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國外,總希望尋找一些和家鄉有關的事物。然而在國外的華人超市,可能就帶上了英語文化的烙印。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澳大利亞華人超市背後的5個小秘密,感受一下別樣的風土人情。
人民幣和澳元直接替換
沒錯,在中國一聽王老吉只要4元人民幣(也就是相當於80分澳元),但是在這裡你有可能要花將近4澳元才能買到它哦。這可能是因為這種產品對澳大利亞人來說還是新鮮玩意兒,店主當然要乘機多收一點錢啦,不過確實還要考慮到一些客觀因素,例如澳大利亞人的高薪水,高生活消費,匯率以及這些產品大部分都是從遙遠的中國進口而來。
這裡從來不缺調味料
在澳大利亞的每一個主要的城市都有不少唐人街,那裡滿街都是中國餐館和雜貨店,店裡應有盡有,你家鄉的大部分配料在那裡都能找到。所以啊,不要再把你的行李箱裝滿辣椒醬和方便麵了,這裡都有!雖然很重要的一點是你家鄉的特產可能在這裡買不到,但是你現在可是在澳大利亞了啊,是時候換個口味了,不是麼?
不是所有的售貨員都會說中文
漫步在唐人街上你會感覺到像家一般熟悉的氣息,但當你脫口而出「你有沒有(某種東西)」的時候,往往回應你的就只有茫然的目光。很多出生在澳大利亞的華裔雖然父母是華人,但是從小成長在澳大利亞的他們並不會說中文;顯然我之前就犯過這種錯誤啦!
你不能直接從貨架上買到菸酒
在澳大利亞的商店裡,香菸往往放在櫃檯後面,並且你需要滿18歲後才能購買。通常來說,如果想要買酒,你應該去叫「bottleo's」的酒類專賣店,並且出示你的身份證,證明自己年滿18歲,方可購買。
更地道的小店和飯館需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如果你去問其他在澳大利亞留學(課程)的中國學生,得到的答案可能會幫你弄清楚每一個大城市裡地道的中國餐館在哪裡。但是要注意了哦!在小一點的郊區小鎮里也不乏中國餐館,但更貼近澳大利亞人的口味。
澳大利亞人可能會認為他們吃的是中國食物,實際上和你平時吃的相去甚遠。很多老式的中國餐館賣的都是廣東菜。
如果你問一個澳大利亞人他們心中的中國食物是什麼,你很有可能得到這樣的答案「糖醋小排」或者「檸檬雞」。他們常常意識不到中國菜的口味可謂多種多樣,並不能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