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俗地說就是「血塊」,它像塞子一樣堵塞了身體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導致相關髒器沒有血液供應,造成突然死亡。
血栓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任何時間。99%的血栓沒有任何症狀及感覺,甚至到醫院心腦血管專科做常規檢查,血脂、血壓、心電圖、CT等一切指標正常,也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突然發生。
雖然,血栓常被人們提起,但它的真面目想必很多人都沒有見過。那麼,血栓到底長啥樣呢?
這是醫生取出的堵塞患者的完整血栓。
這是通過醫學設備看到的血栓
對比一下取出血栓後的的血管
五類人易被血栓「拴住」,日常要多加註意!
第一類:吸菸者
吸菸對人體健康有諸多危害,血栓就是其中之一。
吸菸看起來主要影響肺部,其實還會傷害血管。
菸草中的有害化學物質會損傷血管內膜,讓血細胞更容易凝集起來。
吸菸還與心髒病和外周動脈疾病有關,它是心髒病發作和中風最大的推手之一,因而也會增加患靜脈血栓栓塞的風險。
第二類:服用雌激素者
雌激素是常見避孕藥物的主要成分,服用避孕藥的女性患上血栓的可能性會增加3~4倍。
原本健康的女性,長期服用避孕藥可能發生腿部腫脹、氣短和胸痛(幾率並不大)。
因此,存在血栓風險因素的女性,不建議採用藥物避孕。更年期採用雌激素替代療法的女性,也應當重視血栓的隱患。
第三類:久坐、缺乏運動的人
住院等情況下,人們會連續幾個小時甚至更久都不移動身體,這存在很大的健康隱患。
身體遭受嚴重外傷、生重病或做手術的人,會因為在病床上久臥而導致血栓風險顯著上升。
坐長途車或飛機等許久不動的人,發生血栓的風險也較高,特別是當他們喝水不夠充足時。
長途車、公交車司機等職業的人群,也有較高血栓風險,應注意加以預防。
第四類:有血栓家族病史的人
如果你的直系親屬患有血栓,你就比常人有更大可能「中招」。某些遺傳性疾病也會使血液黏稠,更容易形成血栓。
第五類:肥胖的人
肥胖越嚴重,患上靜脈血栓栓塞的風險越高。這是因為,身體承受的重量越大,血液流動起來就越困難,如果還有久坐習慣,情況會更糟。
一個動作,「沖洗」血管,遠離血栓
踝泵練習
踝泵練習,通過踝關節的運動,起到像泵一樣的作用,增強下肢的血液循環,預防血栓的形成。
具體方法:
雙膝自然伸展,用盡全力勾腳10秒鐘後再用盡全力繃腳,反復進行,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不限次數,越多越好。
每次勾腳、繃腳要盡量達到最大幅度,動作要盡可能緩慢柔和,雙腳同時做效果更佳。
日常預防血栓,牢記「三字訣」
一:多吃粗
雜糧、堅果、豆類、蔬菜、海藻、全麥麵粉等富含膳食纖維,適量攝入膳食纖維利於產生飽腹感,它不僅能和腸道內的膽酸、膽鹽結合,還能刺激大腸蠕動,將膽固醇排出體外,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
另有研究表明,不可溶性膳食纖維與心血管病風險降低相關,並可延緩高危人群向心血管病患者轉化的速度。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成人每天應該攝入25-30克膳食纖維。大約為3碟蔬菜、2份水果,並以雜糧飯代替白米飯,便可輕松滿足一天所需。
二:油搭配
不吃或者少吃動物油。三匙植物油搭配吃,約25克~30克。
最好將各種油搭配著吃,比如將油酸類油脂豐富的橄欖油、亞油酸類油脂豐富的大豆油、亞麻酸類油脂豐富的蘇麻油按2:2:1的比例搭配。
蘇麻油主要含有不飽和脂肪酸α-亞麻酸,可軟化血管,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減少脂質沉積及改善纖溶功能,可以清除血液垃圾,降低血液膽固醇以及低密度膽固醇,增加血管通透性,幫助清除對心血管有害的物質,保護心血管系統的健康。
大家日常多補充多不飽和脂肪酸來改善人體脂肪酸的失衡,中國營養學會2013年版,推薦α-亞麻酸(多不飽和脂肪酸)每日攝取量1600-1800毫克。
國內外醫學研究發現,長期足量攝入a-亞麻酸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對癌症、炎症、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免疫力低下、記憶力減退、視力減退、心髒病、腦血栓、老年痴呆等慢性疾病的都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三:多喝水
水,不僅能拯救人們的生命,還是長壽的第一要素。很多疾病是由於攝入水不足引起的。
飲水不足則體內血液粘稠度會增高,囤積的廢物也難以排出,易形成血栓。
平時及時補充足量的水分,可降低血液的粘笛度,使血管擴張,以利改善機體新陳代謝,減少血栓形成。
預防血栓喝鹼性硬水,富含鈣的鹼性硬水對預防血栓有效。
喝水時間為每天起床後、上午、晚上睡前各一次,下午兩次,共五次。
每次至少喝一杯。喝水多的人一次喝200毫升左右比較合適。
需要注意的是,運動飲料等清涼飲料和茶類不包含在內。
四:少飲酒
大量飲酒之後,血液中的酒精濃度會在半小時左右達到高峰。
酒精不但可以直接刺激血管壁,使血管失去彈性,還能刺激肝髒.促進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合成,進而引起動脈硬化。而硬化了的腦血管彈性減弱,管腔狹窄,則容易造成血栓的形成。
所以,日常酒能少喝就少喝,切不可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