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交通阻斷,這裡幾乎與世隔絕! 山高谷深,溝壑縱橫,與世隔絕,人背馬馱, 這裡出行難問題引起了政府高度重視!
攝影/王敬
攝影/ LXSF1212 經過兩次修路,隨著隧道的貫通,美麗的世外桃源離外界的距離更近了;一條路的通車, 讓居住在這裡的獨龍族人,不用在每年的冬天都受困於此。
攝影/高原的雲 於是,它成了這裡唯一的路。 從馬幫變成了土路,等了千百年,從土路到公路,它等了50年,從公路到開通隧道,結 束半年封山,又等了15年。
就是這樣一條緊緊貼在懸崖邊上,最窄處僅兩米多的公路,大胃口地「吞」掉近10億元 人民幣。
這一切是因為,路的盡頭住著4000多口人。那裡是中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獨龍 族唯一聚集的地方。 獨龍族村莊
獨龍族奇異的習俗,婦女紋面
當地原始的交通以及生活方式
因為有了路,這個刀耕火種、結繩記事的民族一夜間從原始社會跨進社會主義,紛繁的外 在文明衝撞著這個古老的鄉村。
曾經最難走的地方,有了一條仙境公路! 地圖上,它在雲南、西藏與緬甸交界的那個彎彎的小角上。把滑鼠拖住,放大,再放大, 才能看到短短的一條弧線。 再放大,你會發現這條美麗的公路!
攝影/霞客行 懸崖絕壁上的公路
攝影/霞客行 只有坐在每一個螺絲都擰緊的越野車上,才能發現那96公里路不是弧線,而更像一圈一 圈的螺絲釘。有人統計,其中有一段23公里路,足有400個轉彎。 路上的風光,更是誘惑至極! 目光所及,處處可見疑是銀河落九天
攝影/霞客行 濃霧重重,如雲中漫步
攝影/霞客行 既是「雲中公路」也是「瀑布公路」
罕見的十字河流
攝影/霞客行 獨龍江公路,艱難的修路過程 一公里一個生命 1999年,獨龍江鄉與外界聯繫的唯一重要通道——全長96公里的獨龍江公路建成通 車。可這條耗時6年、投資1億多元,差不多用了每公里一個生命的代價。獨龍族人為修路,也有9個人葬身在路上。 而且由於地質條件複雜,泥石流等災害密集,簡易公路建成後時常中斷。每年12月到次 年5月,大雪封山,不能通車。
修路,還得修路! 2011年1月,獨龍江公路改建工程開工,技術標準為四級公路。改建項目全長80公 里,公路里程縮短16公里,行車條件也大為改善。 2015年11月,獨龍江公路重點控制性工程——高黎貢山獨龍江隧道日前全面完成通 風、照明等機電安裝工程,標誌著獨龍江公路全線改建完工通車,雲南省怒江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徹底告別每年有一半時間大雪封山不通公路的歷史。
全線通車:貢山縣至獨龍江鄉僅3小時 2010年開工建設的獨龍江公路改建工程總投資7.8億元,路線全長79.982公 里,其中新建隧道6680米,比原有公路縮短16公里。
攝影/霞客行
攝影/高原的雲 秘境之路 獨龍江公路建在高黎貢山山脈的半腰,這是一條異常險峻景色絕美的天路,沿著獨龍江公 路你將見識到一塵不染、美到醉心的景色。
獨龍江公里是一條在懸崖絕壁上開鑿出來的公路。雖然獨龍江隧道在2014年年底已經 貫通,但天路的驚險依舊。
攝影/霞客行 隧道避開了被大雪封堵的雪山,卻無法迴避一路上斗轉的彎道和深不可測的懸崖。
隨著公路不斷往下延伸,那些高大挺拔的野生禿杉群落、雲鐵杉混交林和冷杉林,身穿著 厚厚的青綠色苔衣交相呼應,這是人間仙境,這是現實中的調色板。
攝影/波斯驛站 獨龍江隧道之最 1.雲南最高海拔: 隧道位於高黎貢山山脈北部,穿越區為高海拔低緯度區,隧道區處於高海拔寒冷地區,屬 亞寒帶氣候區。穿越區最高海拔約3900米,進口端海拔約3025米! 2.雲南最長:6680米的公路隧道,通車後的行進時間約為20多分鐘 3.施工難度最大:原獨龍江公路路況差,當地又是半年雨半年雪的天氣,特別是連接隧 道進出口路段,每年冬季和春季受大雪封山影響,隧道外泥石流、塌方經常發生,隧道建設區內受雪崩、涌水、岩爆等各種自然的災害影響,改建難度可想而知。 4.保通難度最大:因泥石流導致的塌方較多,建設時,保通一直是個難題,生活物資和 施工材料都難運輸,指揮部投入3個組分段進行保通。 穿越獨龍江公路,探秘峽谷幽居 獨龍江公路建在高黎貢山山脈的半腰,這是一條異常險峻景色絕美的天路,沿著獨龍江公 路你將見識到一塵不染、美到醉心的景色。
攝影/波斯驛站
獨龍江河谷,一個少有人知的角落 獨龍江是伊洛瓦底江的一級支流,橫跨中國和緬甸,在緬甸境內匯入伊洛瓦底江。獨龍江 發源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流經雲南省,在貢山縣邊境進入緬甸。
