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款大廚改良創新菜品
1
草莓骨
咕咾肉的搭配堪稱經典,水果 肉配上酸甜的味型,一直是粵菜館子壓軸的熱菜,此番,大飯堂Mini在更新菜肴時,用應季的草莓熬汁代替酸度較大的菠蘿,更能討人歡心,開賣沒幾天就登上店中暢銷榜。
原料:
仔排250克。
調料:
自製草莓汁。
製作:
1、仔排衝去血水,吸干水分後掛糊。
2、鍋入寬油,燒至六成熱,下仔排炸至斷生後撈出。
3、待油溫升至七成熱,下入仔排炸至表層金黃後撈出控油。
4、鍋入底油,倒入炸好的仔排,下入自製草莓汁,待仔排裹勻湯汁後即可出鍋裝盤。
自製草莓汁:
白醋1000克、冰片糖750克、白糖500克、番茄沙司350克、草莓醬150克、山楂片100克、番茄醬50克、檸檬水50克、鹽少許,放入鍋中,小火熬化即可。
脆漿糊:
1、低筋麵粉500克、粘米粉50克、生粉50克攪拌均勻,調成咕嚕粉。
2、大豆油500克、蛋清400克、濕生粉350克、咕嚕粉350克納入盆中,攪拌均勻即成。
2
椒麻魚片
大飯堂之前有一道「番茄魚片」,廚師長郭榮在改良時仍以細嫩、少刺的龍利魚為主料,去掉番茄,加入金陽青花椒,增加了椒麻口味,受到年輕人的歡迎,每日銷量25份。
原料:
龍利魚片250克,土豆粉條100克,黃豆芽150克。
調料:
魚骨湯500克,青線椒100克,金陽青花椒20克,麼麻子藤椒油30克,鹽、味精、雞汁、菜籽油各適量。
製作:
1、土豆粉條、黃豆芽分別焯水裝盤。
2、鍋下藤椒油燒至五成熱,加入青線椒50克、青花椒段10克炒香,倒入魚骨湯,燒出椒麻味後濾去渣滓,調入雞汁、鹽、味精。
3、下魚片煨至斷生,出鍋裝盤。
4、鍋入適量菜籽油和藤椒油,將剩餘的青花椒和青線椒段爆香,淋在魚片上即可走菜。
3
手掰豆腐煨牛腩
原料:牛腩,酸漿豆腐,青蒜末,醬油,生抽,八角,花椒,干辣椒,鹽,高湯,雞精,蔥,姜,蒜,料酒,二湯,蔥油。
製法:將牛腩改刀,飛水備用;鍋入少許油燒熱,下八角、花椒、干辣椒、蔥、姜、 蒜煸香,放入牛腩塊,加醬油、料酒、二湯,小火燉制90分鐘至熟備用;青蒜末拉油,將豆腐掰成塊,備用;鍋入少許油燒熱,下八角、蔥、姜煸香,烹入醬油、高湯,放入豆腐和燉熟的牛腩一同燉制,加少許蔥油,大火收汁,裝盤,點綴青蒜末即可。
點評:咸鮮醬香,牛肉軟爛,豆腐入味,湯汁濃厚醇香,牛肉和豆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此菜單店日均銷售30份,深受食客青睞。
4
青椒深海蟹
原料:冰鮮深海蟹5隻(每隻重約100克),二荊條青椒250克,杏鮑菇100克。
調料:菜籽油、豬油各30克,高湯200克,青小米椒10克,姜、蒜各15克,青花椒10克,青芥辣5克,蚝油8克,東古一品鮮醬油5克,美極鮮味汁5克,味精、雞精各5克,香油、花椒油各5克。
製作流程:
1、鮮青花椒剁碎,姜蒜切粒,青小米椒剁細。深海蟹解凍後砍成塊,拍勻一層玉米澱粉,入七成熱油中拉油待用。杏鮑菇切片後用高湯煨入底味。
