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患者,好幾天沒有大便,大便都去哪裡了?
便秘是常見病和多發病,困擾很多的朋友,按照課本上的定義,慢性功能性便秘,指的是大便乾燥、堅硬、排便困難或者費勁,每周排便次數小於3次,病程超過半年的時間。
便秘的患者,可以三四天,甚至一個星期以上,都不排大便,這些大便去哪兒了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大便的形成過程,大便是怎麼樣產生的。
我們吃進去的食物,並不是全都都能夠被消化和吸收,有很多成分是無法吸收的,例如膳食纖維,膳食纖維不會被身體吸收,最後就變成了大便的主要成分之一。除了膳食纖維和未消化的食物殘渣,大便的主要成分還有水分、細菌,腸道脫落的粘膜細胞。
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腸,吃進去的食物經過小腸之後,剩下的不能吸收的成分,還有水分和一些電解質,進入到大腸。食物殘渣進入到大腸的時候,還是液體的狀態,水分含量很多。
大腸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電解質,水分被吸收之後,食物殘渣逐漸變成了成形的,一條條的大便。隨著大腸的蠕動,我們身體產生的成形的大便,隨著腸道運動,從結腸到達直腸,儲存在直腸裡面。大便到達一定量之後,會觸發排便反射,我們去上廁所,將大便排出體外。
第一,大腸運動緩慢
大腸裡面的糞便,一直待在大腸裡面。正常的患者,可能經過一天的時間,就能夠從大腸的起始部位,到達直腸。而便秘的患者,結腸運動緩慢,可能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到達直腸,可能要兩天,三天,甚至更長的時間。
這種情況叫做慢傳輸型便秘,慢傳輸型便秘的患者,可能長時間沒有便意,長時間都沒有大便的感覺。
第二,排便的反射存在異常。
大便儲存在直腸裡面,大腸會觸發直腸裡面的感受器,感受器會將排便的感覺上傳到大腦。正常情況下,大腦會發出指令,肛門括約肌,盆底的肌肉,直腸的肌肉協同合作,直腸的肌肉用力,將大便擠出直腸。肛門括約肌鬆弛,將大便排出體外。
如果排便的反射異常,排便的肌肉運動不協調,就可以導致排便困難。這種情況叫做出口梗阻型便秘。
便秘的患者,好幾天沒有排出來的大便,其實哪都沒去,一直都在大腸裡面。大腸裡面的糞便,長時間待在大腸裡面,導致水分被過分的吸收,大便越來越乾燥,變成乾燥,硬結的大便,有些患者的大便,就像羊糞球一樣,一粒一粒的。
如果你有便意,想去大便的時候,一定要儘早去大便,如果你把大便憋住了,導致裡面的水分被吸收,大便就變得乾燥了,水分太少,不夠潤滑,可導致排便困難。長此以往,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導致排便越來越難,形成便秘。
所以,便秘的患者,大便還都在大腸裡面,哪都沒去,只不過水分被吸收了,大便越來越乾燥,排便越來越困難。
(1)改變飲食習慣
多喝水,每天攝入的水分大於2000毫升,水分增加,可以增加大便中的水分,「濕滑」的大便,摩擦阻力小,更容易排便。
多吃蔬菜水果,多吃粗糧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膳食纖維可以大量的吸收水分,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排便。
(2)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好習慣,不要憋大便,有便意的時候,趕快去大便。大便的時候,不要玩手機,不要看報紙,不要分心,專心致志的大便,養成每天定時去排便的好習慣。
(3)藥物治療
很多藥物可以促進排便,但是,有一些藥物會產生依賴性,或者損害患者的腸道。所以,千萬不要亂吃藥,一定要找正規的醫生開藥。
(4)生物反饋治療
排便反射存在異常的,出口梗阻型的便秘患者,可以採用生物反饋治療,刺激盆底的肌肉,形成正常的排便反射。
(5)手術治療
嚴重的便秘,經過保守治療無效的便秘,在徵得患者同意的情況下,可以選擇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有很多種,例如全結腸切除,部分結腸切除,需要根據患者病情,決定手術方式。
總而言之,好幾天沒有大便的便秘患者,大便一直都在腸道裡面,只不過水分被吸收了,變得越來越乾燥,排便越來越困難