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至吃餃子禁忌之肉類適量
好多人過分追求口感,喜歡吃「一兜肉丸」的餃子。以前,我們平常吃的肉不多,逢年過節吃點肉,可以改善生活。現今,我們平常吃的肉已經偏多了,所以,儘量少用肉,或者乾脆做成素餡餃子。做餡時用的肉不要太肥,原則是少放肉多放菜。
2、冬至吃餃子禁忌之點到為止
許多人調餃子餡時,覺得只放肉香味不夠,還要另加好多油。口味要講究,健康也要注意,我們吃的油已經過量了,油多容易影響健康,所以應該點到為止。
3、冬至吃餃子禁忌之莫丟營養
由於蔬菜中含的水分比較多,用蔬菜做餡時怕餡太稀,大家都習慣把蔬菜中的水分擠出去倒掉再拌餡,這樣等於把其中的營養素也給倒掉了。菜需要擠水的話,把擠出來的水分用來拌餡,防止營養的白白丟失和浪費。
4、冬至吃餃子禁忌之用鹽要少
油多了,口味就有點膩了,多加鹽或醬油口味是好了,可吃進去的鹽自然而然也就多了; 吃鹽多了,血壓就會升高。所以,油適量,鹽要少。
5、冬至吃餃子禁忌之根據自身體質注意吃法
北方吃餃子講究配著臘八蒜、醋吃,解膩的同時促進消化。再加上一碗暖暖的餃子湯「原湯化原食」,更有利於吸收。患有胃潰瘍或胃酸多的人不適合吃餃子蘸醋,容易刺激胃腸黏膜而加重病情。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最好少食蒜,蒜較辛辣,刺激血管。有些粗纖維蔬菜如野菜、芹菜等餡餃子對患有心臟病或胃病的老年人也不建議多吃。
糖尿病人要避免油量過大,膽囊炎、胰腺炎病人吃的餃子中的油不可過多,青菜的量也不可過大,肝臟病人儘量吃瘦肉做的餃子,用纖維較少的青菜,以免消化不良。痛風患者儘量不吃用海鮮做的餃子,因為海鮮中嘌呤的含量較高,吃海鮮餃子易導致痛風發作。
冬至吃餃子的來歷
到了冬至吃餃子是不凍耳朵的。對於這種說法的來源是於醫聖張仲景,當他看到了嚴寒當中百姓的耳朵被凍壞了之後,故就用面去包了驅寒的藥材,煮熟之後做成「嬌耳湯」就治好了百姓們的耳朵。
然而今天冬至去吃餃子就不再是為了去治凍耳朵,不過對於其面、和菜、肉的一種合理的搭配是使餃子成為了比較一種營養和全面且是易消化吸收的一種美食。在冬至吃餃子是可以用羊肉、和白菜、和大蔥、和韭菜、和蘿蔔等食材做餡,對於這些菜均是偏溫熱性,對於人體能夠起到一定的溫陽的作用。
在冬至過後,各地的氣候都是進入一個最為寒冷的階段,而也就是人們會常說的「進九」,其實我國民間就有「冷在三九,而熱在三伏」的一種說法。
在北方地區就有冬至去宰羊,吃餃子、和吃餛飩的一種習俗,在南方地區則是在這一天就有吃冬至的米糰、冬至的長線面的風俗習慣。各個不同地區是在冬至的這一天還有就是祭天祭祖的一種習俗。
冬至吃餃子的好處
從烹飪科學的角度看,蒸煮餃子以水(汽)為介質的烹飪方式,溫度只在100左右,即可致熟食物又可消毒殺菌,避免了燒烤炸條件下生成苯並芘等強致癌物,保證了食品安全。而且,食物的營養成分在蒸煮過程中也不至於因過氧化或水解而損失。
從膳食結構角度看,餃子的餡料都包在麵皮中,可以做到穀類與菜果、肉類的適宜組合, 使主副食搭配合理,營養豐富並酸鹼平衡,膳食寶塔形結構。
從營養角度看,餃子以水(汽)為傳熱介質經蒸煮而熟,可以使食品中澱粉類多醣充分裂解,利於人體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