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爸媽才50,不給看孩子還要生活費,沒天理」「那也得給」

作者:CUP       2019-11-20 12:27:50


「你爸媽才50,不給看孩子還要生活費,沒天理」「那也得給」

​01

仔細去研究夫妻之間的關係,你會發現,夫妻關係最大的障礙並不是兩個人之間的行為、價值觀、消費觀等不同而產生的摩擦,兩個人之間的不合適可以通過溝通、磨合而實現「包容性解決」,但是因為婚姻所組成的家庭的「連帶親屬關係」卻很難協調,稍微處理不好,就會讓感情越來越疏遠。

兩個人的事關起門來都好處理,摻雜了太多的雙方家庭的複雜因素,處理起來也就沒那麼容易了。

因為此,有很多夫妻都會抱怨說,由婚姻所產生的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是最難處理的,岳父岳母不好伺候,婆媳關係讓人緊張,妯娌關係讓人頭疼。

一對男女能夠在一起是因為愛情,但是兩個人的家庭里的父母關係卻不會因為兩個人的愛情而變得互相謙讓,從婚前到婚後,大多數父母都是偏向自己的孩子,不想吃了虧。

但是要記住一點:拎得清彼此之間的關係,就算是親人也得拎得清。結了婚就各自從原生家庭中將自己抽離出來,沒有那麼多的理所當然,分清楚彼此之間的界限,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矛盾了。

「你爸媽才50,不給看孩子還要生活費,沒天理」「那也得給」

​02

成悅在嫁給馬明之後,跟公婆原本沒什麼矛盾,婆婆比較年輕,思想上還算開明,成悅做很多事情都不用看她臉色。

譬如,一向時尚的成悅並沒有像其他的媳婦一樣,因為穿的不合適遭到婆婆的吐槽,婆婆不僅不說她,還誇她怎麼那麼好看。

另外,成悅他們是在市區買的房子,而婆婆老兩口是在郊區的一個村子裡,家裡有不少地和一個小的養殖場,日子都過得挺好,也不需要他們操心,這日子能不順心嗎?

只要婆媳不住在同一個屋檐之下,有點距離,思想又開放懂得尊重彼此,再加上各自都能獨立,按理說是絕對不應該產生婆媳矛盾的。

公婆才50歲,又在郊區有自己的一大片地,雖常年幹活兒,但是身體很好。每次去成悅看他們,還會幫他們忙地里的活,成悅不過是裝裝樣子,婆婆還很好心地說:「你哪能幹這個活呢?從小都沒接觸過,在一旁歇著吧。」

成悅和馬明是比較自立的年輕人,就連結婚的婚房都是他們自己攢錢買的,貸款也是自己還。他們倆做事很有主見,也沒那麼快要孩子,等到各方面生活都穩定了,也就是時候要孩子了。

然而呢,孩子的到來,並沒有讓他們的家庭更圓滿,卻讓他們跟公婆產生了矛盾。

成悅懷孕坐月子的時候,娘家父母離得遠,照顧不了,但是婆婆總說:「家裡有事,離不開人。再說了不過是懷孕,不用人照顧的。」後來坐月子,婆婆也是前邊幫了幾天忙,後面見成悅請了月嫂,自己也幫不上什麼忙,就又回家去了。

但是月嫂不過是一個月,眼看產假快結束,算上房貸再加上孩子兩個人生活壓力很大,成悅也不想辭職,「孩子由誰來帶」成了一個他們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成悅跟馬明商量讓婆婆帶,但是婆婆不願意,說什麼:「孩子太小,我們看不了。要是出什麼問題怎麼辦,我們可負擔不起。再說了也沒這義務,誰生的誰帶。」

看婆婆那一臉不情願的樣子,成悅也就辭職自己帶孩子。現在呢孩子都四歲了,她想讓公婆幫忙接孩子,老人家都不是很樂意。

因為孩子的事,成悅跟公婆之間的關係再也沒有之前那般好了。

「你爸媽才50,不給看孩子還要生活費,沒天理」「那也得給」

​03

其實這些事並不能夠成為成悅婆媳關係緊張的導火索,最重要的是,年紀不算大的公婆明明在家裡可以自給自足,現在他們日子過得緊,馬明還是會一分不少的往家裡寄生活費,這就讓成悅有些不理解了。

