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好吃的人來說,平時大魚大肉準會沒少吃,這不,積食了吧?胃不舒服了吧?咋辦好呢?
穴位按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不適,故如果只是輕度的胃部不適,不妨按摩上脘、中脘、下脘三個穴位:
1、上脘穴
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5寸處。
按摩此穴可改善胃痛、嘔吐、反胃、腹脹、腹痛等症狀。
2、中脘穴
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臍上4寸處,是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脈的交會穴。
按摩此穴可改善胃痛、胃酸多、噁心嘔吐、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
3、下脘穴
它距離脾胃很近,在前正中線、臍上2寸處。
按摩下脘穴偏重於緩解小腸、脾不運化所導致的疾病,如腹脹、腹痛、消化不良、腸鳴等。
按摩以上三個穴位需要使用大拇指,以自己能接受的力度順時針、逆時針交替按揉,每次5~10分鐘。如果可以同時按摩足三里,有事半功倍。
除了按摩穴位,飯後做一些微運動也可以幫助消化:
1、拍手
飯後拍拍手,可以促進消化,提神醒腦。具體做法為:先保持站立姿勢,雙手在頭頂上方擊掌,然後抬起右腿在右大腿下方擊掌,輪流變化左右腿即可。
2、「罰站」半小時
久坐不動容易使血液循環和消化系統發生障礙,影響機體代謝能力。
吃完飯站立一會兒,有助於對食物的吸收和消化;但持續時間不宜太久,半小時即可,否則不利於下半身血液循環。
除了以上兩點,想開胃健脾助消化,還可以嘗試用陳皮煲湯。
民間常說「一兩陳皮一兩金」,陳皮氣香,味辛溫微苦,歸脾、肺經,可健脾和胃,理氣調中、燥濕化痰,特別在理氣方面功效尤為明顯,最適合節後食用。下面推薦三款食譜:
1、蘿蔔山楂陳皮牛肉湯
材料:白蘿蔔、牛肉各200克,陳皮5克。
做法:所有材料洗凈後放入瓦煲,加適量水煮熟後放少許鹽調味食之。
功效:開胃消滯,理氣和中。
2、花菇木耳陳皮雞內金瘦肉湯
材料:花菇、木耳各100克,陳皮、雞內金各5克,瘦肉200克。
做法:所有材料洗凈後放入瓦煲,加適量水煮熟後放少許鹽調味即可。
功效:消食開胃,增食慾,治消化不良症。
3、花旗參淮山陳皮燉烏雞湯
材料:西洋參、陳皮各5克,淮山20克,烏雞半斤。
做法:西洋參和陳皮浸泡半小時,所有材料洗凈一起燉熟,放少許鹽調味溫食。
功效:補氣血,養顏養血,健脾,補而不滯。
注意:陳皮偏燥熱,故胃熱者(常有胃痛拒按、愛吃冷食、舌苔黃膩等症狀)、體質陰虛者、失眠多夢及喉嚨乾澀者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