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薑味辛而微溫,入肺經能散發風寒,祛痰,止咳,防外寒入侵,入脾胃能溫中祛濕,化痰寬中,所以感冒風寒,頭痛,鼻塞,痰多咳嗽及水濕痞滿等症。因其善散逆氣止嘔吐諸症,故不論風寒感冒或水濕停中,以致胃寒氣逆而嘔吐噁心者均有效。姜油能促進周圍血液循環,服後自覺全身溫暖,能反射性地增加胃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驅除穢氣,調整腸胃功能,故有保姆之功。現代的醫學研究也證明生薑有改善血液循環系統、治療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肥胖甚至癌症等功效,但是究竟具體有哪些功效?怎麼吃最好呢?今天給大家說一說。歡迎關注我們並發私信:康復資料,將獲得我們153份康復資料與糖尿病康復電視劇連結
一、生薑的十大功效
1、加快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
2、治療糖尿病、肥胖、心腦血管疾病等代謝性疾病;
3、調整前列腺機能,治療性功能減退;
4、抗炎鎮痛,緩解肌肉酸痛;
5、緩解腸胃不適、噁心嘔吐;
6、養胃健脾、促進食慾,保護胃黏膜;
7、提神醒腦,改善失眠,預防感冒;
8、美容抗衰老;
9、治療口腔炎症,清新口氣;
10、治療腳氣腳臭。
二、生薑的現代臨床驗方
1、急性細菌性痢疾:鮮生薑45克,紅糖50克,共搗為糊狀,每日分三次服,7日為一療程,一般1-5日內痊癒。
2、胃、十二指腸潰瘍:鮮生薑50克, 洗凈切碎,加水300ml,水煎 30min,每日3次,分兩次服完。
3、腹瀉:生薑40克,紅糖40克,雞蛋2個,生薑切碎加水400ml。煎汁至250—300ml,將雞蛋打入容器中攪拌至起泡,將薑汁趁熱倒入雞蛋中,加紅糖融化後口服,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杜河林等,生薑治療夏季產後腹瀉74例,中國民間療法,1996(4),14-15)
4、腹脹:腹脹將鮮生薑搗碎或切成細絲成末,填滿臍眼,外敷傷濕止痛膏,局部熱敷,可用熱水袋或熱毛巾,並配合輕柔地順時針腹部按摩,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6-12h換一次。(張翠玲等,生薑敷臍法治療損傷性腹脹八十例,實用中醫藥雜誌,2000,16(6)38-39)
有人用此法治療脊柱壓縮骨折後腹脹,療效滿意。(張榮芳等,生薑敷臍治療脊柱壓縮骨折後腹脹八十例報告,中醫正骨,2001,13(9)24。)治療小兒腹脹:生薑、蔥白各一份,研細備用,1歲內每次10-20克,1-5歲,每次20-30克,大於5歲每次30-50克,用紗布包裹,敷臍每12h更換1次,最多不超過2日(王小利等,生薑蔥白臍部外敷治療小兒腹脹94例,河南中醫,2002,22(1)54-55)
5、面神經炎:鮮生薑1塊,剖開,取剖面反覆向左向右交替按擦患側上下齒齦(患側指口角向左歪斜側為右側,口角向右歪為左側)直至齒齦部有燒灼感或有發熱感為止。每日2-3次,7日為1療程。(生薑外敷治療面神經炎,新中醫,1989,21(8)封面。劉榮昌)
6、風濕性關節炎:取生薑適量洗凈,晾乾去皮,搗成泥漿,擠出薑汁,用適量脫脂棉將其吸附,將藥棉均勻敷在患處,用潔凈薄膜做成圓筒。套在關節處,包紮藥棉,用鬆緊帶紮緊兩端,防止薑汁流出和揮發,一般療程5-7天,早晚各換藥1次,連續外敷。(王燕平等,生薑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山東中醫雜誌,1999,18(3)135)
