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大學用醫學角度告訴你:想孩子學的好,掌握三種方法!

作者:CUP       2019-05-29 22:56:01


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用爬樹的能力來評斷一條魚,它將終其一生認定自己是個笨蛋。——愛因斯坦

美國加州大學用醫學角度告訴你:想孩子學的好,掌握三種方法!

本文作者洪蘭 來自美國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現為台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父母不能打孩子,特別是打孩子的頭部

中國人很喜歡打小孩,這一點是我怎麼也想不通的事情。

我曾經去過一個政府部門,這是全市只有幾個人能考進來的地方。有一個聽眾,他告訴我說,他的孩子一歲兩個月,被他打了以後,孩子會害怕、會哭,不要他抱。

我就花了半個小時去跟他講,不要打孩子,孩子還那麼小,話都說不出來,你打他幹什麼呢?等我演講完了,剛從會場出來,他就追出來,高聲地問我:「那幾歲可以開始打呢?」

再生氣也別動手!我想從大腦科學的角度,來解釋一下為什麼不要打孩子。

我們大腦里有個部分叫前腦,也叫做總裁腦。我們的計劃,情緒控制,策略都是前腦負責控制的。前腦一旦受傷,人格可能改變。

所以我常跟家長講,不管孩子考試考得怎麼樣,絕對不能拎著孩子的頭去撞牆。因為大腦的每個部分都很重要。

比如下圖中紫色和灰色交界的地方,是聽覺皮質。中國人特別喜歡打小孩耳光,你把他打傷了聽不見了怎麼辦呢?

美國加州大學用醫學角度告訴你:想孩子學的好,掌握三種方法!

大腦結構圖

因此,父母不能打孩子,特別是打孩子的頭部。

這種行為可能造成孩子大腦生理機制的損傷。而大腦一旦損傷,人就會在生理機制上遭遇障礙,日後再怎麼通過後天的教育努力,希望也是非常渺茫的。

三歲定終生這種話是不對的

從大腦發展的角度,每個人的神經是具有可塑性的。海馬回的神經細胞再生,大腦的神經連接不停在改變。學習的時候,神經迴路會加強。

美國加州大學用醫學角度告訴你:想孩子學的好,掌握三種方法!

海馬回的神經細胞再生,大腦的神經連接不停在改變

有位89歲的老人家患鼻咽癌,治療他的時候需要注射放射性的藥水,以便追蹤癌細胞的擴散。

注射三天後,老人家就過世了。

經家屬同意解剖大腦,就發現齒狀回這個地方是發亮的,這表示他在注射完放射性的藥水後生長出了新的神經細胞。

1998年的這個實驗非常重要,是醫學界的革命性的發現,但更重要的意義還是在教育領域。

人的大腦神經細胞會再生,所以三歲定終生這種話是不對的。

同時,我們也要知道,沒有所謂的「輸在起跑線」。我們的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我們的孩子是要走到終點的。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如果學得慢一點,沒有關係。人家的孩子練一次,我們的孩子可以練一百次,總是能學會的。

有這樣一個實驗:將同一窩出生的老鼠,隨機分成兩組,注射放射性的藥水。一組老鼠被設計走比較簡單的迷宮,另一組老鼠被設計走比較難的迷宮,走出來後才會找到東西吃。

三個月後,老鼠們發育成熟。經解剖發現,走較簡單迷宮的老鼠的大腦神經細胞比較少,而另一組走較困難迷宮的老鼠的大腦神經細胞較多。

學習是「學 習」。開竅慢的孩子,只要堅持學習,就能變得聰明。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西漢.戴聖《禮記·中庸》

意思是:別人學一次就會了,自己就學一百次;別人學十次就會了,自己就學一千次。如果真能照這樣子去做,即使愚笨,也會變得聰明,即使再柔弱的人也會變得堅強。正所謂「勤能補拙」。

有的人生來就知道它們,有的人通過學習才知道它們,有的人要遇到困難後才知道它們,但只要他們最終都知道了,也就是一樣的了。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爭的是終點,不是起點,要跑到終點才是贏家。成功的人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

