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見有家長訴苦說,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這麼活波快樂,又蹦又跳的,而自己家的孩子就像個「瘟神」一樣,總是不喜歡與人交往,自己一個人獨處呢?其實這並不是某個孩子的個例,雖然現在社會發展的節奏越來越快,人和人的交往變得方便快捷了許多,可是人與人的關係確實是越來越疏遠了,這點就連我們大人都很有體會,何況還是弱不經事的孩子呢?
現在的家庭爸爸媽媽都要上班,80%以上的家庭都把自己的孩子交給爺爺奶奶來看管。其實這就是問題的根源,因為年齡上的差距,本身很容易跟社會現實脫節,而且大多數老年人的體力不支,沒辦法做到像年輕人一樣多帶孩子到外面活動,自然就造成了孩子性格相對內向的問題。
除此之外,孩子的性格培養還跟爸爸媽媽的教育方式密切相關,有以下這兩種「極端」教育方式的家庭,孩子多半會性格內向,膽小怕事了。
1、對孩子的要求過於嚴厲
造成這種情況的父母往往性格都比較固執,他們執拗不過孩子,也容不得孩子有天真可愛的一面,常常對孩子們犯下的錯誤零容忍。只要是觸犯到了自己的「標準」,他們都會對孩子「嚴格教育」,並採取高壓政策,讓孩子們迫於「威信」而不得不屈服。久而久之,孩子們的天性被打壓,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都不會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而先要看看家長們的態度,只有得到充分的肯定之後,他們才會去付出行動。唯恐一著不慎,就招來責備甚至於打罵的「下場」。
2、對孩子過分地溺愛
雖然現在放開了二胎政策,可是家庭裡面但是獨生子女的占據多數,面對自己的孩子,有的家長唯恐他們受到一丁點的傷害,處處都打理得井井有條,不然自己的孩子經歷任何風雨。可想而知,在這樣的氛圍下,孩子的性格會如何嬌慣。所謂「慣子如殺子」,過分的依賴和順從孩子,只能培養出一個「低能兒」,什麼也不會,什麼也不敢做,性格不僅會孤僻內向,而且還會脾氣暴躁,一旦自己碰到一點不順心的事情,就很容易發怒。因為,在他們的心裡,所有的事情都應該是父母安排好的,都應該不會有任何差錯的。這使得孩子們完全喪失了自主思考,自主行動的能力。
以上是家長們兩種「極端」的教育方式,在現實生活中很常見,但是實話實說,完全嚴格要求,或者完全溺愛的家庭還是極少數的,大多數家庭不會這麼「絕對」,但是會有某一方面的傾向。所以,家長們還是要引起重視,充分意識到這種極端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還應該做到不同的事情採用不同的方法。什麼事情應該嚴格要求,什麼事情應該放手讓孩子去做,父母自己要有把握和分寸。
孩子性格內向會對以後的發展帶來很大的阻礙,家長們不得不重視起來。教育是一個大課題,是由父母和孩子們,乃至整個家庭一起分工合作,互相協調,才能共同完成的,我們都在路上,一起努力吧!
原創:養兒方說。
分享育兒好文,關注我們,在育兒道路上攜手同行。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