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總能聽見煩人的蚊子在周圍嗡嗡嗡的聲音,每次寶媽好不容易哄寶寶睡下時,蚊子總愛一個"突襲",又把他們給叮哭了,實在煩人!
所以今天多喜娃月嫂就要教大家如何給寶寶選擇正確的驅蚊法,讓他們再也不會因蚊子而鬧騰了!
一、物理驅蚊法
1."空調 洗澡"降溫去汗法
寶寶體溫比成人稍高,愛出汗,自然就成了蚊子最愛的"獵物"。而蚊子在低溫下行動力會變得很差,所以蚊子較多的時候,可以開下空調(控制在24~26℃),降低室溫跟寶寶的皮膚溫度。
減少汗水也能減少被蚊子咬的機率,寶寶有出汗的時候,應儘快用棉柔巾按壓擦拭掉,如果汗水過多、汗臭味較重時,可以快速洗個溫水澡,也能使身體保持乾爽,感覺更加涼快。
2.戶外穿長衣長褲
出門的時候很難保證周圍環境的涼爽,所以最好給寶寶穿上長款的衣物,選擇比較透氣、薄款的淺色棉質衣服。方法雖笨,可特別管用!
3.電蚊拍
古老實用的方法之一,但是注意別在寶寶的四周使用,避免誤傷寶寶及掉落的蚊子被他們拿去玩。處理完"屍體"後切記消毒好雙手才能接觸寶寶喲~
4.蚊帳 紗窗 紗簾門
最佳家居"防蚊牆",即使在家開窗通風也不怕。蚊帳最好選擇有拉鏈的蒙古包型,更能防止蚊子的"越獄"偷襲。
二、化學驅蚊法
大人免疫力比較好,可以採用各種驅蚊神器跟止癢膏保護自己,但是寶寶卻不能隨便使用這些產品,因為它們很可能會帶來各種大問題(特別是2歲以內幼兒)!
所以大家在有必要購買驅蚊產品的時候,切記要看好配方表,如果有以下成分,絕對不買!
1.薄荷腦/醇類
2歲以下幼兒使用過量,可能會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並且對皮膚刺激性強。
2.酒精
寶寶皮膚較薄,吸收速度快,酒精蒸發快,如果大量塗在寶寶身上,容易因吸收過度引起中毒反應。
3.樟腦
2歲以下幼兒使用過量,也可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
4.檸檬桉葉油/薄荷烷二醇
對神經有毒性,3歲以下幼兒皆禁止使用,家長要特別注意!
而目前經研究證明,對3歲以下幼兒安全性較高的驅蚊產品成分有:
1.避蚊胺(DEET)
算是實至名歸的"驅蚊冠軍",已獲美國兒科學會(AAP)的"實名制"認可。驅蚊效力最長能持續10~12小時。
但是給幼兒使用的話,應選擇濃度在30%以下的產品。
2.派卡瑞丁
驅蚊效力最長可續航到8小時,但給幼兒使用的成分濃度需控制在20%以下。
3.驅蚊酯(BAAPE或IR3535)
又稱伊默寧,雖然對比以上兩款來說驅蚊力相對較弱,但也大概可持續4~8小時。
對應以上較安全的材料成分,比較推薦您給寶寶使用這些化學驅蚊產品:
1.嬰幼兒電蚊香液/片
正規品牌的嬰幼兒電蚊香液/片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菊酯"一類,如氯氰菊酯、炔咪菊酯、炔丙菊酯、四氯苯菊酯等等。只要是在開窗通風的情況下短期使用,是不會對小寶的身體產生太大影響。
注意需在離寶寶睡覺較遠的地方使用,平時也不要帶寶寶在產品附近玩耍。
2.嬰幼兒驅蚊液
需選擇含有驅蚊胺、派卡瑞丁、驅蚊酯這類成分的正規嬰幼兒驅蚊液,儘量購買塗抹型,主要在戶外使用。
注意塗抹時先抹在成人手上,再給寶寶裸露在外的皮膚塗上薄薄一層,記得避開五官和有破損的皮膚喲!
這些傳統化學驅蚊產品,真不建議您給寶寶使用:
1.花露水
聞著香,實則並沒太多驅蚊效果,而且大部分含有較高濃度的酒精、醇醚成分,甚至有的還會加入樟腦、冰片及薄荷醇,除了可能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裡面的酒精成分還是易燃物,噴灑時遇明火可能會導致意外。
2.風油精、雙飛人等刺激止癢膏
此類傳統止癢膏用起來確實皮膚會很爽,但是對寶寶來說卻是特別刺激的"壞東西",因為裡面經常會添加大量薄荷腦跟樟腦類成分,可能會讓寶寶的皮膚更加敏感難受,對神經健康也實在不好。
3.盤蚊香
即使標明是嬰幼兒可用,也絕對不用!因為點燃蚊香產生的煙霧很容易讓寶寶的呼吸道感覺不適,長久使用可引起呼吸道疾病。而且有明火,極易因管理不慎發生火燭。
除此之外還有驅蚊貼、驅蚊扣、驅蚊手環等等"網紅"產品,看似神奇,卻只能保護方圓十幾厘米處的肌膚,持續性極低,想想性價比就很差,還容易被寶寶取下來誤食,所以大家還是省點錢別亂買了。
各年齡階段的建議驅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