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 台灣2019年6月5日 上午9:00
檢視相片
本文作者/ 攝影:李佩書 / 微笑季刊:2018 誠食款款行《解憂菜市場》
位於和平路上,西市場一帶又稱「大埔莊」,過去是屏東市郊,「民國七十幾年,許多小販在成功路上做生意、集結成市,後來規模越來越大,政府乾脆蓋西市場、集中管理。當時人數多到需要抽籤分配!你看它建築絕對性的對稱、兩邊有斜坡,在當時是很新潮的設計。」
屏東縣愛鄉協會總幹事周芮宇從小跟著媽媽上西市場,她回憶起當年榮景,連斜坡兩旁都是攤商,過年期間市場裡的雜貨店,一家七口得住在小小的鋪子裡輪流顧店。
檢視相片
「西市場存在一種很有趣的共生關係。夏一跳早餐店土司裡的肉鬆是用隔壁肉乾店的,阿英麵店的米苔目是跟歸來紅龜店叫貨,滷蛋攤、阿西冰店做雞蛋仔用的蛋,也是來自市場裡的蛋行。有時候發現怎麼一起休市了,原來攤家們相揪去自己的『員工旅遊』。」周芮宇笑說很像電影《幸福的三丁目》人情緊密。
近年來台灣的傳統市場都遇到相同問題:消費形態改變,消費者不再早起買菜,超級市場、大賣場取而代之。不忍看到西市場嚴重萎縮,屏東縣愛鄉協會一群年輕人透過幾個計畫案,陸續舉辦有趣的市集、辦桌、小旅行來活化市場空間。
檢視相片
很台的甜鹹法國土司、香雞堡,夏一跳早餐的味道,不知為何和連鎖早餐店就是不一樣。歸來紅龜買小塊鹹粿、草仔粿解饞;還有一攤菜頭煎,米現磨、蘿蔔現蒸、現刨絲,煎得外赤內柔軟,還有濃郁的白蘿蔔甜。樓下生鮮僅存沒幾家,但豬肉攤有深藏不露的阿嬤牌鹹豬肉,海產攤的蝦兵蟹將被擺得精神奕奕。
離開前記得去打包旭陽食品行的肉乾,涮嘴卻沒有罪惡感的好肉乾肉條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