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電影里有一座繞不開的話題——港片,曾經獨占鰲頭,撐起了華語電影半邊天的香港電影,現如今卻江河日下,逐漸成了明日黃花,可以說港片的輝煌已經不再,這點相信任何一個喜歡電影的觀眾都看在眼裡。但我們也不可否認,在這衰落的過程中,除了過度消費情懷、大肆圈錢,以落井下石姿態加速推倒港片的《大話西遊3》、《澳門風雲》系列之外,也還有部分嘗試絕境突破再現香港電影繁華的誠意之作,正在熱映的《掃毒2》或許正是這樣一部,香港電影絕境突破的一次嘗試。
對於《掃毒2》的惡語瘋評不在少數,畢竟從剛上映的豆瓣7.3一路狂跌至目前6.3,對於很多影評人來說,這個評分的電影,幾乎已經沒有觀影的價值了;對於噴子來講,集結了一直不會演戲的劉德華、只會捐小學的古天樂、平庸不堪的邱禮濤的電影,好看才出了鬼了嘞;更何況更何況,人民日報都轉載了篇吐槽文,這部用力過猛,尚未學會人話就要講大道理的電影還有什麼看頭?
劇本的好壞、導演的功力、演員的演技、剪輯的水平,我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就個人的觀影感受來說,我感受到了熟悉港片的感覺——在血淋淋的屠宰房掛起人體,地藏透過半扇豬肉,抬頭輕蔑一笑,是不是有些黃秋生剁完老闆一家,包完包子,回眸一視的味道?
有人說全程堆疊追車、槍戰、動作戲,視覺疲勞。我擦,你不喜歡吃紅燒肉,因為它油膩,你不能否認它是倒好菜吧?這種不及成本的追車、槍戰,刺激到爆棚的精彩,可以算的上腎上腺素上涌,全程無尿點了吧?這不是我們想要的大製作、爆場面嗎?車衝進地鐵太浮誇?對不起,我反倒覺得這就是全篇的最高潮,試想一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大毒梟,在絕境之下,什麼事情是做不出來的?
有人說,劇情太單薄,余富豪發家發的莫名其妙,兄弟反目反的不知所謂。我想說,開篇的幾分鐘,導演已經交代了整篇故事的背景,難道非要拿上整部電影的一半時間來懷念過去,追憶曾共渡患難日子總有樂趣嗎?電影是不是應該有一定的想像空間,90多分鐘的時常,不放在天地對決,要放到山無棱、天地合嗎?
還有人說,最終結局太倉促,生拉硬靠講禁毒,是部合格的禁毒宣傳片。我擦,從電影的名字你就應該知道,人家想要講的就是禁毒、掃毒,迎合熱點,宣傳造勢,增加票房,有錯?是部合格的禁毒宣傳片,不是一部合格的電影?行吧,你長了一張美麗的嘴,你說什麼都對。
縱觀整部電影,對照吐槽內容,我們可以發現,其實《掃毒2》並沒有你想的那樣不堪,甚至可以說,他是港片在絕境中突破的一種嘗試,希望大家都可以抱著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逐漸老去香港電影,也希望香港電影可以尋求到一個新的突破口,再現往日輝煌,為影迷呈現更加精彩的視覺大餐。
本文觀點僅代表個人,如有不妥請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