出了獨龍江隧道就是下坡路,新修的柏油路蜿蜒狹窄急彎多。走過一大片花崗岩卵石灘, 來到清澈的獨龍江發源地。
林木蔥鬱的獨龍江河谷,這裡也是中國境內獨龍族人民唯一的聚居地(緬甸境內也有不少 獨龍人居住)。
攝影/波斯驛站 這是一條只有一個民族居住的河流。 它因這個民族而得名,叫獨龍江;這個民族也以它而命名,叫獨龍族,獨龍族約7000 人,其中4300多人生活於此。
歷史上這江曾用名叫作俅江。這民族曾稱為俅人,它們相依相舍。 從開天闢地,神靈創造世間第一個人開始,獨龍人就在這裡生息繁衍著,世世代代相伴著 險峻的峽谷和泡哮的江流。
這是一片聖潔的土地, 一片與獨龍人的苦難休戚與共、唇齒相依的土地;這是一個在苦難中堅韌地生存著的民 族,一個與嚴酷的自然和艱辛的命運抗爭著的生生不息的民族。
這是一個鮮為人知的角落。 這裡雪山連綿,峽谷陡峻,東岸的高黎貢山,屏閉著通往外間世界的通道,西岸的擔旦力 卡是國境線上的天然屏障。
攝影/趙文勝 隨著冰消雪融而來的是漫長的雨季,獨龍江激流咆哮,濁浪翻滾,高山融化的雪水匯成無 數的溪流和飛瀑充盈山澗。
巨石滾落的轟鳴、峽谷中生息的操勞、虔誠的祈禱、往返在江邊山道上的腳步聲,全都淹 沒在一片喧囂的大自然的聲息里。
攝影/高原的雲 就是這樣一個秘境,因為這條公路的開通,對外界而言,不再是遙不可及!
攝影/波斯驛站 貢山縣獨龍江鄉風土人情 沿獨龍江畔的公路繼續南,到達拔地而起的獨龍江新城——怒江州貢山縣獨龍江鄉政府所 在地。 以土黃色為基調的尖頂新樓房排列在整潔的街道兩旁,房頂有太陽能熱水器,牆面花紋極 富民族特色。
獨龍族紋面女 這裡還有中國人口最少民族之一、有著「太古之民」之稱的獨龍族人,而其中「最後的紋 面女」已經成為獨龍江正在消失的「財富」。
曾經這裡少女12至13歲初長時,用竹籤刺臉,鍋灰敷面,顏料滲入皮下,靛青色似蝴 蝶的圖案永臉上,到1967年該習俗才徹底廢除。
現在獨龍族文面女僅有30人左右在世,其中最大的超過100歲,最小的58歲,平均 年齡75歲。隨著最後一批文面女逐漸逝去,獨特的文面習俗即將消失。
獨龍族男女均散發,少女有文面的習慣。獨龍族婦女的文面的一般說法是為了免遭擄掠, 逃避蹂躪與踐踏,只好採取自殘辦法保有貞潔。
攝影/夏荷視角 原始的生活方式 獨龍族長年與河谷、大山和野生植物相依為命,吃的是野生植物,用的也是野生植物。
攝影/筱古
建房材料主要有木料、竹子、茅草等。房屋有木楞房和竹篾房兩種,房子為兩面滴水的茅 草頂。
攝影/筱古 而貯放糧食的倉房另搭。屋外另建糧倉的習慣,反映了獨龍族內部無偷盜良好美德。在獨 龍江有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優良傳統習俗。
穿的衣服用的是野生麻類,連五彩的獨龍毯也是用野生麻類織成的。
打獵的弩弓是用黃桑木做成,渡溜用的溜筒用的是清香木!
攝影/筱古 獨龍族民間仍然保留許多古樸的烹調方法,其中最常見的是用一種特製石板鍋烙熟的石板 粑粑。
蜂蛹是獨龍族民間最講究的菜肴之一,有說獨龍族百歲老人較多,與常食蜂蛹有關。
在獨龍鄉每年365天有近2/3的時間在下雨或雪。一般每年10月到次年的4月為封 山期,在此期間都是大雪封山,有時雪深可達一人多深。那時裡面的人出不來,外面的人也進不去。
攝影/ LXSF1212 現在獨龍江公路全線已經貫通,不妨去自駕探秘一番。
獨龍江旅行貼士 坐標:雲南怒江獨龍江地區。 門票:50元(僅供參考) 交通:從昆明乘車到六庫(怒江州州府),全程614公里,每天有3-5班臥鋪客車, 票價90-130元,需16個小時,到達六庫後,需再車行280公里,才能到達貢山。從貢山可徒步前往獨龍江,當地的山路非常險峻,行走困難,可請當地腳 夫代為背扛行李,減輕負擔。 最佳旅遊季節: 每年11月間,山谷開始下大雪,出入比較危險。只有到來 年8月冰雪消融的時候,才是河谷最熱鬧的季節。 住宿:獨龍江是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是獨龍族唯一的居住地.如果要徒步,建議準備好 夜宿的睡袋.亦可到當地獨龍族家家庭小住,但不要被獨龍女的紋面嚇到.如果不準備夜宿,可就近到貢山、丙中洛等住宿。 美食:當地人喜歡喝酒,口感不錯,但易醉.石板粑粑是獨龍族、怒族的特色食品。 購物:獨龍族用的弩弓,溜筒等可適當購買。 ▌圖片: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