2、鍋放菜籽油和豬油燒熱,下入青花椒碎、姜蒜粒、青小米椒碎煸香,入拉過油的蟹塊翻勻,淋入濃湯,下入其餘調料調味,略燒一下,再下入二荊條青椒段快速翻炒勻,勾薄芡後淋入花椒油、香油起鍋即可。
5
邵陽血醬鴨
在湖南邵陽和武岡,「血醬鴨」是當地人逢年過節款待親朋的傳統佳肴。食在不一樣餐廳的行政總廚湯士虎三次趕赴邵陽,才將這道「傲嬌」的地方菜搬回長沙,因其口感細嫩、肉味醇厚吸引了一眾好吃嘴兒,很快便登上了該店的旺銷菜排行榜。
批量預製(四份量):
1、仔麻鴨一隻(重約5斤)宰殺後迅速放出鴨血(用筷子不停攪動,防止凝結),褪毛治凈,放在砧板上,蓋上乾淨的紗布,用木棍敲打鴨身,直至將鴨骨敲散碎,然後揭去紗布,將麻鴨改刀成拇指大小的丁;老薑500克洗凈後改刀成蠶豆粒大小的塊待用。
2、鍋入熟菜籽油200克燒熱,下入姜塊、桂皮10克爆香,倒入鴨塊,大火煸炒5分鐘直至鴨油充分析出,調入豆瓣醬20克、醬油15克、蚝油、生抽各10克、鹽、味精各5克炒勻,倒入高湯沒過鴨塊,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煨30分鐘入味,離火晾透,平均分成4份待用。
走菜流程:
鍋入底油燒熱,下入拍松的蒜子20克、小米椒圈、黃貢椒段各5克炒香,倒入煨好的鴨塊1份,添少許清水,翻炒至水分全部收干,開大火緩緩淋入鴨血(加少許濕生粉攪勻)60克,邊淋邊翻炒,直至鴨血全部均勻地裹在鴨塊表面,起鍋倒入墊有洋蔥塊的盆中即可。
製作關鍵:
1、製作此菜只能選用10個月左右的仔麻鴨,倘若選用生長周期過長的老鴨,則肉質太老、不易嚼爛。
2、走菜時要先收干水分再下入鴨血,否則掛不均勻。
3、鴨血若不能立刻用完,可以按100克鴨血加20克白醋、20克清水的比例調好,防止其凝固。
6
姜香白水魚
傳統白水魚(即太湖白魚)的做法以清蒸為主,大飯堂Mini在此基礎上,加入薑蓉醬和雞汁,使魚湯姜香濃郁、滋味更加鮮美,烏冬面和玉子豆腐的加入讓這道菜分量更足,而且提高了毛利、擺盤更立體。
原料:
白水魚600克,玉子豆腐1根,烏冬面50克。
調料:
薑蓉醬50克,蔥、姜各50克,鹽10克,味精5克,白酒5克,花椒2克。
製作:
1、將白水魚宰殺治凈,斬掉頭尾,沿魚骨行刀,將魚身一分為二後,打十字花刀,加鹽、味精、蔥姜、白酒腌制30分鐘。
2、將魚頭、尾、身擺盤,中間放上玉子豆腐與烏冬面。
3、淋上薑蓉醬。
4、蒸製8分鐘後取出,點綴三絲(蔥綠、蔥白、紅椒),即可走菜。
薑蓉醬:
鍋入雞油300克燒至七成熱,加入薑末500克炸香,待雞油從渾變清時即可停火,加雞汁100克拌勻。
7
銅盆蝦
原版銅盆蝦是用干蔥頭爆鍋之後,放進焯水的河蝦,加入海鮮汁炒香上桌。改良後的菜品,將洗凈的河蝦直接蓋在洋蔥塊上,現場點火烹飪,增加客人就餐樂趣的同時,可以節省人工,提高走菜速度。改良後的銅盆蝦日售30份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