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這是「約茶記」第143篇原創文章,我是茶小約。
白族三道茶佐料
本文導讀:有一種茶要放七種佐料(生薑沫,花生,桂皮,紅糖,乳扇,蜂蜜,花椒)你聽過嗎?那種滋味小約可是終身難忘的,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特別的「白族三道茶」。
我國飲茶歷史悠久,不同地區、民族也都有自己傳統的飲茶方式,這是當地文化的另一種呈現方式。
在美麗的蒼山洱海下,居住著熱情好客的白族人。獨居特色的「三道茶」是白族人古老的品茶藝術,起源於公元八世紀的南詔時期,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
喝三道茶,起初只是白族長輩對晚輩在求學、學藝、經商、婚嫁時的一種祝願。
現如今,三道茶現已成為白族民間男婚女嫁、節日慶典、接待賓客的茶禮,「三道茶」歌舞表演也成了大理旅遊的保留節目。
透過茶香,我們不僅能嗅到獨具特色的文化氣息,也能體會到豐富的人生哲理,雲南大理的白族「三道茶」就是其中之一。這個茶需要分三次喝,一苦、二甜、三回味,感性興趣的朋友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驟來一遍哦。
茶品:普洱生茶(最好是毛茶,便於烤茶)
茶具:電陶爐、烤茶罐、小茶碗、三道茶佐料(生薑沫,花生,桂皮,紅糖,乳扇,蜂蜜,花椒)
烤茶
第一步:烤茶
白族三道茶屬於烤茶的一種,講究先預熱烤茶罐,而後將適量的茶葉放入烤茶罐中進行烘烤。烘烤時,要不停的抖動烤茶罐,因此又稱其為「百抖茶」。
抖茶
抖動茶罐的目的有兩個,一是使茶葉受熱均勻;二是防止茶葉因溫度過高而烤糊。烤茶時,要時刻關注茶葉的色澤和香味變化,等到茶葉烤黃,且發出焦香時,即可注入沸水。
考烤茶後注入開水
第二步:分湯(苦茶完成),同時準備甜茶
注水後,靜待片刻,待茶水煮沸;看著翻騰的水花稍落時,便將茶湯分到品茗的土碗里。此為,第一道茶,苦茶
第一道茶:苦茶
這道茶有普洱生茶的醇味、苦味、茶香清郁,飲後使人齒頰生香,精神為之一振。純真的茶味體現了白族人民質樸、純真的精神風貌。
苦茶,寓意著:萬事開頭難,總要先吃得苦中苦,才能享受甜上甜。
第三步:出湯(甜茶完成),同時準備回味茶
將烤茶罐放回烤茶爐上,加入沸水,待茶湯煮沸,將茶湯沖入,放好調料的土碗里即可飲用。(調料有大理特產乳扇、花生沫、紅糖、蜂蜜
第二道茶:甜茶
用時需邊嚼邊飲,這道茶香甜可口、營養豐富,表達著白族人民的盛情厚誼。
甜茶,寓意著:人生在歷經磨難與困境後,終將會苦盡甘來,因此在面對困境時,我們需要心懷期待,堅韌不拔。
第四步:出湯,完成回味茶
用苦茶的茶湯和甜茶的調料,再加入驅寒,祛濕的幾味中藥材(花椒、姜、桂皮一起沖調而成。苦茶飲下後,頓覺香、甜、苦、辣、麻五味俱全,口腔因各種味道的刺激而生津不止,讓人回味無窮、感慨萬干。
注開水前的回味茶
茶能祛除濕氣,使人體免受溫濕氣的侵害、有助健康。
回味茶,滋味豐富多變,各種滋味代表著人一生要經歷的:高低曲折、榮辱興衰與酸甜苦辣。
第三道茶:回味茶
到這裡三道茶就都準備完畢了,喝的時候要一口喝完,首先是苦茶;而後是甜茶,喝甜茶的時候要先咽茶湯,然後再嚼甜料;最後是三道茶,和第二道茶一樣的飲用方法。
先是姜味,有點姜的甜,而後是極其明顯的桂皮味和花椒的麻,咽下茶湯後,口腔麻木,生津時如口腔下暴雨一般瘋狂,持續不斷。
用心品味「三道茶」的「一苦,二甜,三回味」,第一道茶,滋味清苦,回甘生津,沒有澀感,寓意著萬事開頭難;第二道茶,茶湯入口先是清苦,咀嚼之後香甜隨之而來,寓意苦盡甘來;第三道茶,香、甜、苦、辣、麻五味俱全,滋味豐富,讓人回味無窮。
白族三道茶告訴我們,萬事開頭難,在面對複雜的境遇時,要堅韌不拔,最終都會苦盡甘來,我們應該時常「回味」這先苦後甜的道理。
百味人生,平淡時像水,豐富時似茶,願我們在品茶的時候,在欣喜茶香的同時,都能有更多的收穫。
本文系「約茶記」原創文章,作者:茶小約,觀點僅代表個人,圖片來源網絡更多知識和故事持續更新,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