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這個醫學名詞對於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但我們要知道的是:高血壓並非是一種疾病的名稱,而是一種症狀,就像我們腳痛、頭痛一樣。高血壓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導致的一系列併發症,比如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腦出血等
高血壓雖來勢洶洶,並非無法控制
常見的高血壓治療手段:
1.控制體重
2.限制食鹽
3.適當補鉀
4.適當運動
5.限煙戒酒
6.保持樂觀情緒
看到這裡,不禁有人會問:我們都知道,而且飲食已經清淡了,可血壓還是高....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治療高血壓踩過的「坑」
1.多吃植物油
眾所周知,控制血壓就要減少脂肪的攝入,都能做到少吃肥肉、少吃動物油,但卻對植物油不加以控制。提倡吃植物油是因為植物油與動物油所含的成分不同,植物油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必須脂肪酸的量比動物油高,更容易讓人體吸收
但兩者所提供的熱量是一樣的,食入植物油過多,產生的熱量也多,過多的熱量會迅速轉化稱脂肪存儲,體重就會增加,血壓會隨著體重的增加而增高
2.忽視「隱形鹽」
很多高血壓患者可以做到三餐中低鹽清淡的飲食,但是,食鹽無處不在。我們常吃的麵包、餅乾、蛋糕等這類雖是甜食,但因為甜食加鹽可以增加甜度,所以再吃這些甜食的過程中也攝入了一定的鈉鹽
同時一些防腐食品,比如麵條、泡菜中都含有食用鹽,所以我們也應該控制此類食品的攝入
3.跟風吃降壓藥
有不少高血壓患者不遵照醫囑,而是根據別人的「建議」來選擇藥品,完全忽視個體差異。每個人的年齡不同,合併疾病也不同,對藥物的受耐力更是不盡相同,還有各種降壓藥的作用機制也不同,鑒於種種因素,高血壓患者服用藥物應遵循個體化原則,切盲目跟風
此外,不要突然停藥,停藥應諮詢醫生意見,逐漸減少藥量,避免出現反跳現象
4.不能吃雞蛋
很多高血壓患者認為雞蛋中的膽固醇含量過高,這種「因噎廢食」的做法不能贊同。一個雞蛋含膽固醇340mg,按吸收率為50-70%來計算的話,只有170-238毫克進入血液
因此,高血壓患者一天吃一個雞蛋並不會造成膽固醇,雞蛋營養豐富,尤其是蛋白質、礦物質鐵、磷脂等物質,是人體所需營養物質攝取的重要來源
5.綠茶能降壓,要多喝
曾有研究人員發現:喝綠茶可以減少高血壓發生的機率,這就給很多人造成了一個誤區,認為喝綠茶可以降壓,應該堅持多喝
適量的飲用綠茶可以預防高血壓,但是高血壓患者長期喝濃綠茶就會造成症狀加重,因為濃茶所含的茶鹼量較高會引起大腦興奮、不安、失眠等不適,從而使血壓上升
建議:喝茶不要衝泡過度或者放置過久,並且每次不宜過濃,服用降壓藥之後,要在服藥2-3小時後在喝茶,以免影響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