適當放手對孩子的學習也是有益的。因為學習是一件長期且有些艱難的事情,如果沒有學習的動力和好的方法,孩子是沒法好好地堅持下去的。

明明的父母,雖然每天晚上會回家陪著孩子一起學習,但並不是時時盯著,也不會要求孩子學習必須按照自己的方法,而是讓孩子自己做題目,有不會的可以問父母,學習完後順帶著幫孩子一起預習一下。但是明明回家是先玩還是先做作業,都是明明自己決定,他的父母給明明學習方面的空間比較大。

而安安的父母是直接不管不顧,不管孩子寫作業,不管孩子考試前的準備工作,只看最後的學習成績。如果安安的成績落後,安安的父母會直接把她給揍一頓,然後告訴她,下學期一定努力學習,再考不好,繼續打。他們只是看成績,而從來不看安安的努力,從不聽安安的辯解。

家長應該教會孩子自主學習,不靠家長逼迫,孩子自然會有動力去學習,這個過程是需要長期培養的,家長必須要有耐心,不能一味的看成績。同時,家長要適當地放手,可以指導孩子比較好的學習方法,但不能過分干預,因為最終學習的還是孩子自己,什麼都得靠他自己悟出來、堅持學習下去。

2、家長讓孩子生活上獨立自主,這不會讓孩子成績下降,而會有所提升。

有的家長一直覺得孩子的任務就是學習,除了學習以外他什麼都不應該做。我有一個朋友,她就是特別的慣孩子,她的孩子名字叫依然。依然家裡除了學習之外,什麼家務都不做,洗衣服、刷碗、掃地等等她力所能及的小事都不做。她的父母總覺得這麼一個漂亮的姑娘,應該努力學習舞蹈、學習文化知識,這樣才會有好的發展,認為洗衣、刷碗等事情不是她女兒該做的事。可是即使她什麼家務都不做,孩子的成績沒見得有多好,反而一直徘徊在班級倒數的名次里。

而有的家庭,會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不在家,孩子也能很好地照顧自己和弟弟妹妹,但她們的成績絲毫沒有下降,反而逐步提升。孩子做一些家務,除了掌握一些生存的自理能力,還會了解到一些體力活的艱苦,所以學習更有動力,知道如果自己不好好讀書,可能會要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做著最辛苦的工作。

三、父母做事不三心二意、比較專注,自然也會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這樣孩子的成績自然不會差了。

1、讓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如果孩子的專注力比較強,學習能力肯定是比較強的,因為他懂得專注,上課能夠聽進去老師講的話。而有的孩子明明坐在那裡聽課,而腦子卻開小差了,老師講再多他都沒有聽進去,這樣的話成績如何會好。

而家長如果想讓孩子專注力比較強,一定要讓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慢慢的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比如說問他這一個小時只做語文作業,或者那一個小時只做數學作業,讓孩子一次只做一種作業,不要一會讓孩子做語文,語文還沒做到十分鐘,就讓孩子做數學作業,這樣孩子會很不專注的,要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只做一種作業,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輕輕鬆鬆讓孩子愛上藝術、文學,這個方法太好了


你見過這樣的幼兒園拓印畫嗎?暑假跟孩子一起玩!


媽媽,班裡好多小朋友不來上學了,得知原因,媽媽也想給娃辦退學


三個實用的抱娃方式!寶寶愛哭鬧,家長可以試試這樣抱


你可知13歲孩子的內心世界


娃們的睡姿,我已經笑到不能自己


別人家的孩子都這麼拼?快來突圍賽看看


精心培養的4歲「神童」,才入園就被勸退,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