成悅說:「你爸媽才50,不給看孩子還要生活費,沒天理!怎麼這麼不懂事。我媽從不跟我要錢。」

馬明直接反駁她:「那也得給!」

「以前不生孩子的時候也花不了那麼多錢,你往家寄點也就寄點,現在,他們也不把自己當長輩,一點忙都不幫,為什麼還要往家裡寄錢呢?我們的日子怎麼過?再說了,他們到養老的時候了嗎?你憑什麼拿著咱們的夫妻共同財產往你們家裡送錢。」

「孝敬他們不應該麼?」

每次談到這個話題,成悅就很生氣。

不管是婆媳關係還是妯娌關係,矛盾都是無法避免的,因為婚姻被動附帶產生的家庭成員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著很大程度的不和睦和潛在的危險,「看孩子」就是一個婆媳矛盾的常駐話題。

不管是婆婆還是媳婦,人和人之間的情分都是相互的,沒有誰天生欠了誰,但是婆婆幫兒媳也是應該的。我們無法強制婆婆們幫兒媳帶孩子,但是我想提醒婆婆: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婆婆對兒媳什麼樣,自己以後多半也會這個樣子。

親情是相互的,自己對孫子沒有責任,但是這孫子也不是別人的,替年輕人分擔一下,既促進了婆媳關係,又能夠和兒孫親近,何樂而不為呢?

馬明應該給父母每個月打生活費嗎?在我看來不應該。

真正優質的父母在自己身體還很好的時候,才50多歲,正值壯年,他們不會主動跟孩子要生活費,再說了他們能自給自足。而年輕人要還房貸還得養小的,壓力很大,父母當體諒。

逢年過節的時候可以很懂事給父母發紅包,但如果只管孝順每個月打生活費就實屬不該了,你讓小家庭怎麼辦?你倒是孝順了,可是你們自己家緊張了。能不「啃」父母就不錯了,哪能讓父母在身體力行的時候「啃」你呢。

還是先顧著自己家吧。

「你爸媽才50,不給看孩子還要生活費,沒天理」「那也得給」

​04

我自己對這一點深有感觸,我們一家三口在南方的一個城市定居,雙方的父母都在老家。我當然要養我的父母,但是每次我給錢,我媽都會說「有有有」。我媽常說:「還不到你們給我生活費的時候,你們經濟壓力也很大。」

等到我們經濟狀況好轉,也不是給父母每個月都打錢,而是回家的時候或者過節,給她發個大紅包。

我公婆也是,現在也不指望我們養,讓我們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成。我們也是在回家的時候,拿給他們一兩千塊。婆婆還說:「我有錢,再說也花不上什麼錢,你們不容易,這份心意我領了。」

這次國慶節回家,我給婆婆塞錢塞了很久,她都不要。而且我們對雙方父母都是一樣的,不偏不倚,都是給2000塊紅包。雖然錢不多,但也是份孝心了。

父母很獨立,養孩子不是為了從孩子身上得到什麼回報,我公婆以及我父母真的都很無私,他們是真正為孩子著想的父母。

「等我們不能動了,真的沒錢了,要養老了,你們每個月再打錢來。」這是我媽說的話。

父母做到這樣,我們都會主動對他們好,一種情感上的依賴,自然而然地親近。

最好的父母跟子女的關係就是互相獨立而又相互依賴,既不啃老也不啃小,多體諒,一個家裡哪有那麼多事。




您可能也會感興趣

作者發表的其他文章

婆婆過生日,公公扔了蛋糕,掀了桌子,老兩口的婚姻湊合了大半生


「復婚吧,你都50了沒人會要你」「你想多了,我不需要婚姻」


「我知道我是抱養的,爸媽還瞞著我」,兒媳一席話讓婆婆淚流滿面


姐姐離婚兩年後,前姐夫上門要兒子,姐說:他已經有兩個爸爸了


小產半月媽來看我,婆婆送媽一籃雞蛋,我說:媽,以後你不用來了


「媽,嫂子孝順,你為什麼還讓哥離婚?」「她連工資都不給你哥」


小叔子買房我借十萬他死不認帳我狠心做一事他和婆婆給我賠禮道歉


娶了一個「扶弟魔」,彩禮給她弟買了車,存款給她弟買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