情緒,是改變大腦最快的工具

孩子有一生的時間需要學習,不需要催他,也不需要急於一時一刻,但是情緒處理不當,會使孩子厭惡上學,甚至產生負向人格。

經常打罵孩子,引起不好的情緒,會改變孩子的大腦。

汶川地震以後,曾經有一個很重要的實驗。在地震發生25天之後,用核磁共振儀掃描受災人員的大腦,發現主管情緒的大腦部分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所以,我們看到,情緒可以極大地改變大腦。

美國加州大學用醫學角度告訴你:想孩子學的好,掌握三種方法!

汶川地震後倖存者腦部變化

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的媽媽寫過一本非常棒的書。書中,她說到自己從來不曾因為兒子大提琴拉得不好就去打他。

她說,如果孩子挨了打,他就會從此對大提琴產生恐懼,就可能再也不會去摸琴,他也就不會成為知名的大提琴演奏家。

所以,孩子會因為恐懼而不去做一件事。

你因為孩子數學不好打他,結果他看到數學就恐懼,越恐懼越不敢學習,結果一輩子都可能學不好數學。

這是個很重要的觀念:孩子只要喜歡就會去做,而感到恐懼時就會逃避。

拿學習這件事來說,主動的學習才有用,被動學習沒有用。孩子想學,偷著學學得最快。

有的時候,你認為孩子具有某個缺點,這個時候也不要輕易去改變孩子,尤其不能讓孩子有情緒障礙。

如果一個人每天都在想不好的事情,負面情緒就會放大。大腦產生觀念,觀念引導行為,行為產生結果,結果改變大腦。

允許孩子犯錯,讓他從錯誤中學習經驗

如何對待孩子犯錯?正確的答案:我不要求你完美,我要求你學習。

當你犯錯時,重要的不是這個錯誤有多糟糕,或者是不是你的錯,重要的是,要將錯誤轉換成一個經驗。

很多家長說,我的小孩喜歡說謊,說謊就要打啊。其實,道理應該反過來,你不打他,他是不會跟你說謊的。

因為在人的大腦里,說真話的時候會用比較少的血,而說假話的時候,需要編很多細節,不然就穿幫了,所以說假話要用較多的血。

而我們的大腦則是天然傾向於用較少的血。也就說,大腦更愛說真話。

另外一方面,當你允許孩子犯錯的時候,孩子對於別人的過錯也會表現得比較寬容。這個寬容心就是我們大人養成的。

如果我們對錯誤趕盡殺絕,不允許孩子犯錯,他就會想盡辦法去欺騙你。

愛因斯坦說過:「不曾犯過錯誤的人,表示他從未嘗試過新的事物。」

允許孩子犯錯,讓他從錯誤中學習經驗,只有這樣才能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美國加州大學用醫學角度告訴你:想孩子學的好,掌握三種方法!

4個雙胞胎的大腦圖顯示:

同一個父母帶,同樣的教育方式, 但是大腦結構卻顯示不一樣

上天是很公平的,空間能力好的人往往語言能力不怎樣;語言能力好的,空間能力常較差。

也就是說,大腦是個有限的資源,很少人得天獨厚樣樣都好,所以我們不必去苛求孩子。

愛因斯坦的腦在他死後捐了出來,並做了詳細的分析,發現他在掌握空間的頂葉聶葉交會處的確比別人大15%,他的腦細胞也比別人多。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妻子和母親照顧3胞胎,妻子卻經常抱怨累 出差提前回家丈夫當場淚目:對不起老婆


兒童右腦潛能開發,如果掌握住這7點,孩子鐵定不會輸的起跑線上


未來取得大成就孩子的三種特徵,並非因為上了名校!


讓孩子背誦他們根本不懂的古詩詞,有什麼意義?


帶寶寶出去玩,自帶食物更健康


孩子為什麼總是和父母「對著干」


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幼升小」時期,建議家長們好好看看!


讓孩子大腦更聰明的食物,核桃只排第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