7、小兒尿頻:將生薑切為末,包於紗布中蒸至生薑成為姜泥,冷卻至40-45℃,將生薑泥敷於臍及關元穴上,約15min後取去,日1次,5日為1療程(王海燕等,生薑泥治療小兒尿頻,中國民間療法,2002,10(11),20-21)
8、急性踝關節扭傷:生薑適量搗爛,加食鹽小許混勻,外敷患處,對於急性踝關節扭傷,患者2-3次可治癒。(李春秋等,生薑治療急性踝關節扭傷,河北中醫,2004,26(3),169)
9、急性扭傷:生薑適量,搗爛去汁,加入食鹽小許拌勻,外敷患處,可用紗布固定,每日1次。
10、感冒:取鮮姜90克,搗成泥狀,炒熱至皮膚能忍受為度,攤貼於大椎穴,下加熱袋保溫仰臥,服熱粥一碗,單布罩頭和面部。微汗即可去罩布,繼續熱敷40min即可避風2h。(江志華等,生薑泥熱敷大椎治療感冒,吉林中醫藥,1997,17(5);22)
11、咳嗽:用生薑50克,搗爛擠汁,加蜂蜜150克,盛於瓷器中調勻,隔水燉熱約8min,使藥液熱度為60-80℃,分兩次口服,用2-3日,小兒酌減(蘭福森,周佐坤:生薑、蜂蜜治咳嗽88例,中國民間療法。1997.7(4),43)
12、頑固性呃逆:用洗凈生薑置於患者口中咀嚼,10min後汁渣吞服,即獲顯效(趙艷,生薑治療頑固呃逆,南方護理字報,2003.(4)48)
13、預防暈車:用5分錢硬幣大小的鮮生薑貼在內關穴固定或用生薑粉膠丸(每丸含姜粉940mg)服藥後可防暈車,暈船。(李兆龍:生薑粉膠丸預防暈車、暈船,中國藥學雜誌 1990.25(4)231)
14、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有人用溫補脾胃法治療本病50例,藥以乾薑、高良姜各10克,黃芪黨參各15克,砂仁6克,桂枝 甘草各6克,白芍15克,丹參30克、香附、茯苓各12克、白朮10克、肝鬱者加柴胡、青皮各10克,每天一劑,水煎3次服,以3個月為1療程,臨床療效,顯效27例,有效21例,無效2例。(許氏等,用溫補脾胃療法治療萎縮性胃炎50例,中西醫結合雜誌1986,(5)342)
15、治療硬化性骨髓炎:本病屬中醫附骨疽範疇,有人用散寒行血祛淤生新法治療本病325例,自擬通骨炎膏:藥用乾薑、附子、大黃、天麻、血竭、白芍、樟腦、醋配製而成,治療時將藥膏敷於患處,用吹風機(熱水袋亦可)熱療半小時左右,以紗布包紮固定,24小時後除去紗布及藥膏,3-4天1次,40天為1療程,治療最長8個月,最短2個月,結果:痊癒196例,顯效92例,好轉22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為95.19%(安氏等,自引通骨靈膏,治療硬化性骨髓炎325例,山西中醫,1989;(8)357)
三、生薑養生茶
1、生薑紅糖茶
生薑3-5片,紅糖5-10克,燒開成生薑紅糖水,俗稱「薑湯」,是家喻戶曉的一種驅寒暖胃方。趁熱喝下一杯,發一身汗,驅除體內寒氣,人也就會通體舒泰起來。
風寒感冒初期,及時喝一碗熱紅糖薑茶,茶中甜裡帶著一絲辛辣,驅寒、發汗效果不比藥差。
2、生薑紅棗茶
生薑5-10克,紅棗3-5個,紅糖5-10克,加水燒開。神經衰弱主因是氣血不足引起的心脾失養,紅棗和生薑在一起泡水喝,加上紅糖中和,做成生薑大棗紅糖水,具有驅風寒、補氣益血的功效是可以溫陽補血的。
生薑、紅棗、紅糖三者均屬甘溫之品,是四季養生的良方,適合陽虛體質者;更能起到預防感冒和保健的作用。
3、生薑蜂蜜茶
生薑5-10克燒開,加入5克左右蜂蜜,可以排毒養顏,減肥瘦身。
比如在早餐中加入生薑食材,全天身體都能溫暖起來,刺激血液循環,讓體內新陳代謝保持活躍的狀態,提高脂肪的燃燒率;而蜂蜜具有潤腸和減肥瘦身效果,這兩者的結合其實就是作用的疊加。
4、生薑檸檬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